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检验”标准选作品
海纳百川·晒墨宝杯国际书法篆刻大赛评委述评
■顾工
“三个检验”标准选作品
海纳百川·晒墨宝杯国际书法篆刻大赛评委述评
■顾工
编者按:
6月18日,“海纳百川·晒墨宝杯国际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展开幕暨颁奖典礼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举行。
本次大赛自征稿以来共收到投稿5109件,除中国大陆外,还有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来稿,近五分之一来自国际选手的稿件十分恰当地呼应了本次大赛的宗旨——海纳百川。
本次评选的过程十分严格,组委会在“经得起参赛者的检验、经得起社会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原则下进行评选,经过自由提名、平等协商选出获奖作品之后,还安排了现场测试的环节,要求所有到场选手现场完成当时提交的作品。
综合权衡书体、风格等多种因素后,组委会最终选出篆书、隶书、楷书各1件,草书2件为一等奖;篆刻1件为特等奖。出于艺术纯粹性的考虑,此次大赛采取“以艺术品来奖励艺术”的方法,特等奖获得者获得韩天衡镌刻的印章原石一方,一等奖获奖者的奖品为西泠印社理事级别的篆刻家镌刻的印章原石一方。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8日。
笔者作为评委之一,经历了评选的全部过程,兹将所见所感略记如下。
一、评选目标“三个检验”
在韩天衡先生看来,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同样重要。把好的作品选出来,产生正确的引导,就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所以评选也务必坚持风清气正的原则,不徇私情、不带水分地严格进行评审,让我们的评选结果能经得起参展者的检验,经得起社会的检验,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三个检验”是一个极高的标准,尤其是第三条。只有这批获奖作者在若干年之后仍然大体优秀,仍然是书法篆刻界的活跃人物,才能算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为了达到或者接近这个目标,就需要从评选的各个环节周密考虑。
在这里要说一下对于作品中文字正误的看法。韩天衡认为,存在问题确实是作品的瑕疵,但差错有大小之分,谁能保证一辈子不出错呢?艺术家有别于学术,对小的差错,可以宽容一些,如果是确有艺术才华的作者,虽有一点小失误也让他入选获奖了,这也是符合“三个检验”精神的。
二、评委选择煞费苦心
在众多书法篆刻展览中,篆刻与书法虽为并列项目,地位其实并不平等,篆刻入选数量一般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大赛评委除韩天衡外,还邀请了孙慰祖(上海)、王丹(辽宁)、张伟生(上海)、许雄志(河南)、邵佩英(天津)、邹涛(旅日)、晋鸥(旅日)、徐庆华(上海)、张炜羽(上海)、张公者(北京)、刘洪洋(天津)、蒋频(杭州)、林尔(苏州)、顾工(北京)等共计15位。他们中很多人都有多次担任全国性或者海外书法展览评委的经验,对书法和篆刻作品都具有很强的鉴别能力,最终评出的篆刻作品在入选、获奖作品中占比20%左右。
韩天衡对评委们三点要求:忠诚、干净、担当。评委面对作品应只考虑其艺术水准,不要为了照顾朋友、学生而徇私,勇于承担评委的责任和使命。
三、评选流程力求完善
进入复评的约800件作品,其中青年组300余件、成年组400余件,拟各选出100件左右进入终评。经过协商,每位评委投50张票,且票上写评委名字以免重复投票,获3票及以上的作品,进入终评。
篆刻作品的复评由两轮评委进行,这些评委都是知名篆刻家,审美眼光各异,正好形成互补。第二轮评委在第一轮淘汰的作品中,又挽回了为数不少的作品。篆刻作品的投稿数量、质量都很高,通过复评作品中所占比例也较大。
终评阶段,因为篆刻来稿质量较高,评委根据稿件水平定入选数,而不是预设比例;其次,作品水平经过筛选,差别已经不大,各人对好作品的理解会有差异,但对差作品还是有相对共识的,根据“木桶理论”把最差的作品剔除,以保证入展作品的水准。
四、鼓励评委平等协商
本次大赛评审不采用以票数多少决胜负的方式,而是对评委人品和艺术眼光的充分信任,鼓励评委通过自由提名、平等协商来选出获奖作品,韩天衡也参与提名、讨论。
大赛评出特等奖1人、一等奖6人(成年、青年组各3人),故先评出7名一等奖,再从中产生特等奖。评委商议决定,因成年组来稿较多,从成年组评出4人、青年组评出3人,其中各有一名篆刻。评委选择之时,综合权衡了书体、风格等多种因素,最终这五件书法作品,有篆书、隶书、楷书各1件,草书2件。
特等奖的产生过程大费周折。从7件一等奖作品中选出本次大赛的代表作品,评委反复斟酌,难以取舍,这些获奖作品水平都不错,但尚未达到评委们理想的高度,最后只能用排除法。比较之下,印屏《百芙蓉印斋朱迹》相对完美。按照常情一般由书法获奖,有评委认为,本次书法作品都没有篆刻作品成熟和完美,为了公平公正,特等奖应该颁给最优秀的作品,不要计较它是书法还是篆刻;另外,印屏左侧有作者小楷书写的边跋,书法水平也相当好,可以认为是书法篆刻同时获奖。最后韩天衡表示赞同篆刻作品获奖,并要求在作品集中把印屏的小楷跋文也印出来,让大家看到该作者的综合能力。
本次书法篆刻大赛的特等奖归属于一位篆刻作者,这结果恐怕是任何人事先都料想不到的。当我们回顾这批获奖作品,我认为这一件的确是最优秀的,是经得起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