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鉴藏

山水仕女 各领风骚

民国俞原与俞明的艺术及行情

  山水仕女 各领风骚

  民国俞原与俞明的艺术及行情

  ■朱浩云

  在中国画坛上,既有夫妻画家、兄弟画家、父子画家,也有叔侄画家。近代叔侄画家里最典型的当推清末民初海上画家俞原和俞明两位。那时,上海开埠之后,工商业的发展使这里成为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专业画家云集在上海,被称为“海派”的群体。“海派”善于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吸取营养,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其中,俞原和俞明叔侄两位就是当时海上有影响的画家。

  俞原山水别开生面

  俞原(1874-1922年)是海派著名的书画家。原名宗原,字宜长,室名春水草堂,浙江吴兴人,自小喜爱绘画,早年随当地民间画家学习绘画,清末移居海上,以卖画为生。当时,海上美术界受西方绘画影响,画派林立,画会纷呈。上海的书画团体蜂拥而起,其中,俞原同吴昌硕等于光绪年间创设“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让来自各地的画家共同切磋技艺,相互取长补短。对当时美术的广泛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该会的会址就设在俞原的家中,俞原也被会员推为主持日常会务的召集人,直到他去世后才迁址。

  设色古雅 意境脱俗

  据记载,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吸引了众多知名画家,如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贺天健、丁辅之、钱瘦铁等近代书画大家。此外,俞原还参加了“文明书画雅集”、“豫园书画善会”、“青砌馆书画会”、“停云书画社”等,由此可见俞原在当时是海上书画界非常活跃的人物。不过俞原一生贫寒,徐宗浩有《题俞语霜翁山水册》曰:“先生襟袍在林邱,误落风尘五十秋,卖画终朝艰一饱,只将贫贱傲王侯……”。俞原靠卖画为生,维生为艰,最后也是为钱所恼而吞食鸦片自杀的,去世时只有48岁。

  俞原在绘画上是一个多面手,可惜英年早逝。他早年临摹历代名迹,传统功力较深。尤其擅长山水、花卉、人物。他的画设色古雅,意境脱俗,颇有新意。美术史论家、评论家俞剑华评价俞原的绘画特点是:“工山水、人物花卉,水墨淋漓,盖追慕道济作风而有新意者。”然而,俞原在新中国成立后渐渐被人所遗忘,几乎看不到介绍他的文章。

  市场偶见 藏家追捧

  至于俞原的作品在市场上也很少见。上世纪90年代几乎见不到他的作品,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字画收藏的急剧升温,市场上偶尔能见到俞原的作品,2004年俞原的《青绿山水》在嘉德拍卖会上获价6.7万元,同年,《金碧山水》在天津文物以9.9万元成交。2005年天津文物再次推出俞原的精心之作《日光斜照》,结果受到热烈追捧,以16.5万元拍出,使得俞原作品首次突破了10万元大关。2006年上海崇源拍卖会推出了俞原的《秋山独步图》,获价3.08万元。2007年《沧海浴日》在嘉德获价2.24万元;同年《日光秋照》在北京长风受到众多藏家的竞争,最后以22.94万元成交。之后,俞原的精品一般在10万元以上,2010年《竹林听泉》在保利获价11.2万元。2011年《临流弹琴图》在西泠印社以16.1万元售出。2014年《万松金阙图》被西泠印社拍至12.65万元。总体看,俞原作品成交不多,也不能形成固定的价格,但只要有精品亮相,价格并不低,看来市场上有的藏家还是注意到了俞原的作品价值。

  俞明人物唯美唯雅

  俞明(1884-1935年)是海上著名的画家。字涤凡,一作涤烦,浙江吴兴人。关于俞明的生辰,一作1884年,一作1885年。早年在上海学习水彩画,是我国近代最早学习西画的画家之一。后听从叔叔俞原的劝导,改学中国画,并在俞原的指导下专研人物仕女画。师宗明陈洪绶和海上余集、改琦、费丹旭、任伯年的画法,同时通过俞原在“题襟馆”的地位,结识了一批杰出的画家、学者,像前面提到的褚德彝,还有吴昌硕、任堇、金城等人。

