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58版:美术新青年

文章导航

整体品质令人欣慰

新青年评委如是说

  代大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美术新青年是美术报的品牌活动,如何能把一个品牌活动做好,我觉得品质很重要。只有坚持品质,贯彻始终,才能让一个品牌长盛不衰,越做越好。此外,美术新青年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新青年新美术,那么一定要理性地判断新在哪里,是新在人文、新在环境、新在理念还是新在其他方面。青年人的作品与老年人比一定就是新,不需要去提倡,但是“新”具体有什么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影响在哪里。我们在用艺术的语言去表达这种新的时候,通过对主题的深化理解,让每个投稿者知道新的意义在哪。通过评选,我发现今年美术新青年的来稿作品,质量比我预想的要高,水军不多,都是比较有实力有想法的,在作品表现上比较成熟。但是,对于创作理念的理解,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去想象。我觉得很多来稿者还是有点保守,局限于自己的角度,没有更开阔的一种思路,应该用更深刻的理念去强化自己的创作追求。这次来稿作品中,版画作品的质量让我比较欣慰,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面貌。

  李仲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这次的来稿作品总体来说,质量都比较高,尤其是漆画的水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我觉得美术报能够举办美术新青年这样的活动,关注青年画家,意义重大。这次虽然要选出的是50强,但是我自己投票的作品数量是超过50幅的,因为有很多作品的质量真的是非常不错,很难取舍。版画相对数量上不多,但也有亮点,国画在题材的表现上很广泛,也反应了青年人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关注。

  商勇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和上一届比,我觉得今年的来稿作品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在评选的时候,感觉不能看到原作很遗憾,利用看作品图片的形式相对方便,但是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不太容易看出来,会有差异。从来稿作品来看,年轻画家们虽然很有想法,但是在突破性上还是有所欠缺,模仿过多,缺少自我的东西。我个人觉得,现在的年轻画家相比于十年前,未必在理念上就有多大的进步。当然,这可能也是受身边大环境的影响,没有把画画当成一种思想性的创作,而只是当成了一种手艺。

  潘伟超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这一次参评,我觉得比我想象的水准要高得多,而且,画种非常丰富。年轻人创作的面貌也代表了如今国内年轻人的一个状态。画面的语言很丰富,各种绘画元素都在画面中体现出来,我觉得美术报组织这个活动越显重要。

  我在评选的时候也感觉非常慎重,因为看得出来作品总体质量很高,有些画甚至参加过全国美展、青年美展。看得出来,这次送选作品非常认真,所以评选难度很大。印象中,漆画、版画比较突出一些。

  汤志义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这次的来稿作品类别比较多,虽然依旧是国画、油画占据多数,但是今年的漆画、版画的数量都有大幅增加。此外,这些作品中也体现出了一些比较新的东西,从材料和技法上都有一些突破,反应了80后、90后这些年轻作者的理念。我作为一个老青年,看这些新青年的作品,对我自己也是有启发的。今后,我觉得美术报在征稿时,可以加重一下宣传力度,让作者面再宽一些。不过,这次来稿的漆画作品在质量上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创新。

  陈海燕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印象最深的就是漆画和版画部分。虽然没有看到材质,但是从影像上来看,相对很完整。所谓的完整就是有形,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能投入到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之中,因为来自的地域不同,他们所关注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面貌不一样。我觉得年轻人能投入到当下生活是很欣慰的一件事。

  另外,比如漆画它有很多的技艺在里面,他不是一次两次能做好的。还有版画,都是需要像木工一样,需要一个制作过程。漆画、版画,这都是很本分的人才能静下来耐心去做的艺术门类,我觉得这个年纪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很不错。

  其次,感受到了表现不出来也是不行的,正是通过每一次的展览、每一次的交流,再提炼提升。比如抗日战争70周年这个题材,什么帽子表现什么时代,毕竟自己没有经历但是参与进去了努力去塑造了就很好。现在是第三届,我想会一届比一届好。

