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砚边

他是一位好人·忆蒋进

  蒋进离开我们10年有余了。我常常会想起他,因为我们有太多相似之处,不仅是我们同姓、同龄、同事和邻居,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品质、学问和涵养。

  初识蒋进是1983年秋季的教学检查,他挂在教室中一批在上海造船厂实地写生的水墨工人像引起我的浓厚兴趣。作品用黑色的广告颜料代替传统墨色画成,有些宿墨效果。感动我的是,中锋用笔的线条遒劲有力,疏密得当,造型准确生动,富有生活和时代气息,是当年引人瞩目的下乡汇报的优秀作业。而我与他进一步熟悉是在1984年的夏天,那年,蒋进毕业留校担任了团委书记,组织学生会干部去山东青岛搞暑期夏令营活动。当时,我是中国美院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那几天,我与他同吃、同住、同旅行。在船上、在海滨、在车上,我们一起探讨书法、国画和速写问题,他在很多学术上的认识给我以很大的启发,朝夕之间结下了友谊。由于年龄相仿,我们有时候的交流沟通甚至超过了老师。

  1986年,我毕业留校,担任了水彩画专业教师。1987年,院领导安排蒋进去外事处工作,由我接替蒋进团委书记一职。为此,学校里许多人常常把我与蒋进混淆,以为是同一个人。之后,蒋进搬到了灵隐路10号,这里独门独户,原是法国留学归来的工艺教授雷圭元先生的别墅。上世纪50年代组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时候,他被调去任副院长,这所房子就成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寓所。肖峰、宋忠元、陈达清、叶庆文等名家都住过。想不到几年后的1990年,我也搬到了灵隐路10号,与蒋进成为邻居,我与他更是成为了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

  蒋进有较高的审美眼光,尤其对中国传统的书法有深入的研究。这也是他日后从人物画转而主攻书法的重要原因,他曾获过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的一等奖。他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内核。在绘画上他也有很高的修养,他强调画画要大方、平和,不要雕饰。我有时也与他讨论,他的见解往往一语中的。我今天形成的审美理念与蒋进分不开,比如讲到名片的设计,他说底层人物的名片总喜欢五颜六色,而高层人物总是朴素大方。蒋进很欣赏我的水彩画,他说,在考上美院之前他也喜欢画水彩。我们有时也交换作品,至今,我的国画用印,有好几方是他帮我刻的。我也在画水彩之余搞些国画创作,一旦有些进步他总是及时鼓励我。比如,我画的花鸟作品,他十分赞赏我的树枝穿插关系。

  蒋进平时一直修炼气功。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从晚上的6点一直聊到凌晨的5点。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国、印度;从人类的远古到今天,从五湖四海到杭州……纵横之间,他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学识颇丰。

  令我十分感动的是蒋进的学习精神。他非常刻苦,我住在他的隔壁,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听到他刻完图章,用印泥盖章的“嘭嘭”声,我一看手表已是凌晨一、两点了。有一段时期他对抽象画很有兴趣,画过很多有圆圈的水墨画,被美国的一家家具厂看中、收藏了。他说他是受到了化学分子、原子结构的启发。后来,他索性将画桌搬至门口,一进门就作画,而一画往往就是凌晨时分。

  2002年后,他搬去了松木场,但我们之间仍有来往。由于遗传,他的哥哥患上肝癌。他日夜去医院照顾,十分辛苦,不久哥哥便仙去。几年后,他也不幸患上了同样的不治之症。我曾去松木场他的寓所看望,他仍然十分乐观,希望中药能解决问题。之后,他还带病坚持去日本教学,归国时已病入膏肓。多年来,我不愿意参加追悼会,因为心情太沉重,但我破例参加了蒋进的追悼会,那天到会者数百人,人们无不悲痛,来者各行各业,但对他的评价却如此一致:他是位好人,他有太多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敬重!


美术报 砚边 00016 他是一位好人·忆蒋进 2017-05-27 美术报2017-05-2700019;13040040 2 2017年05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