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聚焦

文章导航

汉画像石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两汉时期汉画像石分布相当广泛,覆盖面积占大半个中国。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中心,东起胶东半岛,西到甘肃、四川一线,北自陕西的榆林、北京、辽宁的辽阳,南至浙江的海宁、云南的昭通一线。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和发掘的汉画像石墓超过200座”。“河南50余座(南阳占44座),山东40余座,江苏30余座,陕西10余座,山西近10座”。安徽、湖北、浙江、北京、天津、甘肃、云南、贵州也出土一定数量的汉代画像石墓或画像石刻。 四川、重庆以出土崖墓、汉阙、石棺、石函画像为主。随着近年来汉墓的不断发现与汉画像石的出土,全国汉画像石总数在15000块左右。

  一、山东汉画像石

  山东是我国遗存汉画像石较多的地区之一。在山东省110多个县市中,已经知道有50多个县市有汉画像石,地下不仅有装饰豪华的画像石墓,地上还有雕刻精美的画像石祠和画像石阙。从本区出土的昭帝时期元凤年间的凤凰刻石、成帝河平三年(前26)《麃孝禹刻石》上的立鹤画像,还有肥城北大留带有五铢钱的西汉刻石,可以证明山东汉画像石早在西汉中晚期就产生了。山东汉画像石主要分布于济宁、枣庄、临沂、泰安、济南、潍坊、青岛、淄博、烟台、菏泽、日照、广饶等地区。以地区而论,济宁最多;以县而言,发现最多的是滕县、嘉祥、邹县、微山县。已发现的画像石墓以沂南北寨村、安丘董家庄为最大,地面石室以孝堂山石室和武氏石室最为宏伟。

  本区汉画像石分布相当密集,其流行与发展的背后更为深刻的社会背景,那就是两汉时期疯狂推行的厚葬风俗。同时,各区域自然条件与文化环境的优势,也决定了汉画像石存在与发展的规模。年代最早的大约在西汉文景时期。约从武帝后期至两汉末,是济宁、枣庄画像石的初步发展期,在本区域的县市中多有出土。东汉早期,本区汉画像石有较大的发展,已见于墓室、祠堂、阙、碑上,其数量约占出土量的四分之一。题材内容和雕刻技法也较前丰富起来。东汉中、晚期是汉画像石的鼎盛时期,题材内容包罗万象,技法娴熟老练,墓葬规模宏大,艺术水平空前。

  临沂市的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有著名的平邑功曹阙和皇圣卿阙、莒南孙氏阙、沂南北寨村墓、临沂白庄墓、苍山城前村墓。其次是济南、泰安、潍坊市,有著名的长清孝堂山石祠和安丘董安庄墓。青岛、聊城、日照相对较少,淄博、荷泽、广饶等地只有个别发现。

  二、苏北、安徽汉画像石

  苏北、安徽、山东、河南省东部、河北省东南部同属于汉画像石第一个分布区域,是地域最广阔、汉画像石分布最密集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广阔的地域中,发现了最早的汉画像石, 2005年在清理徐州云龙湖西边的韩山汉墓时,发掘出两块西汉早期的汉画像石。徐州汉画像石的分布以苏北徐州地区为中心,向东、南、西三个地方呈放射状分布。“按其分布的密集程度,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分布圈”:

  中心分布圈是徐州市及其周围的铜山、睢宁、新沂、邳州、沛县等市、县,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有著名的栖山墓、九女墩墓、洪楼墓、“元嘉元年”缪宇墓、“嘉平四年”茅材墓等画像石墓和祠堂。

  第二个分布圈主要有苏北的丰县、连云港、赣榆、东海、清江、宿迁、泗洪、泗阳、宝应、射阳,皖北的淮北、濉溪、宿县、毫县、萧县、定远、霍山等市县。此区汉画像石的分布虽不如徐州地区密集,但建宁四年(175)胡元壬墓和祠堂、董园村曹操宗族墓、孔望山佛道教摩崖造像群等,或以其全新的画像内容,或以其特有的学术价值而为中外学者所瞩目。

  第三个分布圈远到长江以南,目前只在江苏的镇江、苏州和浙江的海宁等地有所发现。

  苏北地区是全国汉画像石较多的地区之一。从自然地理上说,它可以划为:徐州市及邻县的苏鲁山区与淮阴及扬州一带的江淮平原。苏北地区汉画像石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北部徐州,此区在地理上与鲁南连成一片,画像石的风格也基本上和山东南部相同。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流散各地的画像石被集中起来,同时也有大量画像石被发现。目前,徐州地区发现的完整汉画像墓20余座,“保存汉画像石共500余块”。

  苏北地区的汉画像石刻,都经过加工琢平,多数还在表面磨光。已见的雕刻技法表现为以下四个种类:1.阴线刻。物象全部用阴线条来表现。2.平面浅浮雕。在物象外减地,但物象仍呈平面,物象内细部加刻阴线。3.凸面浅浮雕。物象轮廓外剔地,再在物象内用阴线刻出起伏的细部。4.圆雕,或称透雕。指物象某些部位雕成立体形状。

  三、山西、陕西汉画像石

  陕西和山西两省,以黄河为界,东西相邻。陕西汉画像石主要分布于陕北榆林地区和无定河流域,以米脂、绥德为最多,北部的榆林市,东部神木、吴堡、清涧县,西部的子洲及横山、靖边县等,也都有发现。

