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谭建丞先生
■本报首席记者 蔡树农 通讯员 马青云
■本报首席记者 蔡树农 通讯员 马青云
今年的12月8日,是谭建丞先生逝世20周年,湖州博物馆举办“西吴清望——谭建丞先生书画特展”及相关学术活动,谭门弟子齐集瞻观座谈,这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谭建丞(1898-1995)先生名钧,别署徵园。以字行,浙江湖州人,是20世纪中国画领域中艺擅“四绝”的一位大家。他经历丰富,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诗书画印的天地里默默耕耘了一个世纪,百年历史的沧桑在他的艺术中留下了生命激荡的印迹。他的艺术充满了儒雅的江南气度,更有精思敏悟的文人才华与世少其铸的传统功力所铸成的“金石味”和“文人气”。他的作品以功力深厚、雄浑苍老、大气凝重而自成一格,名重当代,饮誉海内外。
生前谭建丞先生就受到美术界人士的敬重和社会景仰。李苦禅先生赞他为“江南书画第一擘”,沙孟海先生题词“西吴清望”,赵延年先生为他创作木刻作品“谭老先生”;在他百岁诞辰时,海内外文化名人刘海粟、刘开渠、王朝闻、陆俨少、王伯敏等联名同贺,并有“乌程耆宿、光耀吴越”的祝寿辞。逝世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全面的才能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推崇和关注。
和一般被“追认”的艺术大家不同,谭建丞先生的厉害之处在于只要是他想涉猎的门类,都有本领想方设法把它做到某种程度的极致。深度、广度兼备,真高手,包括浙江金鉴才、福建郑春松等看了他的作品后评价:在吴昌硕左右,力健气壮。与他年龄相仿佛的高寿诗书画篆刻家几乎无一人可以抗衡,这种旺盛的生命力使得谭建丞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仍然保持老笔不老、元气内充的奇迹,堪称精气神、真善美绝配的诗书画印大家楷范。有一个现象,举凡偏向于传统经典型的中国艺术大家,诗文、学问的功底往往超迈时流,如果还是以文人画品评标准,则文人画中的大家常常喜欢自作诗文句子,喜欢题写长跋(谭建丞先生毫不例外),一旦拥有旧学文字功底,没有不舍得“卖弄“的。有“阅读”习惯的内行观众,总是对那些古文字旧学功底扎实的艺术大家的书画篆刻作品感兴趣,而书画篆刻作品有了文学色彩即可折射人学色彩。学问之外,艺术家的性情爱好多能通过诗文题跋得以表露。越是有内涵、文学性强的书画篆刻越容易向经典靠拢,越容易成为代表作。擅作长跋长诗的谭建丞先生本来就是读书人出身,又留过洋,经历了满清政府、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沉浮酸甜,风雨冷热,他勇敢面对,淡定生活;钟情艺术,不为利动。直到90岁高龄自觉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赤子之心,可敬可佩。反映了他那一代艺术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高尚品格以及顾“大我”弃“小我”的士人风骨。正是像他一样的“民间”高手星落在全国各地,中国文艺“文革”十年浩劫后的迅速恢复发展才有了重要的保证。今天的许多艺术家不缺手上的功夫和个人的财富,更多欠缺,甚至丧失了老一辈艺术家表里如一的伟岸人格品行,书中无“人”、书中无“道”、书中无“行”,唯利是图,连最起码的社会担当和义务都不顾及,不仅起不到好榜样作用,而且还影响到社会风气的正邪,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做先生很难,称得上先生的更难。“晨啸小友善画,我和你竞赛。建丞。”他题在一张“荔枝”小品图画上,送给一个学画的小朋友的短短11个字,透露出什么信息?又该如何解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