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聚焦

山水与社会形态记忆

  从看到标题的那天起,“山水社会”这一主题就一直在我脑子里徘徊不去。为什么特别着意于“山水”,为什么“山水”尤其能与“社会”融通?伴随着这些问题,也有无数山水作品呈现在我“眼前”。

  我首先想到的是,与人物、花鸟等作品不同,山水画作明显呈现出一种格局感,这正像宋代郭熙所说:“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山水画铺舒消缩的布局和挥洒自如的手法,是抒写“意境”的突出代表。水墨山水反映着中国人的天下观、宇宙观,也是这种器局与观念的展现方式。只有山水画才能“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这让我们联想到人文学科的“体悟”与“格局”。

  其次,“山”与“水”,就其天然形态而言,原本有别: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高耸雄浑;水则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柔和流畅。就山水对于人们心灵的感召来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二者也并非相同。但古往今来,无论诗词还是画作,“山”与“水”始终浑然一体,不分不离。联结这一切的,应该说是“自然”。

  山水画作的精神,不仅在其浓厚的气韵诗意与情境大观,也在于其“自然之性,造化之功”。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天人合一”,都离不开人与山水、人与自然的关系。山水作为“自然”的表象,与自强不息的“天道”,厚德载物的“地势”融汇无间。

  古人与今人的生活,物质上依赖于山水,精神上寄情于山水,自然的美感与意境的灵感也往往交汇于山水。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跋吟咏、刻石摩崖,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范仲淹“处江湖之远”的忧虑,都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山水对人生、对社会的启迪与关联。

  今天的山水,更承载着众多的主题:自然、审美、情感,依山傍水的乡村景观,文化根脉的延续与断裂,生态的维系与破坏,乡愁的萦绕与寄托;另外,从旅游经济到生命意义,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山水似乎包容了整个社会。正因为如此,“山水社会”这一话题,在历史与当代、社会与人文领域中,都有着切实的意义。


美术报 聚焦 00006 山水与社会形态记忆 2017-02-04 美术报2017-02-0400039 2 2017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