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艺事

文章导航

山川寄情——吴山明太行山 黄石公园写生作品赏析

  山川寄情——吴山明太行山 黄石公园写生作品赏析

  我一直很想去看看大山大川的真正气势,之前我曾到过泰山、黄山、九华山等,但旅游气氛太浓,因此仍很向往去原生态的高原山脉看看,我在太行山与美国西部采风真正体验到大地山川的真容。

  前年我偕友美国游,去黄石公园路上,异国的丛山峻岭的雄姿至今令人难以忘怀。去年,我又与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师生一行,从河南经新乡直奔太行山,一路上时岭时峰,峰回路转,整整一天奔波后,终于到达堪称世界奇迹的“太行挂壁公路”。在太行山重山叠嶂之中,往往仰视观顶,让人动魄;俯瞰深渊则令人惊心,直立之石壁千仞相连,奇绝而凌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太上山郭亮村的几十位普通山民们,为了开出一条从山顶村落通向平原之道,在沿山数里的崖壁中,硬是凿出一条时隐时现随崖弯曲的挂壁公路,此云雾中之通道已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之为“世界奇观”,其已与著名的“红旗渠”一样,体现了当代愚公的中华民族之精神。

  面对太行,我们江南的高山,与此相比成了大山腰脚下的小丘了。可能被山河壮丽的特殊魅力所感动,我与同学们都很快地适应并把握了以岩石为主体的群山山势组合写生创作。为了方便,我用平常很少用的书画软笔,画了一批太行速写。之前我很少画此类雄浑的群山大岭,而这次在太行写生,我在作画时,不时会联想当年红色先辈们为抗日,在大山之中的坚守,并以山为据,打向全国的画面。由此,似乎对所见到的山里人,都自然会充满敬意。我们在山顶一座古屋门前,见到了当年领导并参与开山凿路的郭亮村老村长申明凯,他的门前竖着一个大镜框,有当年留下的开凿绝壁公路英姿的老照片,以及称赞英雄的书法作品。老汉说如今为了吃饭与抽烟,便在这老屋门前摆这小摊,卖点土产饮料。面对眼前质朴而仍艰苦生活的当年的智者和老者,远望对面云雾中沿崖的世界奇观公路,我心中非常感叹。我与老汉应是同时代的人,都经历过那个艰苦卓绝年代,因此感触会更深,这对过去的历史的感受的深度,与年轻的同行者们是不太一样的。我们给老汉递烟,并尽量多买他摊上的乡土饮料,我们为他画了像,并与他合了影。当年太行山普通一代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开山凿路的壮举,为人类留下了奇迹,同时也为后来者带来了旅游业的兴旺,但自己却仍然是太行山上最平常并艰辛生活着的一个老山民,也许这就是历史,也是现实中真正生活着的愚公。而山里人还告诉我们,太行山里曾出过农民英雄,另外太行齐王寨历史上还可能流放过王者,历史在变迁,但无论是异国他乡或祖国山川,其美却是永恒不变的。

  生活与自然之美永远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所在,此次刊出的是我的美国西部与太行山的一些毛笔速写,是我对大自然的一种敬仰,它寄托着我的一直心存的山水情结。

  吴山明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艺事 00014 山川寄情——吴山明太行山 黄石公园写生作品赏析 2016-04-02 美术报2016-04-0200018;12817901 2 2016年04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