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8版:专版·艺事

文章导航

中美美术馆之比较

——美国博物馆之行随感

  应美国驻华大使馆和美国驻沪总领事馆的邀请,笔者于2015年6月赴美国参加主题为“博物馆的教育”的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这是美国国务院主办并全额资助的一个文化交流项目。我们自西向东抵达美国旧金山、圣塔菲、芝加哥、威廉斯堡、华盛顿和纽约六个城市,到访了32个大小博物馆进行访问交流活动。通过高密度、大容量的考察交流,访问团一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直接最鲜活的亲身体验,收获了诸多的交换意见和思考借鉴。

  因笔者在美术馆(即艺术博物馆)工作之故,为比较而言,下文所列举的例子仅涉及美国的艺术博物馆,不包含到访过的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场馆。

  美术馆的错位经营

  美国的艺术博物馆建立历史如同它的建国历史并不久远,闻名世界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均成立于19世纪末,就一百多年的时间,成立之初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经济的下滑与崩溃,财大气粗的美国商人大规模地收购欧洲艺术品,使得这些博物馆的藏品极为丰富。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艺术家纷纷逃亡美国,“艺术之都”巴黎丧失了由来已久的艺术中心地位,并逐渐转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美国的艺术博物馆趁势迅速发展并引领西方,由此在美国的诸多城市中数家艺术博物馆并存成为常态,逐渐形成各有各的定位、错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笔者无可考的凭据来说明美国是否有联邦或州政府的条文及行业条例来规范不同艺术博物馆的不同定位,但以纽约三大艺术博物馆为例,可以估计这些博物馆成立之初以及后期运作方向,是历任馆长的经营把握在真正起着主导作用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冬宫、英国大英博物馆并列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馆,是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参观者若事先不做好功课、掌握好导览手册的用途,那一定是会迷路的。成立于1931年的惠特尼美术馆,原本是惠特尼女士想将700件藏品捐给大都会,因遭拒绝后才另建的美术馆,这个馆是致力于收藏、阐释和展示美国艺术,笔者考察期间恰逢修缮一新的新馆开放,洁白的建筑矗立在哈德逊河边,在扩大两倍的展区内陈列着名为“America Is Hard To See”(难得一见的美国)的展览,美国一百多年的近现代艺术史一目了然。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在全世界现当代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早期以欧洲作品为主,后来涉及亚洲、非洲等地作品,与前两个美术馆不同的是在近20万件收藏品中,有4万件是摄影作品,还收藏建筑设计图像、新媒体作品、行为艺术等,每天有3个影片在展厅播放。有意思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首任馆长曾将艺龄超过50年以上的艺术品卖给了大都会,一部分是印象派作品,如今他们谈论此事并不觉得这样有多大的荒谬,只是卖得太早了亏大了而已。

  这三个美术馆对于每一个来到纽约想参观艺术博物馆的观众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的关系如同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和蓬比杜艺术中心那样泾渭分明又相依相存。它们的共存见证了艺术发展的历史和所在城市经济、文化的辉煌实力,它们的定位与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避免互相的重叠,无论是以时间还是地域、艺术风格来区别,都有着各自的收藏理念与策展方式。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出面积不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1/4,但它每年有着300万的人流量,占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人流量的一半,且以年轻人居多,这使有着15年工作资历的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教育部总监Sara Bodinson颇为自豪,也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现任馆长Thomas Campbell甚为苦恼,想方设法把年轻人拉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来,好与年人流量800多万的法国卢浮宫来抗衡。

  如今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极为迅速,各地兴建美术馆蔚然成风,仅在近十年,全国美术馆数量以十倍的速度从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数百家。在一些中等以上规模的城市并存着数家美术馆也已常见,如何确立各自的事业规划,形成错位经营模式,避免不必要的行业恶性竞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美术馆生态,就显得至关重要,上文所述的美国纽约各艺术博物馆的分化建立,从一个角度给予我们很好的借鉴作用。

