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拍卖

张品操的人物画风

  张品操的人物画风

  ■余洁

  张品操先生的中国人物画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除了他能较好地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充分表达画家自己内心情感之外,更与他的作品中美感力量的显示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画强调传统笔墨技法,是历经数千年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然,具特有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标准。长期的教学经验与创作实践,更使得张品操先生对中国人物画形成了一整套思想体系。集中地说,即是他对传统所持的观点。他的一系列有关人物画的笔墨观和创作观,无不贯穿于他对传统这个观点上。张品操先生是那种从传统中吸取丰富营养而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他传统笔墨功底扎实,造型生动准确,始终不逾地将准确生动的造型,同笔墨功底有机结合起来。而中国画的笔墨并不仅仅全是技法而已,实是包括用笔、用墨、用水,乃至情景、意象、气韵等,这种写实画风再加入画家独特的气质、个性、人格的外化表现,日积月累地便产生了夺目诱人的视觉美的效果,使张品操先生的作品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魅力。这是张品操人物画之所以成功的基本的或主要的因素之一。

  张品操,1936年生于浙江省安吉县。196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中国画系人物本科。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学期间得潘天寿等老一辈国画大师亲授,擅长意笔人物画。张品操先生自幼喜欢绘画,在素有竹乡之誉的浙江安吉老家时,他一有空就画,素描、山水、人物样样都很喜欢。没钱没纸,干脆就在地上画,一遍不行,重新再来,直至画到弯不下腰为止。对人物画异常痴迷的他总是想方设法进行练习,一遇机会就从口袋里掏出纸笔画上几笔;中午大家休息了,他悄悄地溜进画室偷偷地给自己开“小灶”。他还经常利用别人晚饭后到西湖边散步的时间进行学习。1961年,张品操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崭新的人生艺术舞台激发了他极高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严格的系统学习使张品操先生拥有了流畅笔墨技法和传统功力,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和艺术创作实践中,他更加不断地摸索进取。

  一次偶然的采风机会,祖国边陲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浓郁生活气息勾起了他巨大的创作欲望,那鲜活灵动的人物更令他刻骨铭心。于是他开始尝试着先后创作了《争艳》、《催眠》等一批极富少数民族生活特色的力作。在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风情便成了张品操先生的创作主题。他经常赴边陲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写生,坚持不懈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积淀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他的作品场景宏大,如表现高原雄鹰塔吉克人叼羊比赛的画面。他更善于捕捉各民族典型的生活细节,展现各少数民族中,尤其是女性所特有的人性美。强调笔下的人物要有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画面中始终洋溢着迷人的东方风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被选送参加美、日、加等国和祖国香港、台湾地区展出,展品多次获奖并被收藏,其中《摇篮曲》获华夏国际艺术巡回展金奖。


美术报 拍卖 00013 张品操的人物画风 2015-12-19 美术报2015-12-1900015;美术报2015-12-1900016;4103959 2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