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有道
道不易
刘江《篆刻艺术赏析》
新书见面会现场直击
■本报记者 周懿
篆刻有道
道不易
刘江《篆刻艺术赏析》
新书见面会现场直击
■本报记者 周懿
3月4日傍晚,初春微雨,杭州西子湖南畔街上人不多,从南山书屋小楼的窗格间,透出橙黄的暖光,远远地掩映着清幽素雅的味道。而当拉开书屋门的一刹那,就是另一幅图景,通往2层的楼道已站满了人。穿梭上到2层,人头攒动、人潮人海——摄影机、相机“长枪短炮”支起了一整排的三脚架,绕墙房间一周的书柜台子上、地上都坐满了人。工作人员努力地腾挪出更多空间,板凳、坐垫“空中接力”般地从人潮的头顶“飞”进会场;人们默契地相互挤一挤,以便让寻找座位的朋友能坐下来;窗户被一扇扇打开,好让初春雨夜凉爽的空气透进室内“降降温”——而这一切井然有序,并不喧嚣。
半个多小时后,这里将要举行一场新书分享会。书的作者不是当红畅销书作者,也不是网红段子手作家。在文化圈90后“鲜肉偶像”崛起的今天,这一位“90后”的“资深男神”,成功俘获了一大票“迷弟迷妹”,上超80岁,下到18岁。在没有大张旗鼓宣传的情况下,人们口口相传,带着敬仰结伴而来。
“希望大家多多批评”
今天这场新书分享会的主角是91岁的印学泰斗刘江。带来的是全新再版的《篆刻艺术赏析》。真的大牌“不耍大牌”,真实到没有距离感,老先生在家人和学生的陪伴下,早早就来到书屋。深色粗呢外套,鼻梁上架着带链子的老花眼镜,身形清瘦,距离这个屋里最远的朋友也不过10来米。年轻的人们簇拥着,送上鲜花,送上祝福。老先生虽不一定记得每一个人,却微笑着回应每一份祝福。唐楷之、胡小罕、沈浩、韩天雍、沈乐平、于良子等嘉宾都早早围绕着长桌而坐……大家都是刘老学生辈的。晚上7点,唐楷之作为主持人,开始了分享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谦和敦厚,在刘先生的篆刻之中,形成了一种波澜、浑然大气之风。而在他的生活教学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家人。这场分享会,更像是师兄师弟间的一场交流,对老师谆谆教诲的感恩。唐楷之分享了几张读书时的笔记——记录着1994年,23年前刘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一方印章边上都密密麻麻记录了刘老师的评语,提出优点,指出缺点。稿纸上“大体可以”是最常出现的一句话。他用刘老师家乡的四川普通话模仿老师的语气:“大体还完整,还可以的。”这句话引发了在场师兄弟的共鸣。“学生的作业无论好或不好,刘江先生都以鼓励为主。”这是刘江先生的性情,也是一位老师的宽厚。
韩天雍回忆说,读研时他曾编过日本篆刻艺术相关的书,当时条件有限,作为学生出国比较困难。书稿的最终完成,多亏刘老师从日本寄来的很多资料。然而书成之后,韩天雍邀请老师作为作者署名,刘老婉拒了。刘老师的性情中有着中国传统君子的高风亮节。
大家回忆着过往岁月的点滴,天凉需添衣、洗头用热水……都是老师对学生犹如父亲般的无微不至。话筒传了一圈,最终交到刘江先生手里。现场气氛开始热烈,稍远处的人们站了起来,年轻的人们赶紧掏出手机、相机,开启录像模式。面对着年轻的“粉丝”们,刘先生先是推辞了一下,表示自己并没有准备什么,然后又想了想,只说,“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来自各地的“粉丝”们对这场活动期待已久,显然对先生只说了一句话的事实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几秒钟之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或许这一句话,已代表了一位艺术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一生的治学理念,足以令在场的每一个人受用终身;或许其他想要学到的印学知识,从这本书中就能知道。当晚,整个南山书屋的《篆刻艺术赏析》即被售罄。
“我带不走”
1个小时的公开见面分享会结束后,老先生尽量满足着粉丝们的签名、合影请求。而后,与家人、学生移步至书屋阁楼处,进行了一个小型采访。在亲朋的相互补充下,刘老先生那一段段被他低调质朴所掩藏的,将近一个世纪人生的传奇历程在我们眼前慢慢丰满起来——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杭州进城时的第一人;开国大典时,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曾与他亲切握手;他投笔从戎参加“抗美援朝”,立下战功;他也是现代学院教育中,中国书法篆刻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战士,是学者,是师者,是艺术家,也是好父亲。他孜孜以求,却不居功自傲。他著书立说,只为无私传承。“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艺术作品回归人民”是刘江先生的信念。
