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果节》的
色彩韵致和写实风范
□樊波
□樊波
陆庆龙的油画作品《望果节》在“时代足迹:2015·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中获得金奖不是偶然的。近年来他的油画和水彩画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赢得大奖——这表明:一个画家拥有敏感的审美心灵、感知时代脉搏的情怀以及出色的技艺才能,艺术的荣誉和丰收当然就会不期而至。《望果节》是描写西藏藏民的题材。其实“望果”二字本为藏语的音译。“望”是指农日,而“果”则是“转圈”的意思,所谓“望果”的本义就是指“在田地边转圈的日子”。据载,西藏的“望果节”已有1500年的延传历史了。相传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为了保证粮食丰收曾向雍仲本教佛祖请教。佛祖旨云: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让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为前导,领着执捧青稞穗的乡民绕着地头转数圈后,再将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从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仪式举行中,身着各色藏袍的藏民打着彩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念着美好的祝愿,进行娱神的庆典。简言之,所谓“望果节”就是藏民在田头举行的祈求丰收的歌舞活动。据画家相告,他描绘的正是藏民为了歌舞进行妆扮的场景。画面中的男女老少似乎已然整装待发;还有的藏民似在埋首准备、拾掇,情节是从节庆场面中自然截取的一个片断,真切、质朴,艺术的匠心悄然隐匿于毫无矫饰的语言叙事中。
然而作品开始打动我的并不是它的题材,而是它的色彩以及色彩所透发出的柔曼的韵致。画家的色彩用笔不是常见油画的那种强厉的触痕,而是如梦如雾一般的铺延,手法文雅且微妙到位,舒缓而不怠。画面的整个色调偏于青灰,加之藏民黝褐的面色以及大幅面的衣着深重的色块,使作品笼罩在一种与西藏地域文化氛围相统一的格调中。但是奇异的是:画面并没有给人一种压抑感,或者说色彩偏灰偏冷却并不使人感到沉滞,而仿佛依然从作品中流淌出一脉低而悠扬的旋律。这是画家通过色彩传达而出的安详的心灵节奏,是画家情感沉吟往复的一种色彩吐露。陆庆龙对我讲,他在创作时意识到青灰的色调可能带来的消极的视觉效果,所以他用衣帽的红色来加以打破。尽管如此,这些红色在保持着饱和度的同时还是稍微降低了它的亮感,只是在藏民中间以纯白间以黑色的衬衣进一步提升了画面色阶的音程,如同骤然形成的一个旋律中心,从而使整个色彩乐谱在低回之中终于递进奏鸣出一个响亮的音符。但随着作品的地平线缓缓地漫过人群的颈肩而向远处展开,与地平线自然衔接的青白铺写的天穹,又重新将色彩的节奏拉到极为协调而平和的叙事关系之中。
画家认为他这件作品较之于以前的创作,明显偏于主观方法,这是在讲他的色彩运用吗?依我看,无论是他早期的画作还是这件获奖的《望果节》,其人物造型的把握均可以见出画家驾轻就熟的卓越才能。在这方面,似乎很难看出太多的主观的态势——相反,画家在情境捕捉和选择上恰恰在力避人为的倾向,他没有将人群像摄影摆拍造型那样明显安排,没有围绕某种主题而将人物关系进行有意的设定,也没有为了表现某个情节冲突而对人物加以戏剧化的处理,更没有着意地突出某个主体形象,而是极为自然地、妥帖地、如同随机式地撷取藏民即将举行望果节歌舞之前的一个瞬间情境,极为真切而又不着痕迹地、巧妙地描写了藏民那种年复一年举行庆典时那种既不寻常但却平静如常的心态和形象,同时又不动声色地、但极为诚挚地刻画了藏民为获取丰收所经历的艰辛以及长年劳作、栉风沐雨在身体和面容上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而这就是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的本义。大量像藏民一样的、依然生活在这片辽阔土地上的民众生活正是写实主义依然可以存在并且仍具生命力的现实理由。当然我想说,这类作品实际上还是可以赋予更为深刻的哲理和灵魂,可以沿此而更为深刻地揭示人性的内涵和深度,正如19世纪俄罗斯不少杰出的画家所做出的那样。这对于画家来说,就不仅需要技巧和才能,甚至也不仅需要对人类拥有一种悲悯的心怀,而应当更富于一种哲学式的、洞彻和思考人类命运的大脑——这不是结语套话的诫言,算是我与陆庆龙的共勉心声吧。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