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效应下的
商业幻戏
■特邀撰稿 艺术时评人 邢千里
艺术界的大师,犹如娱乐圈的大腕儿,总是有着相当的轰动效应。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日本战后经济实力的恢复,一些大型公司为了打造新的企业形象,展示企业的文化品位与经济实力,决定投资高水准、高层次、高知名度的艺术大师作品。1987年3月30日,安田火灾和海上保险公司以58亿日元(约4009万美元)的成交价,在伦敦克里斯蒂公司(今译佳士得)拍卖会上竞得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名声大噪,业务量猛增。这逼迫和启发了不少日本公司步其后尘,陆续买下毕加索的《杂技演员与小丑》(三越集团,47.7亿日元,1988年)、莫奈的《睡莲》(西武百货,13亿日元,1988年)等作品。
相对于拍卖,就艺术品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效益而言,展览显然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艺术家的名头越大,作品越有代表性,展览就越容易形成轰动效应。近几年,我国陆续引进了中世纪、毕加索、印象派、达利、草间弥生、波特罗等一大批艺术史上赫然有名的大师作品展,每次都会掀起一股全民性的艺术热潮。
由于长期以来对于艺术教育的相对忽视,普通大众对于艺术特别是现当代艺术的认识隔膜,这些来去匆匆的展览对于大众的审美提升其实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很多人只是出于一种猎奇、从众和虚荣心理走进展厅。从积极的方面看,这些展览一方面满足了专业人士和喜欢艺术的群体不出国门就能看到大师原作的愿望;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毕竟是一个能够与大师直接面对面、感受高水准艺术的契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全民性的艺术热情毕竟提供了一个融冰的可能。
展览看什么?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学习艺术的人不辞辛苦、不惜成本一定要看原作?为什么真正痴迷音乐的人更喜欢去音乐厅?至少也要买个正版盘?电视里的千山万水为什么也不能阻挡人们旅游和探险的脚步?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跨越时空的距离去接触中外古今无数大师的作品早已不是奢侈之事。一本粗糙的画册,几张简单的幻灯片,就能把过去只闻其名的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毕加索、梵·高、顾恺之、八大山人等等一网打尽。无论多么经典和权威的作品,都能沦为一帧帧大头贴般的快餐图像。这让艺术更为普及,更多人有了解和学习大师及其作品的机会。
但消极影响同样深远。虚拟化的艺术展示消解的是艺术品发生和存在的合法性与心灵体验。当毕加索的巨幅油画作品《格尔尼卡》与达·芬奇巴掌大的素描杰作以相同的尺寸出现在画册或者幻灯片上时,不难想象观众获得的信息、感受与作品本身的价值相去几何。艺术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传达知识,更强调心灵的对话和审美的感知,而不是沦为信息的简单罗列或者历史、政治、道德等的直白图解。
如果按照柏拉图的“模仿说”思路推理,今天虚拟化的艺术图像已经是对“理念世界”三重模仿了。2015年4月28日起在上海、北京、杭州、三亚等地举行的“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没有一幅原作,而是以多屏幕投影技术将3000多幅梵·高作品全方位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伴随梵·高同时期的音乐。类似地,“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将于2016年4月9日至7月8日举办,成都IFS国际金融购物中心将矗立起1800平方米流动的莫奈艺术馆,利用数字成像技术呈现400幅莫奈作品。
梵·高的名字在中国几乎人尽皆知,这倒不是因为对其艺术认知多么普及和深入,而是艺术家本人有着太强的话题性。天才与精神病、死后天价与生时潦倒、割耳朵、自杀……再加上一个浓郁浪漫色彩的荷兰语境,足以吊起所有人的胃口。莫奈的名字当然也不陌生,一来是因为以莫奈为旗手的印象派主义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二来因为莫奈的作品近几年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展览都具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在各地的展览空间均为现代化金融购物中心,如北京大悦城、上海新天地、成都IFS,能够满足观众观展、购物、娱乐一条龙需求。梵·高展期间,除凯迪拉克举办了梵·高主题彩绘艺术车、梵高主题试驾以及梵·高主题凯迪拉克风范讲堂等活动,鲁能、哈根达斯、阁林文创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品牌以各种形式参与展览,相关衍生品也十分丰富,如拉杆箱、手机壳、笔记本以及独立设计师设计的主题咖啡杯、抱枕、冰箱贴等等。
说到这儿,其实已经不难看出个中奥妙。对自然和灵魂的深沉感悟被置换为声光电效果下的商业幻戏,梵·高和莫奈沦为各大品牌招揽人气的优质噱头。难怪有观众评价梵·高展说:“基本上在卖周边,赚钱。艺术的氛围全无。简直糟糕到极限。坑爹!”“73元看了一场PPT。”
当然,艺术与商业的联姻无可厚非。达利、昆斯、草间弥生等等许多大师也都是这方面的高手,但他们都在高度现代化的商业氛围内保持了难得的艺术独立和真实,艺术与商业的双赢合理而平等。梵·高和莫奈这样所谓的投影展,基本上已经脱离了艺术最本质、最底线的东西,变成了喧嚣、耀目的舞台布景和商业掮客。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些展览的门槛却没有因为展览品质的变味儿而大幅降低,相反,深谙社会大众心理的主办方设定了高于国外同类展览的票价,以此维持梵·高和莫奈这样的大师效应,正如电影《大腕》里的那句经典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