坚持新闻理想 坚守学术高地 坚信与时俱进
美术报媒体融合发展暨2016年度发行恳谈会纪要
坚持新闻理想 坚守学术高地 坚信与时俱进
美术报媒体融合发展暨2016年度发行恳谈会纪要
10月18日下午,美术报全媒体融合大会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会议厅举行。与会人员,有来自美术报全国的艺术中心、工作站的代表,还有美术界悉心关爱美术报发展的学者代表。大家来自全国天南海北,不远千里聚集到美术报社的根据地,为美术报的发展献计献策。
美术报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创刊,已经走过了22年历程,见证和记载了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点点滴滴。美术报依托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支持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办报经验,雅俗共赏,被誉为美术界的强势媒体,美术家的知心朋友。如今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一个内外交困甚至于一个非常焦灼的时期,但这也是挑战、理想、压力和机遇并存的一个阶段。中国美术是我们的轴心,美术报一如既往的坚守;接下来,国际美术前沿是我们要对接的一个高度。无论是在市场一线,还是在学术高地,我们立体办报,希望在泥沙俱下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百年老店般的命脉和品质。美术报将要着手打造全媒体融合,与会嘉宾纷纷就美术报的发展,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发言,会议持续两个多小时。下面刊载的是代表们的发言概要,以当时顺序排列。
传统媒介应该转换思维
许建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教授):
美术报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强大的学术阵容,十分具有影响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个媒体,如何站在时代的高度最大限度地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加强现代媒体先进的传播手段,如何结合两者是全新的课题。
作为一个新闻媒介,应该关注热点,没有热点就没有新闻性,切勿办成学报。报纸媒体最为灵魂的东西是它的学术的高度,学术高度与其长期形成的学术团队有关系。团队的思想、理念是灵魂,并且能直接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走向与发展。
然而,传统媒介更应该转换思维,受众的萎缩也不容忽视。美术报除了应该坚守原来优势的传播手段,还要学习最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新旧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传播渠道。受众群体的确定也很重要,青年受众群体的培植,对青年影响力的拓展,都很重要。
引领未来依靠学术提升
黄华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美术报对北京的画家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大家一些重要的活动、展览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美术报。作为院校的老师,我希望美术报能有更多的一些学术性的梳理,有明确指向的学术的一个导向。
美术报能够引领未来应该是依靠学术。未来纸媒拼的可能就是学术上的引领作用。现在各种媒体很多,我相信美术报有实力也有能力能在学术上引领一下中国美术界的媒体。
保证品质才能保证品牌
代大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谈,需要的一个是消息多,一个是接地气,既要做好百姓的百衲衣,又要做好画家的龙袍,既要给老百姓带来乐趣,乐趣里面要蕴涵美的元素,又要给画家带来希望,希望能够借此成名成家,这两点都得抓。
但是在此之前首先是要抓发行,发行量对报纸还是至关重要的。北方是中央美院的天下,南方是中国美院的天下,各有各的势力范围,也各有各的长短处。中央美院现在老一代的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新的学术梯队有待建设。据我观察中国美院反而是在欣欣向荣。中国美术报和美术报两家不同的出版物,应该抓住这样一个历史契机,把自己做大做强。不要以地方为准,要以全国为准,以全世界为准。
