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2版:画家

文章导航

工笔花鸟画的
形、色创意体验(上)

  图新求变是人类永不满足的心理,因而文明的脚步永远不可能停止。因为人类常为习惯所困扰,所以每一新创意都是在新旧观念的比较中诞生,永远需要全新的观念。中国民间艺人常说“艺术无正经,只有图新鲜”。正统永恒的“艺经”看来难寻,艺术永远在变动中也只有变动才能培植出无尽的艺术样式。新艺术观念的创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笔花鸟画艺术形式的要求。

  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决定着各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着各类艺术的出现,传统工笔花鸟的写实性,也是受那个时代审美意识决定的。因为从中国有绘画起到两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希望可以准确的描画出客观物象的阶段,或可称为写实为目的再现阶段。在今天继续开放的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生存意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不可避免的被注入时代气息,作为处在现在生活节奏中受新文化思潮影响的年轻画家,也就尽力摆脱对传统写实形态的潜意识认同,对艺术形态的认识正如特威忒·巴克尔的《艺术分析》中所阐述的“艺术并并非现实,艺术不是再现我们日常所见的现实,艺术仍是满足我们的现象,而赋予现实以一定的意义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是一种现实与非现实之间自由而有意识的翱翔,一种幻想与现实的有意义的混杂。我在工笔花鸟画写实形态方面的创意主要体现在“同素异构和异素重构”:

  “同素异构”,在现在作品中是较多见的,如毕加索后期作品《玛丽肖像》,它虽然不脱离客观的基本原素,形态结构与客观现实已相去甚远。它注重情感的传达与精神世界的外化和强调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摆脱了对自然物象原始形态的束缚,与真实性拉开了距离,使物象带上了更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形式意味的产生,更能直接诉诸感官,往往因其刺激性和新鲜感而更能先声夺人,一副工笔花鸟画的产生,往往是由多种原素构成的。“异素重构”也能给我们拓宽无限的思维空间。“异素重构”在装饰和民间美术作品中是经常运用的。如:同一棵梨树开放着不用的花也结着不同的果,梨有的展开着又生出了苹果,它既是自然结构的再现,又不是自然梨树的描写,表现的物象已不是视觉上的恒常组合,更多的是心理的随意重构,无论“同素异构”和“异素重构”,其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意象形态,充分展示内在心灵气质的闪光,来丰富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写实形态。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画家 00032 工笔花鸟画的
形、色创意体验(上)
2016-03-19 12817951 2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