自1999年起,刘老先生已陆续向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浙江博物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等机构捐赠毕生收藏、创作的书法篆刻作品。仅2015年向中国美术学院的捐赠,就包含了先生近60年创作的近200件篆刻原石。现场有人问道,“刘老师,您为什么把自己的珍藏都捐献出来?”“我带不走哇”,这一句话先生没有多思考,几乎脱口而出。太直白的话,真诚到让人动容,这是一位老者的良苦用心。或许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付出了多少。以至于亲友、学生们回想起来,最多的还是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身影。韩天雍作为刘江先生的助手,每个月都去老师家中,“每次去,他总是在伏案,不是写字就是刻印。”唐楷之回忆说,当时南山路上的文印店每家都认识刘老师,因为他总是带着厚厚的手写文稿去打印。他出版的书籍往往都是自己书写,自己监督打印,自己审校,严谨地把好每一道关。他会回复每一位向他请教的来信,认真点评每个学生的每件作品……他把他对于篆刻艺术的所有所知都毫无条件地分享出来。
如今,老先生还有一个心愿,儿子刘丹说,希望能以父亲的名义成立“刘江书法篆刻研究会”,让更多有志于发展中国篆刻文化的人们走到一起,共同发展传承中国的印学文化。
“食古而化”
正如人们在分享会上说的,书法篆刻是“道器合一”“体用合一”的。书法是实用的,识字写字看来平常,也是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的;然而书法也是中国文化的高峰,可以说读懂书法就是读懂中国艺术。书法篆刻艺术中的虚实艺术处理蕴含着中国特有的哲学观。那么一般人如何才能进入书法篆刻的领域中呢?
刘老师不管是上课,还是编写书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深入浅出——用平实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讲明白。采访现场,当问及“如何才能创作好的篆刻作品”时,刘老总结道“多看好作品”。这一个“多”字,意指“勤”。这也是他走向卓越的“法宝”。刘丹介绍说,“小时候的记忆中,父亲的桌子很大但是堆满了书,只留下面前一块A4纸大小的空处。父亲真的就像在书海中遨游一样。”沈浩回忆起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50年文献展”筹备过程中,去刘老家中拜访的情景。当他打开书橱柜,一摞一摞在他眼前的都是刘老几十年来亲自撰写的文稿,整齐地分类叠放着。
而“好作品”就是要古今中外,有选择、有标准地看。“食古而化”是他的座右铭。如前人所指出的:“若执法不变,纵能入木三分,亦被号为奴书,终非自主之地。”在《篆刻艺术欣赏》一书中,他提到,只有对作家或作品进行较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分析,知其长,亦知其短,取其长,而弃其短,集众家之长,日积月累消化吸收,才能逐渐开创新的领域,自成面目。即使对于别人认为较差或者坏的作品,也应该进行分析研究,不可人云亦云。因为坏的东西里面,有时也包含有益的因素。如汉代的凿印,在宋元明清之际,刻印者无人问津,一直到了晚清赵之谦偶尔为之,继而被齐白石取而用之,大加发扬,遂成齐派面目。只有掌握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在欣赏活动中才可能使我们逐渐深入堂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与表现能力。
《篆刻艺术赏析》是刘江先生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陆续于1982年草成。原书稿用硬笔书写在厚厚一摞的格子稿纸上。印章配图选用当时条件下最好的复印件或直接从印谱上剪下的印拓。时光荏苒,诸多搁置,至1997年7月该书第一版发行问世,首版3000册一时脱销。有人说,当时书法篆刻的从业者、爱好者基本人手一册;也有人说,这本书可以作为书法艺术高考的考前必读物,“考题都在里面”。沈浩认为,在信息爆炸的当下,需要刘老师这样的前辈,用几十年的亲身经验,为大家选择,从历史到艺术形式到刀法印法,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好”的标准,引导我们打开篆刻这扇门。
访谈结束,仍有一批年轻的篆刻爱好者们等待在楼下。他们恭敬地将心中的“男神”刘江老师送出书屋,在微雨中送老师上车。刘先生也亲切地关照学生们。
在山河之间立功勋,也能在方寸之中塑天地,这是刘江先生的写照。当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一个以毫秒计时的时代,当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信息扑面而来,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了一种信条,人类文明千百年来秉承的“美”与“好”,仍有一种长存的标准,如一件美好的作品、一部美好的著作、一位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