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艺闻

文章导航

百年西泠 艺术新篇

  本报杭州讯 蔡树农 8月3日,“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杭州展在杭州博物馆启动。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创办、西泠印社、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开幕式现场,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宣布开幕。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致辞:“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人与人沟通心灵的桥梁,文化领域的交流将有力促进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杭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东方品质之城’战略目标,深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创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不断打响‘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品牌,开创了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创作时间横跨一个多世纪,杭州博物馆首次打开库房大门,拿出了许多与西泠印社相关的珍藏。

  展厅里悬挂了许多出自西泠印社4位创始人——王福庵、丁仁、吴隐、叶铭,6位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赵朴初、沙孟海、启功,以及康有为、黄宾虹、陆俨少、潘天寿、吴湖帆等名家珍品。

  “这些老社长的作品都是非常珍贵的,他们曾躺在杭州博物馆的仓库里,并不轻易见人。”陈振濂说。“而如今,它们出现在了杭州博物馆的展馆里,却奇妙地散发着一种日久弥新的意外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西泠印社当代名家精品展”,汇集了西泠印社100多位同仁的书法、绘画、篆刻近200件精品佳作,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社员也都积极参与了此次展览,社员人数之多,地域范围之广,都是难得。

  参加“精品展”的每位社员创作的作品,都契合了峰会的精神,他们围绕着代表杭州特色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展开创作,例如世界遗产西湖、大运河等。

  而何水法创作的一系列国花,则充分表达了艺术家对于展现中国艺术和友好氛围的独特思考。“中国的牡丹是花中之王,展现了中国的雍容华贵,期盼繁荣富强的‘中国梦’。美国和英国的国花都是玫瑰,但我用黄玫瑰来表达英国的优雅气质,用红玫瑰来表达美国的热情。俄罗斯的国花是向日葵,硕大的花盘象征着俄罗斯悠久厚重文明成果,代表了俄罗斯积极向上民族精神。而法国的国花则是梵高最爱的鸢尾花,我想要展现法国浪漫的情怀。”何水法说,“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她们,我想用一种中国画的温柔笔触,用一种很东方的视野,向国际友人表达我们心中的友好。”

  除此之外,西泠印社资深社员张耕源,也领衔创作了一系列的“峰会领导人肖像印”,以跨民族、跨文化、跨国界的语言,无障碍地欣赏和分享,为峰会的成功举办增光添彩。陈振濂说:“这是一幅跨越时空的艺术篇章,呈现了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当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无缝对接时,这样一个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文化大展,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助力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文化交流的方式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中国故事”、“浙江故事”、“杭州故事”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艺闻 00007 百年西泠 艺术新篇 2016-08-06 美术报2016-08-0600018 2 2016年08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