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本报记者 崔艳 骆阳 实习生 陈斯斯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专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 ■本报记者 崔艳 骆阳 实习生 陈斯斯 毕业骊歌:一部关注时代精神的经典大片 美术报:踏入5月,全国各大美术院校迎来了忙碌而欢乐的毕业季。5月17日至6月23日,广州美术学院的年度大戏“毕业歌”如约上演,绘画、雕塑、书法篆刻以及多个设计门类的毕业学子们带着他们的作品惊艳亮相。今年的毕业展相较往年有哪些亮点呈现? 黎明:今年广美毕业展延续往届“重创意、接地气”传统的同时,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多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生们在艺术语言方面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验性探索,“关注当下、关注生活、关注民生”更成为毕业创作的一股新风。尤其是对于造型学科的学生们来说,今年正值建党95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在作品里有不少表现与之相关的主题,他们将时代精神和对脚下大地母亲的感恩之情融入到一笔一画中,作品更加贴近当下,坚持主流创作,关照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美术报:其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触动您的作品? 黎明:广美的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岭南地区,他们会寻找儿时的生活点滴,将自己家乡的老屋、老屋的独轮车、锄头、煤油灯等老物件纳入到创作题材中,艺术理论专业的同学还会写关于岭南地区人文风情的研究报告,贴近生活,打开尘封的记忆,特别“走心”,也很容易与来看展的岭南观众产生共鸣。 美术报:毕业展是学校每年毕业季系列活动中的重头戏,必不可少,每年都会有新一轮的毕业生带着新作参展,那我们毕业展的呈现方式、策展理念这些年有何变化? 黎明:广州美术学院的本科毕业作品采用“全景式”的展览模式始于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