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四通”学人——骆恒光
诗、书、画、印“四通”学人——骆恒光
◎一个潜心民族绘画,以诗入画、以书入画的研究与探索者
◎一个诗、书、画、印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学人
◎一个著作等身、朴素低调的书画家、书画理论家、教育家
◎ 一个米芾书法理论研究专家,论述赅博,影响深远
一直以来,骆恒光是一个低调、执着、勤奋的学者型艺术家,早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时,曾师从陆维钊、余任天、诸乐三、沙孟海等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即以书法知名。当年浙江美院,自潘天寿院长提倡培育学子须诗书画印全面修养,潘老还曾规定,学画者必须有三分之一时间读古文、习书法。
骆恒光亲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陆维钊先生之指授,读书期间,便从陆维钊先生研习古典诗文、书法和书论,亲炙于余任天、诸乐三、沙孟海等前辈诸家,常诵古人诗文杂著,遍观历代书画家述论,领略笔墨之旨,故诗书画印皆入正轨。
毕业后从事美术、书法编辑工作,及书法创作和教育研究工作,浸淫书卷,气息深醇,擅属诗文,题咏风雅;又能博览古今碑帖,得隶、草、真、行之趣,通书法于画法之中,凭着深湛的审美修养和书法造诣,故一旦提起画笔,起点便高,眼界便阔,能厚积薄发,神与古会。
50多年的艺术耕耘,骆恒光一直铭记先师的教诲,在诗学、画学、书学、印学及书画技法理论诸方面都颇有建树。综观他的艺术及思想精神,每个部分均有自己特色且相互支撑而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
于诗,他从小精读古诗文并学习写作,至今积诗千余首。尤其是题画论书之作,既有本色当行的诗人风采,又有专业书画家的见地,卓而超妙。
当今中国画界,能在画面上潇洒题上自作诗的画家,少之又少。骆恒光却能以诗入画,画理诗情合而为一,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其题画诗颇有讲究,诗风平夷,音韵优美;时有佳篇新作,引人入胜。如五言绝句两首,“古木参天起,烟云傍地来。世间犹碌碌,此处绝尘埃。”“兴来依画笔,挥写两三峰。春水无穷碧,江边几树枫。”诗句玲珑剔透,有诗味,有画境,有寓意。可见,骆恒光深层次的精神境界决定了其画作的高格调、高境界。
于书,骆恒光潜心研习,不断探索,50多年如一日,成绩显著,已出版字帖数十种。他特别擅长行书,兼取米芾、智永、李北海诸家,风貌独具,有“骆体行书”之称。由于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故在书法界独树一帜,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写行书难,行书写出自己的面目更难,在“二王”一路帖学大军中,写行书写出一席之地,难上加难,因此,“骆体行书”值得我们珍视。
于画,骆恒光多作山水,早年以芥子园画谱和“四王”“二石”入手,打下基础,主张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他的山水画,仿佛读他的诗,诗情和画意高度融合。骆恒光注重深入生活,多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他并没有刻意去写名山大川,他画的都是身边的景物,或游历所见,或儿时的记忆,寻常一片江南山水,通过他满含深情的笔写来,意趣盎然。读骆恒光的画,宛如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可体验,可卧游,若是再深一层地仔细品味,又有一种亲切的家园感,和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超脱感,令人不由从内心发出一丝颤动和感悟。
于印,骆恒光从勾摹秦汉印玺开始,学习传统印法。所作印计白当黑,重视“大空白”,追求苍茫斑驳的金石味;在整饬中求变化,在和谐中求奇趣,形成自己独突的印风。
于史论,自1969年大学毕业至今,骆恒光一共出版了75本书,完全可以用著作等身来形容。比如,1994年出版的《王羲之圣教序及其笔法》,是一本系统梳理书圣书写技法的高水平著作,一经面市即受到市场好评,至今22年共印23次,累计印数高达15万册。另有《行书法图说》《骆恒光论书》《智永真书千字文及其笔法》《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及其笔法》等多部专著,也是出版社的长销书、畅销书。从内容和形式体例上常耳目一新,开同类图书之先河,而他编著的书,总是一版再版,发行量大,充分印证了书的质量和他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影响。
骆恒光又再一次印证了古人所向往的诗书画印同修、诗书画印相辅相成的积极作用。
正如王翼奇序骆恒光《晏如阁诗集》所言:
恒光兄以书名世,又擅丹青与金石,盖皆其专业所重之修能也。而于书画篆刻之外,复耽于吟事,且孜孜矻矻以求,所作篇咏裒然成帙,珠玉纷披,风情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