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砚边

欧行画简

  第二次踏上欧罗巴大地,觉得那里可不像我们祖国这么日新月异。老屋老墙老面孔,风情依旧,不过那情调还是浓烈的。

  你看,浪漫又散漫的法国人,他们好像对世界上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毫不感兴趣,而只对老祖宗留给他们的遗产心满意足。一片凡尔赛,一座卢浮宫,足可以对付浅薄的天下游客。香榭丽舍大道尽管已失当年风韵,但有浓浓咖啡的味道加上政界名流的花边逸事,仍然可以打发一个下午的时光。看着艾菲尔铁塔下的人山人海,人头滚滚,法国人窃笑。

  懒洋洋的意大利人,更是对什么都一百二十个不在乎。老房子不准拆,撑一撑不让它倒下就行,还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不远万里跑来顶礼膜拜,真是牛!不怕你不来,也不怕你说我市长没有政绩。你看那水城威尼斯,墙上黑迹斑斑,船下黑水浓浓。但在导游的忽悠下,看去就是有那么个味道。家家窗下还摆上一盆花,有模有样。我笑道,破归破,花还是要戴的。相机嘁哩喀嚓地拍了一气,也选不出几张别人没有拍到过的景致。回去还要在宣纸上画出来,真没有什么头绪,你以为画家容易吗?

  笑话归笑话,牢骚归牢骚,但人家的那段历史还真拿得出来。说起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都是货真价实,不由得你不肃然起敬。看来要保留古迹,就得原模原样,就要保留那些有点意思的,不要一见有年头的房子就一定不让拆。有些老房子兴许就不是什么拿得上台盘的东西,硬搬出一堆似是而非的“说头”,逼着人家去说客气话,真没劲。

  话题扯远了,回头说画画。要用中国画的方法画欧洲,用老法子勾、皴、染、点是玩不转了,但又不敢全丢掉。怎么办?从哪里下手?搜肠刮肚地想了一遍,只能先不管那些规矩了,先想法子把情调弄出来,先把欧洲风情的那个味儿弄出来再说。就画我向往了不少年的蒙马特高地:铁塔上远远望去,莽莽苍苍,千家万舍,煞是好看。我毛毛地由近到远点画过去,嗯!好像有那么回事了。画到三四张,突然悟到,这不是皴法么?古人满山有树有“披麻皴”,满山无树有“斧劈皴”,我这满山房屋不也可有皴吗?姑且叫它“万屋皴”吧。自鸣得意起来,越画越有趣,渐渐地,跟风景倒不怎么很像了,倒和我的感觉近了。至此,终有一得。

  说起来,画家真不容易。一个“继承”,一个“创新”,就搞得你头昏脑晕,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其实呢,这两座山尽可搬去,放胆去画,怎么合适怎么画。艺术家创作的最根本目的应该是表现对所见景物的感受和创作时的情绪。说句大不敬的话,我画画时既没去想“继承”,也没有想什么“创新”。不是不愿想,是来不及想,也许是在美景面前激动得忘了想,也许是主观的创作冲动阻止脑子去想。这么说实在是罪过!但这是大实话。


美术报 砚边 00013 欧行画简 2016-05-14 12873460 2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