  中美美术馆的运营差异

  中美美术馆的运营差异最显著的就是经费的来源,在美国诸多的美术馆馆长最羡慕中方的馆长就是“经费来自财政拨款”。在美国,所有的馆长普遍的压力就是能否吸引到足够的捐款和赞助来维持美术馆的运作,这也是衡量馆长工作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每个美术馆均设筹款部,例如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设立战略管理部门,主要研究全馆的预算平衡问题和各块业务财务数据,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筹款目标、筹款金额、投资结构等。笔者了解到各馆运营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除了筹款部其他各部门像策展部、教育部、外联部,也将筹款作为工作的第一要素。门票收入也是重要的经费来源,在美国除了华盛顿之外所有的博物馆均要收费参观,门票在10—30美元不等,但依然门庭若市。

  美国的美术馆一般没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经费支持,即便有也是甚少。但也有例外,像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博物馆群的19座博物馆(其中2座位于纽约),就属于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联邦政府有资金资助,但条件是必须对公众免费开放,因为早在1846年成立之初英国科学家史密森尼向美国捐款50万美元时,就有“须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约定。除此,联邦政府还规定史密森尼博物馆群的一半衍生产品必须是美国制造(这会极其昂贵)以及对展览内容的限制等。这些条件让史密森尼学会的董事们很是气愤,他们在努力地扩大筹款渠道,争取早日拒绝政府的资助,脱离政府的管制。

  中国的公立美术馆经费均来自财政拨款,馆长没有筹资的压力,体制上也没有完善的企业或个人捐赠扣税政策。财政拨款的多少基本决定了美术馆的业务范围大小。从基本发展面来看,体制保障了我国美术馆事业的快速起步与队伍稳定,使得我国美术馆的发展呈现出赶超国际水准的良好势头。但也潜伏了事业单位大锅饭的生存惰性,少了商业社会的“狼性”、多了体制特点的“羊性”。

  中国近二十年的美术馆建设,往往强调数量、大小和硬件的投入。美术馆发展从量到质,着力点到底是“人”还是“物”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美国的诸位馆长,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博物馆的核心是人,是所有的工作人员。调研发现,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和芝加哥MCA当代艺术馆为例,前者年度经费5000万美元,后者年度经费2000万美元,在人员工资的开支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占48%,芝加哥MCA当代艺术馆占40%。据笔者了解,我国公立美术馆的人员工资比例基本是占年度经费的15%—20%。场馆面积与宁波美术馆相当的芝加哥MCA当代艺术馆的正式员工为130个(另有170个半天工或小时工,专业能力非我馆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物业员工),我馆正式员工仅为40个,其中一半还是编制外员工。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美术馆的用工人数的普遍不足以及收入的低下,收入不高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不到位,也将制约我国各类美术馆事业的专业水准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关于美术馆的收藏,美国的美术馆均是先有藏品才有场馆,中国近二十年新建立的美术馆一般都是先建场馆后收藏作品。对比来看,美国的美术馆作品收藏是以捐赠为主,因企业捐赠作品是以市场价减税,艺术家捐赠只能以成本价扣税,故往往是企业藏家捐赠多见。美国的美术馆在年度经费开支上,收藏费用是基本不在考虑范围的,有时会通过拍卖进行藏品置换。在我国,为将中国的美术馆真正脱离“展览馆”的模式,国家文化部出台的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条件中将收藏经费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故购藏作品在全国的各类美术馆中属普遍现象。依笔者的工作经验,在我国开展美术馆的收藏工作,协商无偿捐赠是难乎其难,艺术家、收藏家、企业家难见有人无偿将作品捐给国家,原因是除了无完善的免税政策、民众缺乏公益捐赠意识等之外,也与现今大张旗鼓地、一窝蜂地建美术馆搞美术馆收藏工作分不开的。而且,国家馆、省级馆的作品收藏费定得并不低,有的甚至高于拍卖价,导致市级馆、县级馆的收藏工作更是困难,也造成全国美术馆的“贫富差异”越来越大。所以,现阶段我国出台规范的企业及个人捐赠免税政策已是刻不容缓,如何在美术馆、画廊、拍卖市场中形成合理的市场定位和作品分级管理,规范各行业的运营规则,加强公共财政经费使用的透明性与社会监管的机制体制,让民营资本、社会力量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公共文化的建设上来,还需政府的重视与从业者的躬身践行。

