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观藏品到收藏巨擘
董其昌的艺术鉴藏生涯(上)
■颜晓军(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浙江大学艺术史博士后)
董其昌一生注重鉴藏,他题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曰:“画家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 他甄别寓目的古代作品,进行风格分类,逐步形成了“南北宗论”等书画理论,并指导了自己的书画创作。围绕这些藏品,董其昌展开了一系列的鉴赏活动,并留下了书画题跋。
借观他人藏品
董其昌出身于上海县的小地主家庭,在他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之前,家里仅有“瘠田二十亩”,为了逃避劳役弃家远遁。《南吴旧话录》曾记载了董其昌早年家贫,典衣质产以售名迹的故事。这个阶段他不太有经济能力购买书画藏品,还是以借观他人藏品为主。他发达后经济上得到改善,能够购买藏品,但是借观他人藏品在其一生中仍然很重要。等到财力丰厚,董其昌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逐步建构了自己的藏品体系。
较早年的如《龙宿郊民图》题跋所说,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三月晦日,董其昌开始习画,便时往顾正谊家观摩元季四大家的作品。中进士后,在北京的收藏家那里借画临仿,以宋人真迹、马、夏、李唐最多,元代人作品较少。二十年(1592年)和二十一年(1593年),董其昌家居多暇,“与顾中舍、宋太学借画”临仿。
项元汴是嘉兴的大收藏家,其天籁阁收藏富甲天下。董其昌在《墨林项公墓志铭》中说自己与项元汴长子项德纯相善,在项家观看藏品,与项元汴相谈甚欢,被项氏引为同味,相见恨晚。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春,董其昌访项德纯,观天籁阁藏名家字画,并作《天籁阁观画记》。《石渠宝笈续编》第三十三册《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峦暖翠图一轴》有董其昌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夏五自题,称黄公望《浮峦暖翠图》为“元画第一”,他曾经向项元度借观此画阅半岁。董其昌一直与项家保持良好的关系,直到项圣谟手上,他还常去项家看藏品。
嘉兴的收藏家还有徽州人汪爱荆、汪珂玉父子。汪家有墨花阁与韵石斋,汪珂玉《珊瑚网》记载,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丁巳二月,董其昌携《宋元宝绘册》至嘉兴,汪珂玉同项德新、项圣谟过舟中观看。翌日,董其昌又与雷仁甫、沈商丞至汪家斋中,更携黄子久画二十册与汪爱荆同观,并观看汪家藏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春董其昌游嘉兴,再观项氏、汪氏珍藏字画,跋陆广《溪山清眺图》、项元汴《花鸟长春册》等作品。
董其昌的老师韩世能及其子韩逢禧精于收藏。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从韩世能那里借了褚遂良摹《兰亭序》,缩临为蝇头体。十九年(1591年)春,董其昌在京中欣赏韩世能珍藏书画名迹,有陆机《平复帖》、《曹娥碑》等,又借临《洛神赋十三行》。此年十月十五日,董其昌与同僚在翰林院观韩世能所携李唐画、宋高宗书《文姬归汉图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董其昌与陈继儒游苏州,同访韩世能,观其所藏颜真卿《自书告身》、徐浩《朱巨川告身》、赵伯驹《三生图》、周文矩《文会图》、李公麟《白莲社图》等作品。另外,据《石渠宝笈续编》第三十三册《董其昌临古帖三种一册》,董其昌曾向韩世能借唐拓《戎辂表》临写。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董其昌刻制《戏鸿堂帖》,还向韩逢禧借杨羲《黄庭内景经》摹刻于卷首。
董其昌好友冯梦祯居杭州孤山,藏有王维《江山雪霁图》与萧照《中兴瑞应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秋,董其昌写信求观,并为之题跋,次年又致函请求继续借观此作。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八月廿日,董其昌在杭州昭庆寺得疟疾,冯梦祯冒雨送三件藏品供其病中消遣,董氏再跋《江山雪霁图》,并观赏了萧照《中兴瑞应图》、米友仁《楚山秋霁图》。
杭州的高濂藏郭忠恕《摹王维辋川图》和赵令穰《江乡清夏图》。董其昌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奉旨持节封吉藩,在高家观看并跋这两卷画。一年后,他又过高氏书斋再观郭画。