  平时的耳濡目染,更兼前辈的悉心指点,俞明的绘画水平日益精进。1914年,俞明北上到北京发展,当时著名画家金城倡议政府将盛京内库及热河行宫所藏金石书画移至北京,陈列于故宫武英殿,以供大众参观,继而又提议设立古物陈列所,以保存展览文物。当局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命他操办具体事务。1914年古物陈列所成立,金城为防止古画长期陈列损坏遗失,特延邀画家临摹副本。他想到了俞明这位才艺出众的30岁同乡,由此邀俞明北上。俞明到北京后就在故宫临摹古代书画。1920年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俞明与陈师曾、萧俊贤、贺良朴、陈汉弟等人一起被聘为“评议”,此职在画会中的学术地位最高,相当于导师。此时的俞明在京城已跻身于一流画家行列,受到同行的推许。除金城经常与其合作书画作品,俞明还受到另外一些著名画家如徐宗浩、陈汉弟等人的大力推崇。

  北上教学 桃李天下

  民国初年北京画坛鲜有人物画家,而山水、花鸟等画科人材济济,俞明到北京后可谓一枝独秀。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之初,即把培养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画会的“评议”除了互相切磋交流外,还担当教师的职责,需辅导年青画家习画。每次集会将师生们的作品展示出来,现场品评。除集体讲评外,画会还鼓励名家招收入室弟子,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形式培养人才。在北京期间俞明就收了多位弟子,这其中有日后成为著名人物画家的徐操。自此以后北方画坛人物画家人才辈出,因此称俞明是20世纪北京画坛工笔人物画的奠基人实不为过。尤值得一提的是:至民国初年,仕女画或纤弱病态、气格低靡,或流于粗俗、略无可观。而俞明的仕女画笔墨沉著,意境清雅,可以说为当时沉闷的人物画坛注入一股清风。他的仕女画很受各地藏家的喜爱。

  高标一格 市场走俏

  俞明晚年由于其夫人叶氏为枫泾大族家产殷实,故其无须将绘画作为谋生的手段,所以俞明是个将全部精神寄托于绘画的理想主义画家。正是如此他的作品能够不染时习,高标一格,唯美唯雅。著名书画家金城、徐宗浩、任堇、褚德彝等,都对俞明绘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海内外市场上,藏家始终没有忘记俞明的绘画作品。记得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俞明的作品就在市场上亮相,1996年佳士得推出了俞明的《临唐张萱游春图》,成交价为9.13万元,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低。步入21世纪后,中国书画在海内外藏家的追捧下,价格扶摇直上,俞明的作品涨幅也水涨船高。2004年《纨扇美人》在香港苏富比获价13.35万元,突破10万元大关;2005年《螺仙》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获价26.4万元;同年,《赤壁夜游》在香港苏富比以33.07万元拍出。2006年《菩提僧人》在北京翰海以22万元成交;同年,《文姬居胡图》扇面在香港苏富比受到热烈追捧,不少买家你争我抢,互不相让,最后被一买家以高达48万港元收入囊中;2007年《无量寿佛》成扇被香港苏富比拍至8.9万元;2008年《观音图》在北京中鼎获价24.2万元。之后,他的精品基本维持在20万元以上,2011年《老子像》在苏富比获价20万港元;2013年《贵妃出浴图》被嘉德拍至33.25万元;2014年《春雪满庭》在苏富比以21.25万港元成交。

  从艺术造诣上看,俞原、俞明叔侄俩都有较高的绘画天赋与功力,只可惜都是英年早逝。从市场上看,目前俞明的作品比俞原更受市场欢迎,价格也比俞原高。当然,俞原在市场上露面的作品不多,自然影响也不大,即使一些有俞原精品的藏家看到他目前的市场价格较低,一般不会抛出,这也导致俞原作品在市场上恶性循环,作品价格上不去。从未来市场走向看,俞明将会继续走红海内外市场,加上俞明的作品大多题材好,价格迭创佳绩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作为俞明的叔叔俞原,目前价格明显偏低,未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不过,价格若要再上台阶,则需要有更多作品尤其是精品浮出水面,让更多的藏家有机会了解俞原的艺术。


美术报 鉴藏 00022 民国俞原与俞明的艺术及行情 2016-02-27 美术报2016-02-2700018;美术报2016-02-2700019;12021204;美术报2016-02-2700020 2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