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美育

古人的智慧匠心

  彩绘雁鱼铜灯铸造于西汉末年,1985年在陕西省神木县出土。众所周知,汉代历史上曾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有着空前繁荣的发展,我国古代灯具的设计在汉代达到了顶峰。此件铜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和带曲的灯盘四个部分组成,大雁身上着红、白两色彩绘,造型尤为精巧独特,意趣横生。铜灯四部分可拆卸清洗,两灯罩也可自由转动,便于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及挡风,大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过雁颈溶入水中,起到销烟的作用。减少油烟污染保护环境,这“零排放”的理念竟早已孕育在古人的器物设计之中,忍不住为古人的匠心智慧赞叹。

  生动形象的形态设计

  彩绘雁鱼铜灯取象于物,大雁与鱼来自古人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雁与鱼都寓意着古人对富裕生活的情感寄托。但雁与鱼的造型并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直接描摹,铜灯形态虽属写实,造物者在造型处理中对形象进行模仿、夸张变形后创造出新的器物形象。大雁回首,啄衔鱼,如此表现手法趣味生动、简练大气。现今儿童玩具五花八门,有很大部分来源于外国热门动画形象。儿时接触感受的文化对儿童成长有潜移默化不可估摸的影响,在玩具设计方面,我们是否可以学习古人对器物形象塑造的趣味性?取象于儿童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寓予传统文化涵义,创造带有显著中国符号象征、便于儿童思考摸索的玩具?

  可拆可组的合理结构

  彩绘雁鱼铜灯四个组成部分均可拆卸组合,充分考虑了易拆装、易清洗、易携带这些功能。每一部分单独铸造,并通过榫槽结构组合,简单扎实,易操作。纵观现代一些产品设计,例如毛笔笔架、可移动的小型鞋柜等等,大多通过许多螺丝、螺帽加固,拆卸时既费时又费力。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这些古代器物中衔接结构运用于日常用品的设计?

  因人而异的生态环保理念

  最能体现彩绘雁鱼铜灯价值的要属其照明、净化一体的生态环保功能了。当时,彩绘雁鱼铜灯属于皇室贵族阶层室内使用的照明器具,其高约55厘米,这与当时汉代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汉代宫殿建筑室内陈设都有密切的关系。铜灯放在案几之上,与古人坐姿时眼睛高度相适应,便于观看。此外,铜灯雁身的彩绘是为了减缓青铜材质氧化,起到保护灯具不生锈的作用。两片灯罩可自由移动,利于使用者散热、挡风、调节灯光。又因为汉代多点燃动物油照明,故设计烟雾上升经过大雁颈部导烟管溶入腹部清水中,进而净化空气。这些无不蕴藏着古人洞察生活的敏锐,尊重自然意识的觉醒。如今的产品设计不缺乏关照人性、为人类服务的设计理念,设计师们往往考虑了人的舒适度,从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但忽视了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则。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选择恰当适时的设计理念,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追寻、不断探索的难题。

  从彩绘雁鱼铜灯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夸张变形、极富趣味的形态设计,可拆可组的合理结构设计,集照明净化一体的功能设计,还有器物背后古人道法自然、人性关怀的精神追求。一件有着品质灵魂的器物,其蕴含的不仅是器物本身独具匠心的造型之美和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它更是一个时代文明发展的缩影,是匠人们对生活感悟的凝聚。如今我们需要的、追寻的“工匠精神”,不正是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创新构思的执着与坚守吗?


美术报 美育 00025 古人的智慧匠心 2017-02-04 美术报2017-02-0400019 2 2017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