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83版)
3.新世纪的教学讨论
2001年6月中国画系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共同主办的“2001年中国画教学峰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的美术院校、艺术类院校的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画教学负责人、中国画学科带头人等提供了专题论文。此次峰会不仅对过去20世纪的中国画教学做了宏观的梳理、客观的把握,而且为中国画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了先期的思想储备和战略部署。2002年以中国画学科为主导的我院“美术学”学科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院校重点学科”。2003年5月,中国画系在各专业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人物画工作室、中国山水画工作室、中国花鸟画工作室和中国书画临摹实验室,并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进行全面修订,完成编写《中国人物画教学大纲》、《中国山水画教学大纲》、《中国花鸟画教学大纲》和《中国画系教学建制和教学管理》。2007年5月,中国画系以人物、山水、花鸟三大工作室为单位,召开“中国画系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围绕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总结经验,强化特色,及时修订,重点完善和调整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提高人物、山水、花鸟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2009年12月,举办“中国画系基础素描教学研讨会及系列活动”。举办“中国画系基础素描教学优秀作品展”,并出版《中国画基础素描教学与研讨会图文集》。2011年11月,主办召开“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内9所艺术及美术院校代表,12月在研讨会的讨论成果基础上出版《当代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12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师心独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山水教学课徒展”,活动邀请了全国12所高等艺术院校44名从事山水画教学的专家及一线教师参加。展览共展出与会代表的山水画教学课徒作品约260幅,同时,以“课徒示范与山水画教学”为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新世纪的教学讨论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入辨析和澄清了中西艺术造型观念和视觉表达方法的差别,这是关系到中国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西方现代形式理论对中国传统绘画表达基础要素“笔墨”的消解,让中国画系的一些画家感觉到,需要在新的学术语境下,对中国画法的实质作重新阐释。针对理论界存在的把中国画笔墨归结为一般化的点线结构的误读,有画家指出,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不能表征中国画的内质,应以笔墨结构代之。“中国画是世界绘画高峰之一。研究水墨画的现代化,必须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水墨现代化就是笔墨现代化”。“‘笔墨’不是纯技术问题,中国文化富有人文精神,要求合情合理,以理节情。中国画的笔墨美,含有普遍人性的要求,又是中国人的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与满足”。也有画家认为,西画素描造型方法流派纷呈,如果作为一种观察事物的方式来学习,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和吸收,与传统国画形式语言交融贯通,重视“捉形”,无疑有助于拓展中国画主题和形式表现的内涵空间,增强中国画适应时代变革、反映平常人生和表达社会良知的活力。
学院七十周年校庆期间举办的“98中国美术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学者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有关近代以来,引进西方学校美术教育体制后,中国传统艺术师徒相授模式如何与学校教育相适应,西方艺术造型基础训练如何与中国传统艺术表达方式相适应,如何建构一种既合乎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又兼顾传统美术形式语言自身规律的教育体系。美术教育的“中西之争”,最终归结在一种开放的、厚基础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建设上。
除了教学讨论之外,中国画系还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展览活动,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由中国美协、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画系承办的“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分别是2011年1月的“意之大者——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2012年12月的“长卷视界——第二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与2014年12月的“辑页掇英——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已经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学术性和影响力的中国画双年盛会。
4.成立中国画系综合班
2010年,学院成立中国画系综合班,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班主要开设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美术史、画论、当代艺术及理论等科目,重视中国画的基础教育,通过临摹、写生、创作、鉴赏与理论研究,研究并掌握中国画的笔墨造型规律,形式上为人物、山水、花鸟的综合。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全面绘画理论素养和表现技艺,同时又具有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当代创新型中国画后备人才。顺应多元互动的文化发展态势,立足中国画的本体,实行两端深入,一方面,学习和研究中国画的传统,从而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拓宽视野、兼收并蓄,研究和学习当下中国画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凸显中国画的纯粹性和包容性,以此特色作为指导目标,培养中国画的后辈力量。纯粹不是固守陈规,包容不是弱化经典,中国画的发展应更具有时代性、延续性、综合性,使其呈现出中国画强大的生命力。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专业学术、教育、研究或各种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艺术创作、研究、教育,推广和提高艺术审美力的各项工作,如:各类综合性大学美术院校、画院、博物馆、拍卖行、画廊、艺术品投资机构及各类设计单位的实践、鉴赏、创作、设计与研究等方面工作,是应用型、创新性和综合性的艺术人才。
5.成立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学院书法专业始办于1963年。把书法教育纳入专业学科建设的轨道上,是潘天寿、陆维钊以来的几代书法教育家的夙愿。2001年,书法专业正式从中国画系独立出来,成立书法系,确定了“固本强源、扩大规模、坚持特色、再创辉煌”的办学方针,强调“既要把握住书法精神的本质,也要加强研究书法作为文化资源意义上的当代意义,建立比较严密的学科结构”。
中国画学科与书法学科始终是中国美术学院历史最为悠久、实力最为雄厚、影响最为广泛、最具知名度的学科。而且,这两个学科在学理上具有高度的同构性和逻辑关联,所谓“书画同源”,即是古贤们的一个经典定论。这两个学科本就是一体的,2015年将中国画系和书法系合并,成立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正是“战略综合的历史大势在这里再度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