现在社会对文化太需求、对审美太需求,老百姓渴望更多有文化含量有艺术品质的东西,很多少年儿童不知道审美,不知道什么是美,没有审美观,没有美和丑的限制,说明我们审美的教育非常稀缺。我想美术报在这样一个社会审美稀缺的情况下,它的发展、它的扩大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另外,作为报纸本身要有观点、有立场、有亮点。保证品质才能保证品牌。品质体现在对社会的关注、对整个时代的关注,这种关注往往是以热点、焦点的形式,抓不住这些焦点、热点就抓不住时代的本质。抓点连线,把线索连起来使大家能有一个深入思考的空间,最后形成表现的面以及影响的面。
要发掘艺术背后的故事
陈海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我是美术报的支持者,我参与了美术报的几次活动、展览、艺术节等,美术报很投入,做得轰轰烈烈。热爱画画、学画画的人可能人手有一份美术报,他们在上面去积极地了解信息,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有些人希望报纸能办得越来越专业,我更希望它能有一些艺术背后的故事,能给大家一些启发的东西。
搭建平台激励青年创作
李仲(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美术报是我们国家美术方面很重要的一份报纸,它办刊时间也很长,影响也比较深远。美术报的优势在于它的时效性、新闻性。不像其他刊物产出的周期比较长,而不能及时反应即时动态,又能做得比较深入。
我去年参加了美术新青年活动的评选工作,我们学院的一个研究生进入了十强,这激励了他对创作的激情,之后接连在国内很多比较重要的展览入选。这次活动对他的影响很大,对他的发展,对他建立艺术、专业上的自信心非常有作用,美术报提供了一个为青年学生展示的很好的平台。
专题归类助力提升品质
王远(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教授):
美术报是业内比较专业的刊物,但是报纸整体有点杂,可能也是编辑过程中的无奈,希望把很多东西都放进去的缘故。可以借鉴东方早报,每周三有艺术评论,每一期都做一个专题。我觉得美术报内容可以做专题的归类。广告类型也可以进行归类。另外,版面设计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美术报版面设计还可以做得更整块一点。
发行地域受众面要更广
陈华(吉林美术馆馆长、吉林画院院长):
美术报的影响力大家有目共睹,在业内影响确实很大。发行方面,像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能不能设立艺术站,加强这些地区与美术报的联系,这样对于美术报来说也可以扩大受众面。
做百家争鸣的学术高地
邱兴雄(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美术报之所以影响力很大,有几个原因,一方面,美术报发行量大,另一方面,品牌活动多,如美术报艺术节、美术新青年,包括名家工作室的开展,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像美术新青年这样一个平台,给大批的青年人创造了机会。比如,我们学院就有学生在第一届、第二届的美术新青年活动中进入过十强,后来也拿了很多荣誉。
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美术报可以加强关注。另外,对设计的关注也要加强。除此,美术报还要加强理论之间的互动。理论家要谈出自己的观点,观点要越鲜明越好。我相信有理论家、美术家的介入,有设计等方面学术内容的介入,美术报会越来越好。
搭建思想火花碰撞平台
戴少龙(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我参加过美术报两个活动,一个是上一届的美术报艺术节,一个是本届美术新青年。我觉得美术报这个团队很努力也很用心的在做,所以不管做什么都会很成功。
作为学校的老师,我觉得学生实际上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美术报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这对他们心理上和事业上都是一个疏通,这方面美术报是功德无量的。
艺术上特别学术性的、思想性的也都可以多进行探讨。这个平台会有一些思想火花的碰撞。包括庄子、老子的一些思想,很多都是精神层面的,这些都可以探讨,不然出不了大师,出不了真正的好的作品。报社可能牵扯到很多具体关注对象、普及性、大众性,但我觉得应该有20%来探讨这些问题,这可能对我们艺术,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会有一种引领作用。
多加强中西部地区宣传
