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技术
让艺术走近大众
■特邀撰稿 浙江传媒学院 杨大伟
利用发达的数码技术来办关于艺术方面的大展,近年日渐风靡。去年“不朽的梵高”感应艺术大展在上海新天地开幕。期间,著名的K11艺术购物中心内多家餐厅、咖啡店和沿街商铺也都结合梵高展,推出了相应主题的服务,实现了与展览的联动效应,艺术展对K11整体的经济带动和地标性的品牌知名度提升达到了预期效果,而商家的系列举措也吸引了更多观众,让观众获得了新的、更加丰富的观展体验,取得了多方共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于展览的投资方来说,真迹合作的局限性随着数码技术大大降低,至少省下一笔数目不菲的保险费。
今年4月又一类似梵高展的“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将在成都时尚地标IFS国际金融中心开展。这又将是一场没有原作出现的商业展览。观众掏钱买门票,看不到莫奈的真迹,看不到画布。
这样的展览“艺术”仅仅是一个由头,商业才是最终目的;与公立文化设施相比,购物中心通常占据了更为核心的地理位置,同时自身丰富的零售、餐饮、娱乐、儿童乐园等业态对人流有巨大吸附作用。就展览本身来讲,其核心也就是一场莫奈作品的入门展。
本雅明早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讨论过因为复制导致原作“灵韵”消失,艺术品从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的问题。而对大众,美轮美奂的数码复制技术,其展示价值足以满足他们的视觉需求。以大师为噱头的商业活动不足以让大众获得“精确”的营养,但专业艺术家对大师的仰慕也无需在这样的场景发生。不知道普通观者对于电子版与原版差距有无概念,如果展览非常用心的PPT让受众对大师作品有了不同于印刷品的认识,应该算是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普及性认知的提升。数字化和高科技意味着可复制、更容易传播。这样我们就可以和世界上更多人共享作品信息,而不仅仅是少数真正能够走进博物馆的人。其实这时候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展览”了。
当大家自豪高科技数码能够随时随地满足人们的所有感官需求时,人类却不只面临感性的退化,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想象力的萎缩。绘画不仅仅是为了让观看者在物理上进入创作者所处的情境,伟大创作的意义恰恰在于使他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观看方式。莫奈把他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浓缩在他的作品之中,但当你去凝视画面,可以看见画家给你带来的更多的可能。而感映技术模拟的绘画作品的精神世界,也只会限于1600平方米的展厅里。
在我看来,多媒体“大片”的呈现,重点不应该在于画作的动态化处理,更主要还是通过动态呈现,去展示莫奈对待艺术的思考,尽量还原他艺术创作的状态。整个展览如果能用文献研究的方式梳理一条线索,反映莫奈绘画风格的演变;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创作出哪些作品?只有如此,才能让大众切实理解印象派绘画以及画家莫奈作品的文化价值。
莫奈作品宜人的感官之美比某些晦涩难懂的当代艺术作品或许更适合今天中国大众的审美。但我们必须明白,《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之所以能够吸引大众关注,关键还在于莫奈的知名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