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美育

10年,中外合作办学交出怎样的答卷

  10年,中外合作办学交出怎样的答卷

  ■本报记者 江凌 周懿 通讯员 刘杨

  编者按:

  4月12日至21日,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美术学硕士项目十周年庆典展》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10号楼美术馆展出。展品来自中德学院绘画、媒体艺术、雕塑、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建筑设计6个专业的毕业生,并借助多组交互装置艺术,展现中德合作办学10年的历程和毕业生离开学院后的创作成就。

  在中国美院考试、学习、答辩,最后获得柏林艺术大学的学位,这是国内中外高等美术教育合作办学的一个新实验。10年过去了,中德学院呈现了一个艺术、设计教育和研创资源国际化合作的成功案例。正如中德学院毕业生邱涛所说,“教师的开放和课程的跨界,让我越来越自由,创作表达上的不受限制,思维如此自由让我创作非常轻松,中德学院就是能驱动我们思维的‘发动机’,也是中外交流的窗口。”

  随着中外高等艺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遭遇,“既不和中国脱节,同时又实现和国际接轨”的模式已受到更多的认同。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这10年来的成果,正好可以作为一个样本,来展示未来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的新风向。


美术报 美育 00014 10年,中外合作办学交出怎样的答卷 2016-04-16 美术报2016-04-1600018;12855458 2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