潘伟超(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湖北是教育大省,教育资源非常多。美术报在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的宣传稍微少了一点,这些地方的学生很迫切的需要被关注,他们也希望能有一个能展示自己的平台,或者能通过这个平台得到相关的信息。所以,美术报可以多加强中部地区的宣传。
另外,本届新青年的特质还不很明显,还可以更有自己的立场和特点,这样让投稿的人在选择上能有个大致的方向。比如说他可以根据上一届的评选情况,给自己定性到底适不适合这种比赛。湖北有一个极端现象,有一批很具象的,还有一批是很前卫的。
品牌活动提升影响力
张卫(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我1994年毕业时在美术报上发表了作品,很激动。美术报对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有非常大的作用,我有很深的切身体验。
我觉得美术报不是简单平面的,它是立体的。虽然它是一份纸质报纸,但是它搞了很多有影响的活动,比如美术报艺术节、美术新青年,影响非常大。这些活动对老百姓了解这份报纸,对一些收藏爱好者了解我们的画家起了很好的作用。
我感觉美术报艺术节今年停了以后,美术界下半年不怎么热闹了。去年的第七届美术报艺术节在南通举办,美术报在南通一共举办了24个展览,我记得最后结束以后,我们省文化厅领导发了一条微信,说能在一个城市同时举办24个展览,是以前没有看到过的,能做成这个事情也就只有美术报了。所以我觉得美术报艺术节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要继续的,它在美术界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
蜜蜂、鹰眼、镜子
商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我做过很多年的编辑工作,比较了解,无论是纸媒还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来发出声音,其实都离不开编辑含量。我记得在我刚刚开始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老编辑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蜜蜂、鹰眼、镜子。
第一点是蜜蜂。尤其是报纸的媒体需要一个发行部门,要拉广告。拉广告就是“蜜蜂”,要不断地去采蜜。美术界和其他领域不一样,蜜的来源非常隐性化,不是非常直接的,美术报有没有在非常学术性的圈子里得到大家的认可?可能大家在看美术报的时候把每一版都当做广告版,它有可能是一个直接的广告,也有可能是一个隐性的广告。所以当利益的来源只是来自蜜蜂的话,那对于整个编辑团队而言就是一种危机,所以现在开始关注了“鹰眼”。美术报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民间的启蒙的作用,比如说如果大众看版面上说的艺术家他根本不认识,那就变成了单向传播信息。美术报也好,美术界其它媒体也好,实际上在做一个外构,而不是做一个内构,太过于依赖画家,过于依赖画商,过于依赖艺术市场。这正是危机所在。
第二点就是鹰眼。所谓的“鹰眼”就是一定要有个视野,发出来的声音最终体现的还是编辑的面块,鹰眼是非常关键与重要的功能。
第三点就是镜子。比如我觉得美术报比较重视批评家对美术报的这块的参与,但是是否考虑过一个批评家在写文章时候的立场,很多媒体希望能制造一个话题,但是当你成为了一个话题人物以后,在整个利益链中可能会成为受害者,所以在批评的时候不要光考虑到发声。如果因为编辑需要你的直接,而我为什么要绕开,绕一下,实际上是自己的一种自我保护,没有一个人绝对的毫无顾忌。这点恰恰是镜子的立场,镜子是没有绝对的可能做到完全明亮的,因为过于明亮的镜子我觉得有可能会打碎。
在教学上要助一臂之力
潘丰泉(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美术报有些动向可以推动教学。上学期我给学生开水墨抽象画课时,刚好美术报在评论栏目登了一期相关的文章,我及时拿了这份报纸跟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触动很大,感觉一下子豁然开朗。理论在高度上也能推动创作,也能带动学生形成一些兴趣。美术报一些观点很及时也很清楚。
美术报报道很及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首先是要画得好。美术报的时评、聚焦、评论这三个栏目我平时很喜欢看,里面有一些写得很好的文章,报道得很及时,切中了些要害。
(本报记者 郑丽莎、赵丽莎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报道 发言排名不分先后)
