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2版:展事

终南禅僧本如书画序

  终南禅僧本如书画序

  ■沛溪(王志远)

  本如法师是位禅僧。

  禅僧的本色,第一是修禅定。虽说佛门六度首论般若智慧,但是若不修禅,心都定不下来,哪来的智慧?史传记载许多公案,本是对上智人讲的,若中智、下智也拿来模仿,岂非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反倒误了自家的身心性命。譬如佛弟子皆知的“磨砖做镜”,说的是马祖道一修禅打坐死心踏地,却遇到个独具慧眼的大祖师怀让,偏偏在他面前噌噌做响地磨开了青砖,直搅得道一不得不睁眼开口问他“磨砖做什么?”答曰“做镜。”道一不解,复问一句,恰好落进祖师的套里:“磨砖怎能做镜?”答曰:“坐禅皆能成佛?”问答之下,道一豁然开悟,遂成一代宗师,造就了佛门一番大家业。

  这个故事居然曾被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拈来,在20世纪40年代说服美国国会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的著名演讲中引用,可见是十分的有名。可是,照这般说法,成佛做祖,岂不是都不要坐禅了?非也!此一公案,单指那功夫到了次弟、根器本具慧识的上智人而言的,岂能人人自诩、个个狂言?若不是道一有矢志参禅的定力,祖师何尝愿去点拨?况且大凡开悟的禅师,也并非顿时成了神仙。“开悟之前,担水挑柴”,“开悟之后,担水挑柴”,这般行径,是普通人想不到也理解不了的。

  本如法师也是常人不大能理解的僧人。他出身武术世家,跻足学府,文武双全,因缘具足,他竟遁入空门,成为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妙湛老和尚座下的衣钵,继而协助妙湛老和尚创办中国佛教首家慈善事业基金会: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慈悲济世,主持慈善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职务,后又创办义诊院,延医舍药,嘘寒问暖,颇为百姓做了些本份事。

  “行正即是道”。我不知本如法师当时的禅定功夫如何?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相信,造福人间的过程,也一定就包含了修习定慧的过程。

  西元1997年,本如法师辞别温暖湿润的南方,只身直上烟冷翠寒的终南山,径入律师祖庭净业寺。寺在崇山峻岭间,上山得攀七千七百七十七级石阶。当然,那寺、那山,自是别一番气象。当年大唐盛世,受到诸宗敬重的道宣律师,就驻锡此寺,深修般舟三昧,弘扬戒律,开创南山律宗。至今,环绕千仞危岩,面对万丈深渊,还留着大师当年临渊入定的“天人献供台”。学佛人若不能到这绝壁上趺跏盘坐体验一下,怕是算不得在佛门走过一回。

  本如法师就常常在这里打坐。而他当年的禅房,也离这儿不远,一块略为刨平的松木板上,刻着“如如山房”四字石绿色的匾额。玉兰盛开的时候,这里往往是松涛裹着馨香悠悠而至。寺里还有一处倚山自成的“祖师洞”,幽深寂静,是当年道宣祖师修定之处,现在本寺僧人专门用来“闭关”,本如法师常入洞闭关,或到东沟茅蓬闭关,或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处闭关修炼,前前后后加起来近五年的禅修体验,又到嵩山少林寺与禅宗耆德一起坐禅参究,颇受禅悦法喜,因此,我说本如法师是位禅僧。

  但禅宗毕竟不是仅仅坐禅的宗派,“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超凡脱俗的灵性,就体现在他的书画之中。

  “心如工画师”,心境不同,画境也便不同。本如法师的书画,不是为换钱,也不是为了扬名,非名非利,无名无利,顺其自然,写出一点心境而已。

  “万法唯心所造”,书画也还不是心来造的么?因此,美术评论家尽可以讲出千般好处、万般佳趣,笔法、章法、墨色、技巧,条分缕析,都有必要。而我着眼处,是想读懂书画者的心性。“人到无求品自高”,画到无求的境地,说不上哪笔好哪笔不好,哪点像哪点不像,但凭通篇满幅扑面而来的清气道气,难道还不让您心旷神怡么?本如法师不愿别人称他为“画僧”,我想他的愿心是对的。他要做一位禅僧,只不过偶尔籍权巧以化现,把禅化成几张让世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纸片和点线面,变成了使方内方外的朋友们能心心相印的几片云、几株树、几座山、几泓水,他的心中,何尝有什么书法和绘画的挂碍?

  有居士不忍法师的心境写照随风而逝,将所做书画结集出版,普惠众生。今值妙湛老和尚当年创办的佛光书画社拟举办法师作品展,法师也欣然答应,这样恒顺世情的善举,也是值得称道的。嘱余作序,延宕良久,五内歉之。今夜宿云湖,丑寅之际觉而不寐,起身静坐,定中忽念及此事,遂奋笔成文。一得之见,谨奉与法师、居士,以及因读此文、此书、此画而结缘的人们。


美术报 展事 00032 终南禅僧本如书画序 2016-10-01 美术报2016-10-0100021;美术报2016-10-0100022;美术报2016-10-0100023 2 2016年10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