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视点

文章导航

民营美术馆:热潮过后的冷思考

  “这是为前几年过热增长的补课”。或许,这种“冷静”的喘息机会,为民营美术馆行业带来的是一次回望,一场洗牌。

  业内常说艺术品市场的一轮起伏周期通常为5年,如今距离2010年已差不多过了一个“周期”,我们无法预测什么,但或许可以从“前行者”的步伐中明确坐标,找到方向。

  ◆民营美术馆

  运营需要可持续性

  高鹏(今日美术馆馆长):捐赠企业可以享有相应的抵税比例,捐赠个人则可以享有30%左右的个人所得税抵扣。

  ◆做一个

  有传承的美术馆

  王薇(龙美术馆馆长):希望龙美术馆成为中国在国际艺术界的一张名片,未来能够成为中国艺术与外国艺术对接的一个桥梁。

  ◆后世博改造的

  成功案例

  甘智漪(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浦东新区政府给了我们5年免税的政策,降低了我们很多成本。

  ◆就这么任性地

  做非盈利美术馆

  方蕾(宋庄美术馆馆长):对于国外美术馆的状态,政府会指定一些免税政策,比如企业赞助了艺术项目就会减免部分税收;政府会有资金拨款;有企业财团公益性的赞助;也有基金会的方式支持;有私人收藏家建立的理事会制度,每年向美术馆捐助或多或少的钱。

  ◆民营美术馆要

  服务于艺术学的研究

  陈火法(光达美术馆馆长):希望美术馆跟企业合作,办高规格的学术活动或者引进西方的展览活动,我们提供场地,全程支持全程策划,利润用来服务社会大众,建立起中外和各个层面的艺术交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民营美术馆发展

  需要多重推动力

  席挺军(恒庐美术馆馆长):对于整个行业还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举个例子,到工商局去注册一家艺术品公司,只有“工艺美术品”,没有“艺术品”这个分类。工艺品是可以批量生产的,艺术品是限量的,艺术家最怕就是把他的“纯艺术品”叫做“工艺美术品”。这也就牵涉到税收,“艺术品”交易只能按照批量生产的“工艺美术品”来收,要交17%的增值税。

  ◆让民营美术馆

  运营形成“盘子”

  (详见第4~8版)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视点 00001 民营美术馆:热潮过后的冷思考 2016-03-05 美术报2016-03-0500031;美术报2016-03-0500032;美术报2016-03-0500033;美术报2016-03-0500034;美术报2016-03-0500035;美术报2016-03-0500036 2 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