  邱兴雄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感觉作品整体水平都还不错。画种分类很多,有国画、油画、书法、版画、水彩、综合、漆画等等,还有新兴的圆珠笔画,比较多元,说明现在美术是一个大美术的概念,看到了一些拓展,这是不简单的。

  总体来说,重视程度要好很多,有的学校是自发的投稿,有些是学校组织来参加,大概是高校组织的关系,所以整体水平就特别整齐,整体水平都很好。并且有一些是精心创作的作品,不是随便糊弄应付的作品,这说明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新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肯定会有新人从这里培养出来。所以我们评选的时候特别慎重。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漆画和综合,比较出跳。我觉得艺术创作会慢慢往综合上靠,做综合的里面有中国画的综合,油画的综合,漆画的综合,它的涉猎面较广,并且它的视觉效果在材料性上比较丰富,夺人眼球,总之这次水平整体很高。

  潘丰泉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版画、漆画量很多,送来的作品能看出有一些思考,比如有一张版画作品,用几幅小画组成一张作品,比较经得起推敲。

  中国画中能反映生活的作品的技巧都挺娴熟的,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探索都显得很突出。但是又觉得这样表现生活的探索在几年之前就已经表现过了。怎么表现生活的深度且别开生面,在语言上是否有所拓展。艺术的借鉴、模仿,是可以的,但怎么能让这些作品往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推,显得至关重要。个性对于他们来说还早了一点,重要的是怎么在表现生活的语言、内容、思考上再有一些突破。从事中国画创作的年轻画家们,在表现生活时不要过早地踏入一种模式,技巧方面可以模仿别人,关键在表现生活的面上、角度怎么能有所不同。如能在这方面有所避免,我觉得凭借着当今年轻人的技巧,突出表现年轻人的空间还是很宽广的。

  井士剑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整个活动很不错,从艺术形式、艺术表现都展现出了青年绘画面貌和特征。我觉得美术报做一个广泛的美术新青年的评选非常有意义,如今全国这样的青年展览活动,包括我本人也在做一个全球的青年画展,其实就是逐渐显示出浙江对于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视,也显示出浙江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关注。在不久的将来,希望能够把浙江的青年绘画打造成全国青年绘画产地,就像阿里巴巴一样,都飘到杭州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当代艺术精神的青年的一个创作基地吧。

  陆琦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美术报至今已经是第三届的新青年评选,尤其提倡年轻人把整个中国美术发展起来,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这次评下来感觉国画写意方面拓展得比较少,水平都不够,工笔容易出效果一点,看起来完整一点,写意较容易露出笔墨的问题、造型的问题。另外,这次油画并不是很突出,当然也会有一些好作品。目前来说,漆画较为完整,有些材料、内容、形式感都做得很好。我说的就是一个综合的感觉,年轻人嘛,我们评的时候也会注意到他的一种开放性、创新性。虽然有些做得不是很完整,但是想法蛮多的,我们在评选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一方面,鼓励他们,这是蛮重要的。

  王远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教授):

  往届总体看好像有点单一,传统国画比较多,今年画种就比较多元丰富。美术报作为美术界的一份专业性报纸,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业内影响越来越大。它为青年搭建平台,做评选、展览等相关活动,今年已是第三届。我们华东师大也积极地响应,相关的学生也是很踊跃地参加。美术报前期不断通过微信平台推送介绍参评作品,在学生当中影响很大。利用新媒体这样一个平台,既传播了美术报的声誉,也介绍了青年们的作品,使得双方有着很良好的互动。

  美术报在跟各个高校的合作过程中,不断地融合教学、美术方面的一些新动向,我认为这对当代青年是尤其重要的。青年艺术家也希望有美术报这样的平台为他们搭平台,然后推广,这也是他们精力最旺盛最容易出作品的时候。希望美术报能抓住这个很好的时机,打造新的一个高地。

  戴少龙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我觉得现在青年艺术家,特别是学校的学生,他们很需要别人帮助,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我看到大家能够很公正、很专业地来开展这项活动,难能可贵。艺术也是一个民族灵魂,青年艺术家是中国的未来,让这些青年艺术家得到一个鼓励和支持,这很有意义。这些青年画家我觉得很不容易,作为一名老师我也很了解他们,他们压力很大,受到各方面的干扰,他们能画出这些画来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

