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公共雕塑
作为观念的极简形式
索尔·勒维特的雕塑
■朱鸽翔(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世界当代公共雕塑
作为观念的极简形式
索尔·勒维特的雕塑
■朱鸽翔(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1928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Hartford Connecticut)的一个俄罗斯犹太移民家庭,于2007年在纽约去世。勒维特是美国极简主义及观念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他最初专注于绘制肖像、写生、临摹大师的作品,1962年开始从事雕塑创作,以黑白大理石浮雕为主。勒维特所有的艺术形式无论是雕塑、装置,还是绘画、素描,都是作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观念而存在的,他研究过19世纪末期摄影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J.Muybridge)的序列和运动摄影,早期许多油画创作的灵感来自迈布里奇关于人类与动物移动状态的实验,对同辈及后辈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勒维特的艺术圈拥有一批类似特质的雕塑家,他们都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业美学和极简主义特质,他们的雕塑看起来高度智力化和都市化,材料选择大胆、作品几何抽象。勒维特相信观念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件艺术作品,就像建筑师将设计好的效果图、施工图交给施工队来实施、制作,艺术家也可以将创作方案委托别人去制作,或者永远不付诸实施,只保留创意、构想作为作品本身,勒维特用最基础的几何元素作为其观念艺术创作的标准结构,创作了一系列无法通过传统模式进行构思的雕塑、装置及绘画作品。
勒维特自1965年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举办展览,他的立体图形与金字塔几何形式的装置源于对外在世界的想象与理解,进而转换成几何级数。用这种方式,勒维特创作无法通过传统雕塑方式构成的作品。勒维特的雕塑大多中等大小,以开放式的结构在长、宽以及纵深方向上堆叠成方形,形成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没有情绪表达,同时剔除了任何人工的痕迹。1965年他创作的“3×3×3”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体验,观众可通过变换角度看穿整个作品,在展示灯光下看到不同的形影效果。
勒维特的雕塑不是为了刺激观众的眼球与情绪,而在于引导他们的理性思维,感到在精神层面上有意思,有意味。那些三维物体的颜色、表面、肌理及形状强化了雕塑的形体特征,因而勒维特的雕塑看起来似乎有些规矩、呆板,这种观念性的作品对于习惯于欣赏表现主义的观众来说,很难唤起感情上的刺激。勒维特体验历史,体验现实,使用线、纯色以及简洁的形态定义了视觉艺术的语汇。他按照自己的公式,重新定义艺术生产不全是传统美学的方式,极简雕塑的本质特点是序列化、重复与连续。勒维特将加工过的、中性的几何图形和结构,以他标志性的开放网格结构与数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创制、延展出了系统性的结构样式。正如他自己所说:“对我而言,我的作品是在以一个逻辑性的、有机的方式持续发展的。每一次推进,都引向下一个。”
对勒维特来说,雕塑作品并非需要实际的物件作为一件艺术的参照。艺术家只要完成最基本的材料形式制作,最终成型并不需要他亲自去制作,就像在中世纪的艺术大师们那样,常常只是画出素描稿,余下的工作由他指导的学徒们去执行,勒维特也以同样的方式指导他的助手们完成作品,他强调雕塑的制作过程以及材料表现,而不是赋予作品一个特定的信息或者叙事性。勒维特的雕塑将物理空间提炼为一种观念。2011年勒维特的雕塑回顾展“勒维特:结构1965-2006”在纽约市政厅公园展出他雕塑作品“结构”系列——他早期白色的几何立方体作品及后期多色的有机形态雕塑与自然、建筑的形式结构相关联,以其开放性的创作理念,不断用新的理念和材料进行实验可持续的雕塑样式。
作为上世纪60年代极简抽象艺术与概念艺术的创始人,勒维特改变了与他同一个时代及其之后的艺术家的艺术思考方式。他艺术的具体体现与那些在他想象之外的东西有关——例如某个几何级数或是一系列变化等,勒维特的观念极简雕塑理念至上,无法用传统雕塑美学方式实施,正如他在1967年所写的那样:“创作理念变成了一部能够产生艺术的机器”。许多极简主义艺术家都使用工业材料,希望能永久保存作品,而勒维特仍然使用传统材料例如木头、帆布、颜料等。他认为传统材料与短暂易逝的观念艺术更为纯粹,他让传统材料展示其本身的易逝、退化性,蕴含其精神价值。勒维特的雕塑包括他的墙画都可能逝去无法永存,用他自己的话说“墙画是一种永久性的装置,直到它被毁坏掉。一旦某些东西完成了,它就不得不结束。”他那黑白、极简、冷峻的雕塑从叙述、文学、情感等等解放出来,走向抽象、极致,以智性的抽象结构来表达出艺术家的心理状态。
自从1965年左右开始,极简艺术观念系统的产生基本上是对杜尚派美学的摈弃。观念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晚期发展起来的艺术形态和艺术理论,它被认为是极简艺术(Minimal Art)观念逻辑的延伸。勒维特观雕塑方法以一种预设规则和系统为优先,并且强调要刻意地去除主观性。观念雕塑关乎作品的观念和想法,甚于材质或传统美学。无论什么人只要遵照书面说明都可以建造勒维特的雕塑作品,在材料、透明度、重复、开放等条件状况不同的情况下,形状质感所发生的变化,勒维特将客观的态度贯彻到数学的精确性中,由此构成了美国艺术的现代性。他这样表述其美学观念:在观念艺术中,意念或观念是作品最重要的一环。当一名艺术家采取了观念化的艺术形式,即表示所有铺排和决定都是预设好的,执行只是例行公事。那就是说,意念成为了创造艺术的机器。1967年勒维特在美国艺术月刊(Artform)上发表“观念艺术短评”等文章,以清晰准确的思维和字字珠玑的语言详尽阐明了他所理解的观念艺术,标志着由极简主义走向观念艺术的进步。勒维特后期的的雕塑带有较强的建筑形式感,格子结构是他成熟作品的基本构成特色,由立方空框架组成三度的、以木材或喷漆不锈钢制作而成的雕塑作品,尽管最终形象千姿百态,基本元素始终未变。
1989年勒维特关于作为形式定义的观念理论获得了标志性的地位,他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最先锋的雕塑家之一,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艺术家。勒维特一直倡导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一生追索的问题是“我在思考我是怎样思考的”,他强调:人类对内心、理性、良知的回归,而不是跟随固有的标准或陈规戒律随波逐流。现代雕塑需要在不受干扰或对感染保存自觉的状态下的自问成长,一旦内心实现这种精神成长,才有可能分享到比我们自身更本真更持久的东西。他常告诫年轻艺术家,不要费心去追求时尚,去创造反时尚。勒维特用他那特有的气质与方式构建起的雕塑样式,表明了他的观念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