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当代手工
艺术论坛为
“匠人”提供新思路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合一”的观点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如匠人般劳作,如哲人般思考”的教学理念一脉相承。12月12日上午,“2016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家作品双年展”暨“第十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如果说两场展览呈现了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对于“工匠之器”的劳作成果,那么12日-13日在民艺博物馆举行的“2016杭州国际当代手工艺术论坛”则体现了国内外陶瓷艺术家、研究学者对于“哲人之道”的沉淀思考。

  作为东道主中国美院教授以及18年前“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创始人之一,刘正做了第一场报告。在报告的演示中他以邓白先生的肖像作为开篇,今年是邓先生诞辰110周年,他以此表达学生对恩师的怀念。他回忆起自己30年前本科毕业时,邓白先生对他的嘱托:做一个艺术家首先是做人。德品与技艺同体合一是中国美院陶艺系一直以来的传统和育人之道。中国自古以来一直践行孔子提出的“依仁游艺”原则,德是艺的基础,德的作用不是让艺术家变成完全的好人,而是让他在理想的追求上有坚定的立场和不懈的精神。从艺术的教化功能上来说,艺人的品德和作品的美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关系。刘正认为,中国的“君子观”可以看作是中国的“器物观”,君子文化中对完美人生的追求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器物品评标准——中国陶瓷对无瑕的完美追求与君子如玉的无瑕人生追求是共通的。在中国陶瓷艺术传承过程中,作坊式的师父带徒弟的传承方式延续了数千年。师父不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者,也是道德人品的楷模。邓先生在他刚毕业时的嘱咐,或许也是邓先生的老师曾经的嘱托,如今又由他向他的学生们继续诉说。

  来自日本的著名陶艺家秋山阳,曾师从日本陶艺巨匠八木一夫。他的演讲则呈现出对于“完美无瑕”的反向思考。他回忆40年前与陶艺的偶然邂逅,并思考在陶艺创作中将没有形状的泥土赋予形状到底意味着什么。他早期在追求器物形状完美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材质都可以被用来制造“完美的器物”,用粘土去创造是否还有必然性呢?一段时间的创作空白期让他直面大地,发现了泥土毫不做作的素颜——烧制过程中的偶然和不完美。他开始用土的本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与时空的关联。他说,“我的陶艺创作趋于土本身的属性融合我自己对造形的理解和灵感,得到的既不是自然物体也不是人工物体,是一种两者相容于一体的作品。”

  国际教科文组织陶艺学会主席、来自摩纳哥的雅克·考夫曼希望探讨当下环境中,手工艺与艺术的关系。他认为,人类祖先通过手的劳作和力量去感知和改造世界,工具的诞生解放了手,才慢慢形成了大脑思考。在西方,艺术一开始就是一种技艺或者特殊的手工艺。当代艺术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创作,而陶瓷在传统概念中作为一种手工材料,当下也可以用来表达多样的艺术理念。他说,“艺术家和匠人都会创造出自己的宇宙”,关于艺术与手工艺的概念在逐渐模糊,而最重要的是人在行动创造当中思考,把劳作的理论转变为言说的理论。

  在机械生产大背景下,传统手工艺遭受巨大的冲击,而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台湾地区的文创产业及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创新有较多的实践和经验。台湾艺术大学教授梁家豪带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手艺+材质+创意”成为今天手艺人诉说原创故事的基本元素,物品的质感成为生活的质感。他得出了一条公式:手艺+创意=生意,传统工艺可以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转型。他认为,工艺的未来趋势将不再由市场主导,重点在于挑战新的材质,运用新的材料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跳出单一的思维框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当代工艺的可能性。艺术表现除了要靠天赋,通过学习一样也可以发展自我的特色,尤其现今越来越趋向个性化,单一的标准与绝对的价值观慢慢不再适用,只要持之以恒,任何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存在的可能。艺术家、工艺家、设计师,要共享彼此的创造力,而保持谦卑的心态将是最佳途径。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在叙史、明艺、辩工、化育4大板块中,艺术家、学者从哲学、历史、技术、材料、产业、教育等多方向进行讨论,产生了大量精彩言论,从制“器”的过程中悟“道”,而由“道”指导更好地完成“器”,道器不二既知且行,以期为手工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美术报 要闻 00002 当代手工
艺术论坛为
“匠人”提供新思路
2016-12-17 12997619 2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