杜金康(浙江古越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与美术报有着近20年的交往,每期美术报我都会仔细阅读。我认为美术报在宣传艺术家的指导性作用很重要,报纸为谁看,给谁看,这是办报的基础,要重视。美术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除书画外,可多涉及藏家和艺考生,将辐射面扩大,同时美术报的发行可以向地级市、县级市等城市发展。
开晓陆(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
美术报办出了自己的特色,红星宣纸在广告宣传方面,传统的产品广告,对企业品牌的整体宣传和策划有着迫切的需求,对新媒体宣传的需求也在日益凸显。希望在这方面今后能与美术报多多交流,多多探索与合作。
王小莉(杭州美术职业学校书记):
美术报多搞一些线下的活动,学生们对教育改革、艺考等相关内容有着迫切的需求,今后可以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杨光宇(浙江逸仙书画院副院长):
美术报可以往下延伸,可以拓宽到社团、民间艺术机构等,我本人就是一位省级社团的法人,通过社团出资订阅美术报,赠与社团骨干学习,让更多的人读到这份有意义的报纸。建议美术报加强微信和网络的宣传。
金峰(深圳意象美术馆总监):
美术报在办报方针的导向上要把握得更加仔细,在大众化和学术化中取得平衡,发行工作可以渗透到大芬村、厦门等区域,让基层的美术工作者也能读到美术报。另外,网络版的推进也需要加强。
江伟(新疆天山艺术中心主任、天山画派创始人):
这几年通过和美术报的合作,陈振濂老师的蒲公英计划等,对我们公司的文化版块在新疆的运营以及在教育版块的拓展等多方面获得了共赢。
美术报是一个综合的平台,可以整合很多优势的资源,让资源充分发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层级上更合理地分级和定位,分级投递;另外美术报的版块,可以学一些商业的模块,让各基地各艺术中心有效组合运营公司,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把商业的发行、运营和文化的内涵融合得更加充实,同时打通各基地资源。
孙全义(宁夏联络站负责人):
希望艺术中心能加强互动,可以和全国各个艺术中心联合搞写生交流活动和做展览,同时他也愿意把宁夏的艺术家送到其他艺术中心去交流学习。
张莹(京津艺术中心主任):
作为京津艺术中心的负责人,我希望能加强新闻报道与宣传服务,在新闻报道上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使服务对象满意。此外,也希望能多一些版块方便与读者的互动,增强艺术交流。
于释博(山东工作站站长):
我与美术报合作有十年了,最早是通过山东国画百家与美术报有接触,后来从事美术报的发行等一系列工作,为美术报这个品牌做了很多努力的工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纸媒的影响是逐渐深入的,必须考虑到这个问题,同时要把自己发展成“越野车”,能适应各种环境,虽然走得慢,但能把文化事业走得扎实。山东是一个文化大省,无论是从报道,还有发行还有艺术交流,在山东都要加大力度。另外,美术报前期发展重视与艺术家的互动,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也要擅长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与互通。
梁玉存(山西太原艺术中心主任):
利用好美术报现有的平台,增加线下活动。希望美术报改版后,能开设一些地方版块,比如山东版、山西版,此外希望各个艺术中心可以联合起来,也可以对美术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徐宁(齐鲁艺术中心主任):
希望美术报考虑加强大美术范畴,可增加工艺美术等栏目,丰富美术报的可读性。同时,还要加强服务意识,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美术报。
郑忠成(杭州西湖艺术中心):
作为美术报的新兵,我在美术报的大本营杭州设立了美术报西湖艺术中心。发行、多媒体融合是关键,对此,提三方面意见:1.考生更容易接受多媒体,因此在微信公众号上,可以多做艺考生等关心的考试信息,但平面媒体还是要走高端路线。2.希望能多做线下活动,特别是几个艺术中心之间多交流,把资源互动起来。3.美术报在排版、用纸方面能否多倾向于收藏的需要,如画家专题等用宣纸或特殊的纸张来印刷,更有纪念意义。
艺术要走入市场,走入人民中去,不能关在象牙塔里面。期望各大院校的学院派走出来,让大众看到作品。
王金龙(扬州书画院院长):
美术报可以在全国搞名家连锁培训;目前,艺术书画书籍的市场行情好,可以联合出版社为艺术家出版书;此外,美术报可以增加合订本发行量,像书画院就能收藏这些合订本。同时,美术报可以加强线下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全国书画大赛等。
版面方面,加强书法板块的设置,增加美感。
廖申(厦门艺术中心主任)、鞠兴东(厦门艺术中心主任助理):
