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 “非遗”保护引热议
建言人:李延声 朱永新 高云 高培芬
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我国拥有相当丰富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但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内在文化基因。近年来,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公布,我国对非遗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存在的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画家李延声连续3年提出要增加对非遗传人的财政补助。他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和魂,而传承人是非遗的主角,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政府在政策扶持方面这几年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离社会现实需要还是有很大差距。社会的急遽变化使得非遗被边缘化,成了弱势群体,生存处境堪忧。目前,政府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补助是每人每年1万元,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级传承人有1986名,至今年已有259位离世。我国有13亿人口,国家级传承人人数不到2000名,他们是为数极少的‘国宝’,为何不能增加些保护经费的投入、扶持呢?”。于是,李延声同几位委员商议,建议将补助增加至3万元。这一提案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响应:“非遗保护说到底是对非遗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除此之外,一些议案和提案还将焦点放在了制度层面。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巡视员高云提议把非遗保护并入文物保护体系,并将文物局改为文化遗产局。他认为这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行为。事实上,遗产是国际通行的概念,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以及文化景观4类。其中文化遗产中就包含了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而将非遗保护纳入文物保护体系,既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又有利于集约性发展;既解决了非遗保护机构的设置问题,又有利于将两种形态的文化遗产统筹保护、全面展示和协调利用。利用文物部门现有人员与系统,通过人力物力的有效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覆盖性保护和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诸城派古琴传承人高培芬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她提出,应将优秀的“非遗”项目列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体系中,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非遗”的熏陶。与此同时,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从制度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尽一份力量。朱永新则建议探索“团体传承制度”。同时,为防止“人走技失”,在关注传承人健康的前提下,应尽快组织力量用口述历史、原生态记录、制作全程影像的方式,全面保存非遗项目的完整影像资料,力求达到根据影像资料可以复原非遗项目的要求。保护“非遗”艺人,继承“非遗”技艺,也是对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