  美术馆教育的主导性

  此行访美的项目主题是“博物馆的教育”,旨在学习美国博物馆的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2007年在维也纳第2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上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博物馆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将“教育”列为博物馆的第一功能,并取代了长期以来置于首位的“研究”职能。这样的表述表明博物馆已从过去的收藏和研究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教育和服务为主,即以“藏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工作重心转换。笔者在美国各个美术馆的交流面谈中,发现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普遍得到重视并成为核心工作,从而贯穿于各项活动中。

  无论是大都会博物馆还是社区里一座几百平方米的场馆,教育部是必设的一个部门,配备了固定的、高学历的教育和艺术史论背景的正式员工。像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教育部有20多位正式员工,另有60多位艺术家、合同工等在支持诠释艺术品的工作。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教育部有全职员工70余名,非全职员工40名,义工300多名,来开展每年2万场教育活动。调研数据得出,美国的各类美术馆一般会安排15%左右的年度经费用于教育的开支,人员和经费保障了美国美术馆教育的专业化水准。

  区分于我国美术馆将教育活动滞后于展览策划的普遍做法,美国各美术馆的教育活动设计是从一开始就介入展览策划的前中后期。美国博物馆专家古德(G.B.Goode)曾说:“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做了什么”、“为谁去做”、“做得怎样”等这些都有待于教育部门的前期调研、宣传推广、展览期间的馆内馆外活动设计与实施、导览解说、展后问卷评估等;“怎样去做”也是离不开教育部门的配合支持,因为现代美术馆经营理念的由“物”达“人”的角色转换,更多思考的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如何来更好地感知艺术品、在互动体验中建构起对艺术的知识经验。当然,这样的教育主导性也是基于对一项展览活动长时间的前期策划,像芝加哥MCA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年全年就是3个大展和4个小型展,7个展览每个都需要近三年的策划期,从主题的设定、经费的筹划、艺术家的邀约、作品的制作和调整、展陈的设计、教育活动的分期安排、展览的宣传推介等。而我国中型以上美术馆一般全年有50场甚至上百场的展览在举行,专业而周密的策划只能是零星几场而已,工作的随机性和疲于应付各种展览容易使团队的合作滋生出松懈的、粗糙的模式弊端,展览的“拿来主义”、过短的展期和缺乏对观众的重视,即会无视教育的职能或隐形于展览等其他工作之后,从而使教育部门无论就人员、经费还是重视程度都成了“弱视群体”。这恐怕就是中美美术馆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

  比较而言,中美美术馆在教育活动的实施上是相近的。但美国的美术馆教育内容有着更强的精细化与针对性,庞大的志愿者和义工队伍显示了民众对美术馆的热爱程度。美国的“博物馆之夜”、博物馆剧场或影院、青少年研习营、音乐会、艺术实验室等活动往往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在中国的美术馆还不多见。美国芝加哥MCA当代艺术博物馆1997年成立演出部,地下一层的专业剧院可容纳300名观众,每年有28个演出项目,由驻馆艺术家完成,人气颇高。星期二是该馆的Free day,每年6月到9月,户外的“博物馆之夜”音乐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参与。2015年教育部安排了夏季“MCA爵士之夜”系列活动,有专业的音乐人士参加,也有草根艺术家的倾情表演。啤酒爵士,阳光草地,气氛很High。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每年的夏令营活动有州政府的经费支持,2015年为期二周的夏令营主题是“印第安文化”的纪录片,经考试选拔10名高中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切忌盲目搬抄,如多语言的语音导览开发,是项高投入的美术馆教育工作,但前提是高比例的国际观众,像纽约MOMA现代艺术馆60%观众是国际游客,对教育部门而言开发多语言导览就显得极为重要。但笔者发现,在我国某些地方美术馆,并不是旅游城市,观众寥寥,却化大精力去做其他语种的语音导览,实属浪费。

  结语

  在我国,现在正是美术馆发展的机遇期,国家相关政策连连出台,民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美术馆成熟的运营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要积极主动转变观念,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美术馆工作模式,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并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满足,为民众的终身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系宁波美术馆副馆长、宁波市女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美术报 专版·艺事 00028 中美美术馆之比较 2017-05-27 13040887 2 2017年05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