镇江的收藏家有张觐宸与陈从训。张家有培风阁,其藏品可以与项氏天籁阁相埒。陈家富收藏,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记载了陈氏所藏的“云林山水一纸轴”、“李成风雨图一大幅”、“宋僧惠崇画一卷”、“米元章多景楼诗一段”等名迹。万历十九年(1591年),董其昌为田一儁扶柩还乡,途经京口时在陈从训家里观看了米友仁的《雨景山水》。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七月三日,董其昌在己藏赵令穰《江乡清夏图》的题跋中说起自己曾观看陈从训藏惠崇《江南春卷》。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民抄董宦事件”之后,董其昌避祸于张家,阅其古迹。《容台别集》卷三记载,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三月,董其昌过京口张觐宸,观看杨凝式书、并为跋沈周《东庄图册》。《画史会要》卷五记载,天启元年(1621年),赵希远随董其昌往京口拜访张觐宸,观黄公望《浮峦暖翠图》。王时敏和王鉴也曾随董其昌拜谒张觐宸,获观黄公望《秋山图》。
徽州地区收藏家很多,董其昌每游徽州便住在友人家中品赏书画。歙县溪南吴氏和董其昌颇有交往,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吴廷。吴廷收藏很丰富,有王羲之《官奴帖》、颜真卿《祭侄稿》、褚遂良《兰亭序》、《文皇哀册》、赵伯驹《桃源图》、苏轼《后赤壁赋》、米芾《蜀素帖》等。董其昌刻《戏鸿堂帖》与吴廷刻《余清斋帖》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吴桢,字周生,董其昌游徽州,就寓居在吴廷或吴桢家里。吴桢家藏晋唐法书甚多,以《澄清堂帖》最著,董其昌崇祯癸酉(1633年)有《重跋澄清堂帖》。吴怀贤,字齐仲,吴其贞族兄,所藏最著为《周文矩文会图》大绢画,其匣盖有董题。万历己酉(1609年)二月,董其昌游黄山,住吴怀贤家两月,题《宋元明集绘一册》。程季白,名梦庚,休宁榆村人,侨居嘉兴,董其昌在程氏那里观赵佶《雪江归棹图》、李成《晴峦萧寺图》等。
购置藏品
董其昌中进士后家境明显好转。董其昌购藏书画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按照书画史观念访求。但是董其昌对藏品没有著录,因此很难知道他收藏的全貌与藏品的流动,以下仅举数例分析。
董其昌曾入莫氏私塾读书,又向顾正谊学画,而莫与顾皆习黄公望之名手。推崇以黄公望风格为代表的元四家,进而推崇“南宗画”,是董其昌主导的山水画史观点。黄公望学习的主要对象是董源,董其昌理所当然地上溯至董源,以探画理究竟。又因米芾、汤垕等人将董源与王维衔接,从而形成了“南宗画”鼻祖王维,经董、巨而下的表述。
万历十九年(1591年),董其昌请告归里,大力搜访元四家的作品,以之“一以北苑为师”。顾正谊曾藏黄公望《阳明洞天图》,后他携此图至北京,被四川籍的郭姓官员购买回川,顾氏深为惋惜。20年后,董其昌的朋友从四川买回此画,但此时顾正谊已经去世。 董其昌收藏到黄公望《陡壑密林图》后,在题跋中说顾正谊所藏大痴画后来都归他所有,唯独保留了这件不给。《陡壑密林图》的入藏,意味着他最终将顾藏黄公望作品悉数购得。
董其昌毕生所得共有四幅董源作品最称真赏,他专置“四源堂”庋藏。最早得到的是董源《溪山行旅图》。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告假在家的董其昌常向顾正谊借画临摹。一次与友人在顾家饮酒,顾氏告诉他有此名画。随后刚到北京就从吴廷手上得到此作,即沈周、文徵明曾藏“江南半幅董源真迹”。
在董其昌大力搜集元四家遗墨的辛卯年,他得知冯梦祯收藏了王维《江山雪霁图》。他于十月十五日跋《江山雪霁图》,借禅宗为喻梳理了王维而下的谱系。他以皴法形态作为最基本的判断,将赵孟頫的《雪图》定为学习王维的风格。董氏之前对王维已经很关注,他看过项元汴藏《江干雪意图》和高濂所藏《辋川图》。他自己只藏过《雪溪图》,但很快题跋后就出售了,因为此画并不很好。
就在董其昌沉迷于探讨王维的风格时,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秋,他奉旨持节封吉藩,取道泾里,华中翰帮他购得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董其昌题跋赞美此卷是黄公望生平最得意之作。是年冬,董氏又买得江参《千里江山图》,曾是严嵩的藏品,而江参在画史上也是学习董巨风格的名家。
次年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是董其昌鉴藏的丰收年,他连续获得了两幅董源的作品。先是六月,从松江返回北京的董其昌马上得到了一幅董源的作品。这幅画得自彭孔目家,有文彭题,但董源名款却残损了。董其昌认为《宣和画谱》所载宋画大多“选诗为境”,此画便符合“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的诗意,因而定名为《潇湘图》。
十月三十一日,董其昌已经从江西绕道杭州,在高濂家中观赏郭忠恕摹王维《辋川图》并作题跋。冬至日,陈继儒携董其昌未完成的《婉娈草堂图》回访,希望董氏完成赋色。结果他们整日都在欣赏新得到的李成《烟峦萧寺图》与郭熙的《溪山秋霁卷》,竟未及给《婉娈草堂图》设色。《溪山秋霁卷》曾是莫是龙的藏品,后归其婿潘光禄。这年冬,董其昌又从潘氏手中得到董源《龙宿郊民图》。这幅绢本设色山水画高四尺九寸,横五尺四分。董其昌认为此画“奇古”,猜测其内容大约是“箪壶迎师之意”,乃宋太祖下江南时,江南所进御。董其昌于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九月三十日给这幅画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