  特别是中国画,保留着一种传统的古法用笔、气韵生动,六法里的精髓,也有保留中国传统这些材质,而且又在造型、线描、色彩,特别在色彩、重彩画方面我觉有很大的进展。特别有些作品它在表现自我上,我们看到了青年人的一种迷茫,一种对未知生活的探索,这是他们目前的真实状态。这点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黄华三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进入前200强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水准是挺高的。这些作品涵盖的面比较广,有传统的中国画作品,也有很多很当代的一些探索,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从主题上,还是从表现的技法上,各个画种,都很丰富。这里边比较可喜的是能够看到很多年轻艺术家他们创新的能力,看到他们个人对艺术探索的一些倾向。

  我比较侧重于作品创新,以及主题和表现技法的选择等方面的考量。首先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一些视角,这取决于他选择的主题。其次,是不是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技术手段,来表现这个主题,我是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这些作品的。不局限在国油版雕具体哪一个画种上,唯一评判的重要的标准就是:是不是有他个人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创作。

  许建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

  整个创作风貌,我感觉到了年轻人比较活跃的一种艺术的思维,还有他们对于事物的非常敏锐的感受,比较贴近于时代的当代性。另外他们在技法和语言上,有自己鲜活的体验和尝试,这是一个艺术家比较宝贵的东西。另外,我感觉到青年人的取材较为广泛。在这之中有很多的作品原创语言不够,有些年轻人模仿的痕迹过重,特别是这种创作性征集作品,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自身原创语言的挖掘。

  此外,有一些作品还未体现出表达的完整性。我认为一个画家应该追求个性鲜明,另外从技法、语言等整个的境界表达,要有一个完整的脉络。

  我感觉到少数作品表现得过于草率,就是技法语言还不够精炼。艺术作品就像文学作品一样,它首先牵扯到一个文字功底,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文字功夫的话,这个人很难成为作家。所以基本功还要加强,就是说不是你有思想了,就会出现作品,不是那样的,其实艺术作品它应该是通过一种完整的形式去表现,一种很高级的表达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决定了艺术的高度和深度,也决定作品的质量。不过总的来讲整体水平不错,年轻人那种很鲜活的想法有所体现。

  陈华

  (吉林画院院长):

  在我看来,这是属于新青年的美展。这次新青年作品展示的新鲜元素很多。青年艺术家的思维也比较活跃,有很多好的作品,无论思想性或者是个人的艺术手法、想法都不错。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也有一些作品稍显稚嫩,但是总体水平还是很高的。

  我注重的是青年艺术家本身艺术特质,就是说他的想法和表现手法,让我看到与众不同,有自己的一种独创探索,我喜欢这样的作品。因为我本身是画国画,所以我对国画关注得多一些。这次国画的作品里有很多似曾相识的作品,相比之下,油画、版画、漆画作品来得更有新意一些。

  张卫

  (江苏省青年美协副主席):

  这次参加美术新青年的评选,感觉整体水平比前两届要高,比较鲜活,有张力,有朝气,形式、风格、手法多种多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投稿情况来看,也代表了目前全国青年美术家的创作状态。以往在一些综合性的评选活动中,漆画和版画都是属于小众,但在今年的美术新青年活动中,漆画、版画作品既有量,又有质。从来稿的国画和油画作品情况来看,总体来说还不错,观念比较新,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模仿过多,缺少自己的风格,缺少原创性。作为一个青年画家,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美术报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可以对青年美术家有一个引导作用,非常有意义。

  更正:上期(第1144期)美术报“美术新青年首轮海选名单出炉”特刊200强入围名单中,“高鹏(内蒙古)”应更改为“高腾(内蒙古)”,“杨臻臻(内蒙古)”应更改为“杨臻臻(上海)”,特此向读者及作者致歉!


美术报 美术新青年 00058 整体品质令人欣慰 2015-10-31 4054216 2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