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有声
中国画追求的视觉转化,画的是形,但要表现声,要表现其他感官的感受,一种综合性的感觉,钱锺书称之为“通感”。大家都知道,齐白石的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非常有名的作品,画的是作家老舍给他出的一句古诗。老舍是齐白石学生胡絜青的丈夫,他找了几首古诗中的句子抄给齐白石,让齐白石画成几张画,他来收藏。其中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是清代查慎行的诗,查慎行是金庸的祖上。怎么画呢?老舍还给齐白石提了具体建议,说“蝌蚪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老舍的这个命题求画的书信,还保存在北京画院,在画院举办的齐白石展览中,我们才有机会看到,了解到这张出色的作品是作家和画家合作的产物。它通过画形表现了声,你看到画中的蝌蚪从远处游来,就会想到在十里之外蝌蚪的妈妈在叫。
清代中期的华喦有张几乎和《蛙声十里出山泉》构思差不多的作品,叫《枫叶秋蝉图》,是一套册页中的一张,原作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华喦画的是秋天到了,在高山峻岭上有一颗黄栌树,不是红枫,是黄栌,是红叶。这个红叶树被风一吹,就吹掉了一片树叶,树叶上正好爬着一个青蝉,蝉不知道栖身的叶子被风吹下来,依旧鼓翼而歌,声音就随着风的吹动,从山谷往下飘坠。画家通过这样一个非常生动的景色,由形色暗示声音,告诉我们“一叶落而知秋”的道理。
我们再看另外一幅清代画家的作品《潇湘风竹图》,画家叫李方膺,曾经在山东和安徽都做过县太爷,擅长画墨竹和梅花。他的这幅画是画狂风中的竹子,在狂风中,前面竹子的用墨还是重的,后面就变成淡墨了,有空间距离了,这个像拳头一样的石头好像被风吹得转了向。旁边题了一首诗,“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说从来画家没有画风的,我要画没有人画过的风。果然用形画出了风,好像真有风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