  陕西、山西的汉画像石,可分为前后两期。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几乎全部是东汉中期的作品。最早的是“永元三年”(90)僚东太守王君墓的画像石,最晚的是“永和四年”(139)河内阳尉牛季平墓的画像石,这些题刻着纪年的画像石证明了陕北画像石的兴盛时代大体是在东汉和帝至顺帝永和五年(140)西河郡治自平定迁离石以前的五六十年之间。晋西地区的汉画像石则几乎全部是东汉晚期作品。从纪年铭文看,此地最早的作品是东汉和平元年(150)的画像石,最晚的是熹平四年(175)“西河园阳守令平周牛公产”墓画像石。可知晋西地区的汉画像石是顺帝永和五年(140)以后开始的,其下限可到东汉末年。

  据现有的发现,本区汉画像石全部出自墓葬,其墓室形制分为单室券顶墓与前后双室墓两种。陕西、山西地区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可概括为以下四种:一、深剔地平面刻;二、浅剔地平面刻;三、剔地平面线刻;四、阴线刻。其中深剔地平面刻是陕北最主要的雕刻技法,又称为“铲地凸面刻”。

  该技法流行于顺章到桓帝初年,陕西绥德发现的东汉永元十二年(100)王得元墓画像石,就属于这种技法作品。这类画像石的拓片具有强烈的剪影效果,凝重深沉,明快醒目,使本区汉画像石以此鲜明的特色而闻名遐迩。本区汉画像石在构图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画面的边缘加上了很宽的装饰花纹带。“在大保当发现的66块画像石中,24块带有边饰,带边饰的画像石占整个画像石比例的36.4%。”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在许多石条上采用了分格表现法,即把整石划分成大小不等的格子,然后在每格中适当地布置题材,内容不相联。另外,从神木大保当1996年出土的汉画像石可以看出,工匠在起稿构图时,使用了“模板”之类的图样,这也是本区画像石制作的一大特色。

  四、河南汉画像石

  河南是我国出土汉画像石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省18个城市中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市地出土汉画像墓或汉画像石。这些市地有南阳市、平顶山市、郑州市、洛阳市、漯河市、新乡市、鹤壁市、许昌市、安阳市、周口店、商丘市和驻马店地区,而有代表性的是南阳市。南阳市是河南乃至全国出土汉画像居冠的城市。“自1932年孙文青先生在南阳县草店发掘第一座汉画像石墓以来,省、市、县文物工作者已发掘汉画像石墓44座之多;收藏、封藏汉画像石3000余块。”仅次于山东、苏北地区,而超过四川。

  从河南汉画像石分布的地域看,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分布于郡、县、国的治所附近。南阳汉画像石集中于汉光武帝刘秀故乡(现南阳郡台所宛县境内)。商丘画像石则主要集中于汉高祖刘邦时梁国、陈国和沛国治所近区。据出土资料判断,河南汉画像石出现于西汉中晚期,流行于新莽和东汉早中期,衰落于东汉末年。河南画像石在内容上同其它地区出土的画像石大致相同, 但是在雕刻技法及艺术形态处理上,有较大的差别。就河南而言,南阳与郑州、商丘也有很大的不同。

  五、四川汉画像石

  “四川汉代画像石,不同于山东、河南、陕北三处,是它的种类繁多。属于画像石范畴的归纳起来有:石阙、石棺、石函、崖墓等的雕刻”。四川境内遗存的画像崖墓、画像石棺,为其他地区所不见或少见,汉画像石不仅数量多,而且精美绝伦,流行下限可能晚至三国蜀汉时期(221-263)。

  中国现在汉阙30处,其中22处均在四川。四川地区的石阙是仿木构建筑,基石四周大都刻有斗、柱,阙身四周隐刻出柱身,阙楼部分仿刻复杂的斗拱结构。而山东、河南、河北等处的石阙、基石、阙身和阙楼一般不仿刻枋、柱和斗拱,表明这些石阙是仿土木结构或仿砖木结构建筑。

  汉代石阙画像一般都配置在阙身和阙楼斗拱间的平面上。画像配置有两种形式。第一种阙身和斗状阙楼满刻画像,另一种配置方式是阙身只刻表示建筑性质的门吏和“昭示四方”表示方向的四种图像,而其他画像集中配置在阙楼的四周,使石阙显得极为简洁明快。四川地区诸阙的画像几乎都是采用这种配置方式。如四川忠县瀹井沟无铭阙、四川雅安的高颐阙、重庆渠县沈氏阙等,而在题材内容上却与前一种配置方式的石阙画像基本相同,四川地区的石阙画像显然更重视表现阙主升仙愿望的内容。

  四川汉画像石的另一特色是该区的石棺画像,石棺艺术在文物考古学分类中一般将其归为画像石类,学术界一般称其为画像石棺。这种艺术是刻画在石棺、石函上的雕刻,或浮雕或线刻,或镂空深浮雕。这类画像石棺,在四川主要存在于汉代崖墓之中。石棺画像艺术又称石棺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四川出土的石棺画像内容丰富、手法独特,技艺精湛,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我国棺椁画像艺术源于商周时期,汉代的厚葬之风使四川地区石棺画像艺术有了更大发展,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一直延续到金元,尔后逐渐消失。

  (作者为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


美术报 聚焦 00005 汉画像石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2017-07-08 美术报2017-07-0800019 2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