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艺闻

记者手记

  什么是好的艺术?中国其实可以做自己的奖项,为什么要把英国的奖项引进来?艺术评审怎么工作?约翰·莫尔绘画奖给中国的艺术家的境况带来何种改变与影响?出于我们对一个英国奖项引入中国的好奇心,问题不停地浮现开来,让人不禁多问一个为什么。本报记者带你揭开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大赛的神秘面纱。

  “我时常游走于建筑工地之间,见到工人用铁锹铲拌泥浆,铲拌的姿势和耕作农田无异,唯有不同的是那些被掀起的尘埃随风飘扬,直至工人收工方才慢慢落定。”2016届约翰·莫尔绘画大奖得主郎水龙就是将这张亚麻布平摊在建筑现场,将铁锹安放在画布上,以扬尘为墨,借变幻莫测的风协助绘制物象,顺应尘埃自然飘落在画布上。他用画笔擦拭尘埃,在失控与控制之间迂回作画,完成了这张由亚麻布和尘埃为基本材料的作品,从被沉淀的尘埃中窥探到城市化中的中国。此件以《基本工具》命名,材料标注为亚麻布与尘埃的大奖作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引起了人们对大奖设立初衷与赛事参评的好奇。无疑这种新鲜性增添了观察它的一种全新视角,使我们以重新语境化的视角来解释与表达了我们已知的一些事物。那么这种新鲜感或者全新的事物是不是完全从无到有,或者它只是一个已有的事物的一个翻新、发展和替代呢?

  本届英国评委之一杰拉德·海姆斯沃斯谈到,对于新的作品的更好的理解必须结合已有的绘画语境来解读,以及我们对于新作品有什么更高的期望,这就形成了我们评价新的作品的语境和语言。他还认为,作为评委,同时要有这样一种愿望来接受和包容新的视角和全新的价值观和理念。

  当然,并非是说新的艺术就一定与新的价值理念划上了等号。但是在一般意义上来说,艺术会被分为两类:或是展现我们在世界上已取得的成绩;或是提出一些质疑。总体上那些具有挑战性、质疑性、批判性的作品相对更多地关注了未知的世界,更多地抒发了新的价值理念和主张。但是如何使得新的艺术作品能够避免沦为像它所处的时代的产品一样而被轻易取代?

  显然,杰拉德·海姆斯沃斯先生提到光靠创新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理念的诉求和主张,同时要想体现这种新的价值和主张必须要持续地进行这种批判性的思考,跨越自身环境上的制约和桎梏,而不是有意为之仅把艺术看作是一个批判性的工具。

  然而说起来简单,其实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这恰恰是最难的一步,逼迫他们不时地重新评估自己所认可、自己所诉求的价值体系,对他们来说这其实恰恰是走出舒适圈的阵痛的过程。因为需要被别人质疑、需要被别人挑战,同样还要拥抱一种全新的、大家还不能够同步理解的,超出大家同步的期待和期望的一种新的价值体系和理念,这个很多情况下是不被周遭的人所能够理解的,这其实对他们来说是相当痛苦的一个过程。

  杰拉德·海姆斯沃斯先生或许谈到了大家对于当代艺术的一个困惑,有的时候大家会问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这件作品到底在说什么啊?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的意思和意义两者之间有极大的不同,并不是说好像当代的艺术作品就应该看不懂、就应该无厘头,但是在某一层面上,好的艺术其实不一定会被及时理解。

  对于这种未知的包容与拥抱,或者说这样一种对于外来性的拥抱恰恰是一种创造力或者创意的关键所在,正是这样一个作品的独特的质疑的语言。艺术家运用这种独特的不被接受、不被熟悉和认可的语言提出他的一个质疑,同样也质疑我们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当今文化中的地位是不是还有可以被调整的空间,通过这样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让观众更感到新奇,同时也会发人深省,让观众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新的价值取向。

  本届中国评委之一杨诘苍也谈到,“我的经验是我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好像只要你反抗,很容易成就你的个性。然而现在都在一个开放的平台的时候,光反抗也没有用,所以这个时候就更加困难,困难的是在艺术的深度上的那种考验和质量的把握。”不仅是约翰·莫尔绘画的赛制引入中国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下绘画的思考。

  约翰·莫尔绘画大赛是2年一度向公众开放,奖励最好的当代绘画作品的赛事。这个赛事是以创始人约翰·莫尔先生之名冠名,创立于1957年。获奖作品与入围作品作为利物浦双年展的一部分在利物浦国家美术馆步行者画廊展出,过往获奖者包括大卫·霍克尼,彼德·多依格,理查德·汉密尔顿等国际知名画家。

  创始人约翰·莫尔是一个商业巨头,也是一名业余画家,曾屡次参加绘画比赛,却因其商人身份,错失入选的可能性。他认为当时比赛的评选过程是不公正的,评委会偏向选用熟悉的人。于是他决定自己创立一个能够摒弃偏见的比赛。这便是约翰·莫尔绘画大赛的成立初衷,在一个公正、匿名的前提下,评委会仅仅根据画家绘画作品的品质,来评选最具潜力、最优秀的画家。这项原本只有一期的赛事,因其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一项持续性赛事。2010年,老牌的约翰·莫尔绘画奖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引入中国,区别于国内提名的奖项,以匿名方式进行评选受到年轻艺术家的关注。投稿作品从2010年的1000件左右增加到2016的3000件左右,规模逐渐扩大。

  为什么将英国利物浦的约翰·莫尔奖引入中国?除了上海与利物浦是友好城市之外,还有它的整个赛制、公平公正以及它在英国成功的经验与国际上的影响力,等等。除此,中国主办方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奖项的评审架起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桥梁,把我们中国的当代绘画能够推到英国,乃至推到西方。

  当然,回到约翰·莫尔奖项中国赛区,得奖并不能代表他们将来会成功,但是至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往上走的台阶。那些获得扶持的艺术家,他们现在的发展方向和艺术走向是怎样的?

  之前在“2016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历届获奖者作品巡展”了解到,韩锋2010年摘得桂冠;聂正杰2012年获得大奖;郑皓中则是2014年大奖得主。如果没有得奖,现在签约香阁纳画廊的韩峰也许已经回哈尔滨做了一名师范教师;如果没有得奖,聂正杰或许现在开公司办美术学校事业如火如荼;如果没有得奖,郑皓中或许还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守着老家的一排房,养着三条狗,不忘初心地画画。约翰·莫尔绘画奖也让艺术家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商业接触。2014年的评委张恩利曾谈到这一影响,“这主要是增强了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度,有很多年轻艺术家、画廊也会关注这个奖,他们都是相互的。进入画廊并不只是接触商业,而是向职业迈进的一个出路。要不然可能就会通过其它渠道,打工谋生。如果有画廊介入,卖的也不错,这个艺术家就会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以买材料,这是一条良性的路。但是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路还非常长,这只是刚刚开始。”

  除此,约翰·莫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代表路易斯·毕格斯先生谈到中国与英国的约翰·莫尔赛事的不同之处远远小过于它们的共同点。流派或者门类很相同,有极简主义,有抽象的,它们很多是相同相类似的作品,但是艺术家在技巧、颜色选择这些技术层面上,中英两国的艺术家是有区别的,比如,中国的艺术家不太喜欢运用颜色。如果说要追溯到中国的传统水墨画的绘画传统,那涉及到了中英文化的不同。本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赛事已经落下帷幕了,但是我们对于绘画的讨论却并没有停止。


美术报 艺闻 00008 记者手记 2016-04-02 美术报2016-04-0200020 2 2016年04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