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从“艺术家男孩蔡”到“业余策展人蔡”
印象中的蔡国强贴着太多的标签:第一个获得日本文化大奖“广岛奖”的中国艺术家、第一个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中国艺术家……或许最为国内大众所熟知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29个焰火“大脚印”。他在嘉峪关用火药把长城延伸一万米(1993年,作品《延伸长城一万米计划》),在纽约用移动彩虹向“9·11袭击”后的哀伤空气中注入正气(2003年《移动彩虹和光轮》),在杭州西湖的湖心炸出一片丝绸的西湖烟雨(2012年,《西湖》),在家乡泉州的天地间架起一座火梯,完成自己21年前的梦想(2015年,作品《天梯》)……这个近耳顺之年外形硬朗的福建男人,爱仰望天空,也爱做奇幻的梦,爱将最欢喜的事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的奶奶,他说走到世界各地都带着卡尔·萨根的《宇宙》,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历史的苍茫,于是对万物满怀敬畏。每当作品完成,他会放下“点火”时紧张的表情,流露出孩子般的笑容——细长的眼,白大的牙,特别纯良的样子,他称自己“男孩蔡”。
4年前,蔡国强第一次受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玛雅萨公主之邀带着他的作品来到波斯湾沿岸那片叫做多哈的富饶土地。他送给公主一座山(作品《返乡》),送给公主一片海(作品《无穷尽》),还送给公主一片戈壁(作品《往来的路》)。他说,“其实我送给公主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梦想世界。”公主说,“你开始让我做梦了,这个梦想真好。”因为这个梦,便有了下一次的约定。
4年后,蔡国强如约而至,这次他转变身份,作为策展人策划的《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大型群展,将于今年3月14日在卡塔尔多哈阿尔里瓦克(Al Riwaq)展览馆开幕,将带去陈星汉、胡向前、胡志军、黄永砯、李燎、梁绍基、刘韡、刘小东、马文、孙原&彭禹、汪建伟、徐冰、徐震、杨福东、周春芽(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15位生发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一同探讨“当代艺术创造力”的问题。感谢人类的伟大“创造力”,便捷的互联网使我们连线到身处大洋彼岸的蔡国强,展开一场13小时时差的对话。他谦虚地说自己是“业余策展人”,但是3年的准备使展览底气十足。他要让世界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对艺术、对创造力的解读,他要在“艺术热”看似华丽的幔帐上划开一个口子,就像“皇帝新衣”中的男孩诚实地说话,“男孩蔡”依旧是那个充满好奇的“男孩蔡”,他向艺术圈抛下一个问题,然后收起那纯良的表情,瞬间变得矫捷而犀利。
从“艺术家男孩蔡”到“业余策展人蔡”,他曾给多哈带去一个美好纯真的梦,又将带去一个严肃硬朗的问题,古老的中国文明遇到古老的阿拉伯文明,同在飞速发展着的两片土地,“艺术怎么样”将会得到如何的答复?
(本报记者 周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