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才是真
柳村与艺境
■杜巽
平平淡淡才是真
柳村与艺境
■杜巽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才是真法”。
九六寿星柳村先生溘然长寂,美术界凋谢了一朵馨人的素梅。
一个人的艺术生命能延伸近一个世纪,这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成就,非福乐安稳知足之高人是不能做到的。
有人云:画家皆长寿,非也!画画的人不一定都长寿。由于种种原因,历来著名书画家中陈老莲、赵之谦、任伯年及现代周昌谷等皆在五、六十岁左右就英年早逝了。然长寿人群中确有许多书画大家,如众所周知的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朱屺瞻等等。柳村先生也有幸成了其中的一员。
绘画艺术的最大属性是自娱娱人,提高人生境界,给人给已以无穷的审美享受,“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柳村先生一个世纪的人生阅历已真正参透此道。他那不刻意显露自我、默默耕耘所收获的艺术成果,不仅给社会奉献了无穷的审美情趣,也在“自我陶醉”中赢得了九六高寿。
柳老是我的近邻。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他在杭城吴山脚下“望吴山楼”画室潜心创作,与我家仅中河一水之隔。前几年我去鼓楼花园拜访,见柳老园内灵霄花怒放,美艳夺目,甚爱之。隔日,九十高龄的柳老就派女儿送来了灵霄插条,说可在我屋旁引种。正所谓细微处见真情,也可见当时柳老思维的敏捷。
佛陀有云:“地有坚性,水有通性,火有焰性,风有动性。在人身上,四大和合,方成一体……四大调和,一身安乐。”柳老深黯此理,心神守一,老老实实做人,真真切切画画。凡真者,没有虚假,没有伪装,没有刻意炒作拔高,更没有欺世盗名,始终如雪压青松挺且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在近一个世纪风云变幻的磋砣岁月里,柳老摄念在心,善修定性,四大调和,做到一个“真”字,是何等之不易。
柳老艺术之路以求高求精求深为宗,勇攀高峰。他早年曾从事版画,奠定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后来主要从事国画创作,渋及山水、动物,孜孜不倦求索花鸟,尤喜描绘丹柿、枇杷、山茶、梅花等熟知的花卉题材。
柳老用他那敏锐观察力洞察大自然之美,并随时记录到速写本上。这就是潘天寿先生常说的脑勤、手勤、脚勤。柳老牢记潘老教诲,勤画速写,从大自然美景中获取艺术灵感。他生平留下速写本有近百本之多。
艺术源于心,发于情。马一浮先生曾说:“文化乃人心之所动”。中国画就是借物写心写意的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柳老出生在青山如黛溪水如练的兰溪乡村,自小受到秀美山川滋育,后又有幸受到画坛巨擎潘天寿、吴茀之先生亲授,使他在花鸟画创作上与时俱进,经几十年苦苦磨练,逐渐达到笔随意至,纵情挥写,形成了雄浑大气典重质朴的艺术风格。
柳先生笔墨传统由于受到潘吴二老影响,用线苍劲挺拔,用墨浓重老辣,尤喜用焦墨,如画山茶红梅,墨黑衬之以鲜红的朱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晚年柳老的笔墨功夫已进入了随心所欲的境地,意由心生,笔随心走,一点一划,皆入法度。他的章法讲究,布局严谨,尤其到最后收拾阶段,落笔慎重,每加一笔,思忖良久,令画面日渐完美。柳先生有时喜欢满构图,留白十分宝贵,使画面欣欣向荣,郁郁葱葱,如丈二巨幅“坚贞高风范,清誉满人间”、“十里香雪海”等。他的这种处理手法决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从生活中感悟而来。如“寿柿丹丹耀金秋”、“金丸簇簇迎暑风”。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手法,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具体体现,所谓“师古人,师造化”,柳老已记熟于心,融之于血,并熟练地运用到画面的构成中,使人感到他不是在刻意追求,而是在平平淡淡中笔底自然流露。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华朴自然,欣欣向荣,形神兼备。
五代荆浩在“山水节要”中提出“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这既是中国画的一种创作方法,又是检验中国书画优劣的试金石。柳村先生无论作山水还是绘花鸟看似四平八稳,实则十分注意造势,在平稳中求气势,求变化,尤其丈二以上大画,其势有扑面而来摄入心魄的视觉冲击力;近观其质主要观其笔墨造型是否到位。有的绘画包括书法尤其行草,远看似龙飞凤舞气势非凡,近观则无笔无墨一团糟,空洞无物。而柳老十分讲究笔墨韵味,看似逸笔草草,一点一划轻重缓急景物灿然,无论远观近察都经得起深入品味,许多精品可成为传世之作。
中国画画面气场的大小决定了作者中国画成就的大小。不论工笔意笔皆如此。凡能成大家者必大气,小画构图饱满,“咫尺千里”,大画气势磅礴,气吞山河。陈老莲工笔人物线若游丝,一丝不苟,然其线四两拨千斤,力能扛鼎。宾虹先生画幅不大,但每一幅都“黑墨团里天地宽”,有一股膨胀力向画外扩张,气势逼人,令人难以忘怀。柳村先生也是个稳重大气之人,反映在画中气正笔妙,肆意挥洒,气韵生动。柳老的画面笔粗而不糙,墨浓而不瀦 ,色艳而不俗,气正韵足,形神兼备。
吴茀之先生曾说:学中国画分三步走:第一步“临”,即临摹优秀范本,学习传统笔墨技法,属初级阶段;第二步 “写”,即深入生活写生,以大自然为师,属于师造化阶段;第三步“化”,属于创作阶段,“化”为创作阶段的最高境界,达到化境。有的人画了一辈子画,始终停留在前二个阶段,虽然也“创作”了很多画,但气息面貌仍与古画无异,没有生活情趣,没有时代气息,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宾虹变法之前还未脱古人巢穴,七十变法以后日新月异,八十后登上中国画最高峰,达到挥写自如、天人合一的化境。所以要达到化境可谓是难上加难。上了年纪的老画家最怕失去艺术灵感,墨守成规,不断重复自己,失去艺术生命力。但柳村先生用了近一个世纪年轮,在漫漫艺术道路上一直在不断求索,既师古人,又师造化,更有新的突破与创造,画面新颖,题材多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不仅画小画,而且喜作丈二以上巨製,如“泰山五大夫松”,前景三棵苍松自下而上横穿画面直聳苍穹,用苍劲老辣的笔墨把千年古松“雪虐风餐亦自如,雷雨冰霜总清霄”的坚毅刚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取得了令人钦佩的艺术成果。
柳老一生在教育和艺术界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荣誉,但他并未因此而张扬自傲,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高尚美德,平平常常做人,勤勤恳恳画画,临终前还要求家人平简办后事,不开追悼会,给后辈留下了令人敬仰的圆满一生。
谨以此小文纪念柳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