建议报纸可以更市场化,普及化一些,适度降低报纸的学术性;其次是把美育美考的版块有针对性地做起来。美育和美考在国内的需求量较大,每年有上百万的学生进行美考,美考信息的学术性、专业性、指导性方面都能做一个拓展,美育这块可以把学术做得更专业一些。
在发行上建议增加零售,进一步拓展宣传力度和覆盖面。同时也希望美术报能对艺术中心的活动多一些指导,多一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艺术中心也会进一步维护美术报的威信和高度。
张鑫藏(宁波艺术中心主任):
把美术报的产品清晰化,比如名家工作室、美术新青年等,这些类似的产品在各个艺术中心进行延伸和开发,各艺术中心把这些产品落地,如在各个艺术中心进行海选,推荐选手给美术报。
同时他希望艺术中心之间可以多一些学习和项目交流,如由每家艺术中心推荐1-2位艺术家进行联展,在全国的艺术中心进行巡展。
建议新媒体融合时考虑到APP的改进。改进APP上的销售模式,如把各个艺术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在版面上进行产品销售并进行分成。艺术中心也可以做一个销售的喇叭口,服务由公司承担。
钱柔夷(绍兴艺术中心负责人):
把绍兴艺术中心的采编能力提升是2016年的工作重点,今后也会积极参与报社里的一些大型活动,到绍兴做一个分展,把省城文化落地到地方,同时也会把绍兴一些好的文化、资源通过美术报进行展现。
杨永波(潍坊书画网总编):
希望美术报有重大活动的时候,能更具体地走进这些活动,比如潍坊的中国画节,可以给美术报展位。现在山东的书画热情高涨,发展形势很好,每年画展很多,仅7月18日一天,潍坊一共就有35个画展,希望美术报多参与。
丁新宇(陕西艺术中心负责人):
艺术团体、美院、会所、画廊、美术家协会,美术报在这几个重要地方都应该体现和展示,以增加美术报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希望各个艺术中心能够推荐几个画家,大家相互做巡展,这个力度会很大,也促进了各个地方的交流。
美术报应该加强网络版的建设,使数字媒体能更好地与美术报传统媒体相互结合,作为一种疏通,实时的要闻能通过数字媒体进行分化,通过数字媒体的快速和点击量分化,特别好的内容可以在纸质媒体上进行深化。
胡凯(河南艺术中心主任):
这次是带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会议,这些年和艺术界有些接触,希望用加强展览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提高知名度,为美术报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勇(绍兴文化艺术品研究会秘书长):
绍兴文化艺术品研究会是市政府下推广文化产业的一个团体,协会会员都是美术报的忠实读者,都会把美术报珍藏起来。
美术报优点是雅俗共赏,它既是很专业的,有中国美院这样一个高地作为学术支持,又属浙江日报这么一个接地气的报社,两者的合作,既有学术性又有群众性。经过几代美术报人的努力,也出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栏目,比如说要闻、时评、艺术家、鉴藏、拍卖、书法这些栏目都做得很好,是美术报的招牌栏目。
我做过一个统计,绍兴地区的家庭对美术教育非常重视,在少儿的业余培训这块有60%的家庭选择了美术教育。在成人这块,很多事业机关单位,现在也都在推广美术类的培训。
有一个数字我觉得很振奋人心,10月4日绍兴博物馆聚集了18位书画家做了一个展销会,结果18位书画家的作品卖得很快,基本上是老百姓买走的,有15位书画家的作品在半小时内全部卖光。我统计了一下,这18位书画家里有15位书画家在美术报上有过介绍。这说明老百姓对美术报是相当认可的。
有几个温州的老板,他们在投资艺术家的时候也把美术报作为重要的参考,然后再考虑购买不购买,投资不投资。美术报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也是很有贡献的。除此,我有三点建议,第一,装帧设计需要提升。第二,品牌栏目能否加大信息量。第三,加大报纸与新媒体之间的互通。
高卫峰(画廊经理):
现在微信等新媒体越来越发达,新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如微信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了解新内容,而且作品在手机上能看到更多细节和层次,还能图文并茂,我们要思考如何把它作为一个辅助,如作为版面的一个补充,拓展在普通读者间的影响力,在专业性和大众性上做平衡,让普通人可以学到知识。
朱志良(河南豫皖情艺术中心主任):
豫皖情艺术中心是一个为艺术家搭建的平台,目前和美术报的合作还没开始,相信通过这个会议,合作意向会很快达成。
(本报记者 江凌 俞越/整理 姚璞/本版摄影 发言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