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砚边

一种乡愁

——看邱兴雄画北山

  金华,春秋之时隶属越国,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遂属楚,直到秦一统天下。从2014年起,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画家邱兴雄,以金华北山为突破口,连续画了近百幅水彩画。北山的早、晚、阴、晴、雾、雨等意象,深深地吸引着他。邱兴雄眼中“北山表达的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一种文化的深度”,他称之为“一种乡愁”。

  “乡”,是故乡意识,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传统的认识;“愁”,则暗示着一种典型的文人意识。在传统中,文人之“愁”,并非无病呻吟,而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导致的忧患意识。在艺术中,“潇湘八景”,往往是这种特定的文化精神内涵的表达方式。“潇湘八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以苏轼、王诜为主体的小圈子之中。潇湘八景暗含为国、为民尽力的愿望与无门的惆怅,士大夫被放逐朝野等精神隐喻。

  逐渐富裕的中国遇到的难题之一,是传统精神价值的失落。庄子所谓的“人为物役”,成了现今真实的写照。是逃离还是主动地承担起责任,成了摆在当代艺术家面前永恒的难题。恰如乱世,有人独乐乐,有人回避,有人以调侃的形式出现,也有人主动承担起自己的使命。邱兴雄属于后者,在他身上体现的是艺术家的担当与责任,是忧患引发下的潇湘意识。“潇湘八景”表达传统士大夫个体的感受与独立的责任意识。但今人面临的问题已经与古人具有本质的区别,显然不能照搬传统的潇湘八景,故而对世界,对传统进行更深入地反思与理解,寻找出当代的图示,就成为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难题。恰如邱兴雄所说:“艺术家的责任是深入挖掘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深入理解传统。”

  邱兴雄认为物永远是物,对于艺术而言最关键是精神,他的水彩画,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注重外物背后隐藏的精神价值和意义的“交谈”。按照邱兴雄的说法,就是“画自己心中的东西”,即所谓的“心相”,是基于与天地精神交谈之上,是建立在追问、思考及解答的绘画过程之中,是心中所感的记录。他的画面美感,完全不同于西方“表现主义”单方面的挤出方式。邱兴雄在绘画之中强调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两忘”。他虽学习西画出身,但并不以写实为旨归,其画面追求一种“似与不似”的效果。这与齐白石老人所认为的“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有所差异,因为白石所论更加偏向形象制作,而邱绘画之中体现的“似与不似”,是艺术家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之后的“聊天记录”,更加契合倪瓒所谓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尔,聊以自娱尔”的论断。当今艺坛,许多艺术家偏执地以为,理性是救治艺术的唯一出路。其实,艺术的真正魅力从来就不是理性,而是感性。感性的力量从本质上说是要远胜理性的,西方一直以来,以防洪水猛兽般的心态,打击感性,这也是柏拉图力图把艺术家逐出理想国的原因所在。近代哲人康德意识到了感性的价值和力量,认为艺术是连接理性和信仰的中间地带,从而为艺术提供了一席之地,艺术的感性力量获得了世人的承认。艺术为人提供精神层面的价值受到了肯定。恰如马克思所论,艺术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产品。艺术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进而影响和改变人的世界,换言之,只有打动人,才能真正的使得人做出真正的改变,这似乎也是蔡元培当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真正含义所在。从这种意义上说,艺术家的使命,其实不是简单地说教,更应该是对人精神价值的关照。故而邱兴雄与北山的“交谈”,体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虽然他也知道,这条路漫漫而修远。至今邱兴雄的北山之旅还在继续,人生的目的或许不关键,过程才是意义所在。他享受着这个追求的过程,改变的过程,不断进步的过程,而这才是一个勇者真正的象征,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潇湘情节”。


美术报 砚边 00011 一种乡愁 2016-06-25 12898284 2 2016年06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