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第101件展品揭晓

“大英百物展”
沪上掀热浪

  本报上海讯 记者 夏超 继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后,6月28日,大英博物馆世界巡展的第9站——“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按照时间线索,划分为9个部分,从人类文明鸿蒙初开的时期,直到我们创造的当今世界,通过来自大英博物馆100件(组)难得一见的藏品,向观众讲述一部悠久而丰富的浓缩世界史。展览开幕当天,属于上海的第101件展品也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

  用文物讲述世界史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物品涉及200万年以来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段、各个地区、各种材质,共同诠释了人类如何改造世界、世界又是如何塑造人类的漫长历程。在展品中,共有9件来自中国(含第101件),包括良渚文化的玉琮、西周早期的沬司徒疑簋(康侯簋)、商周时期的青铜镈、东汉釉陶六博俑、唐三彩文官俑,以及元青花瓷盘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埃及木乃伊是大英博物馆最具分量的藏品之一。在“大英百物展”的序厅,来自古埃及的“佘盆梅海特内棺”静静安放在展厅中央的玻璃柜内,无声诉说着距今2600多年前关于生命的许多秘密。

  除序厅外,100件(组)文物被分成了八个部分布展,主题分别为开端、最初的城市、权力与哲学、仪式与信仰、贸易与侵略、适应与创新、邂逅与联结和我们制造的世界。各种展品既按时间顺序摆放,又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为引导,体现了一种宏大的整体史观。

  续写上海展的第101件展品

  本次展览免费开放,每天最多接待8000人次。为了更好满足观众的需求,上海博物馆将在每周五晚18点至21点增设夜场,同时开放“大英百物展”和“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两个特展展厅。

  为了体现以文物沟通全世界以及共享的原则,大英博物馆的每一次巡展都会邀请当地临展博物馆自行挑选第101件展品,作为汇入“由文物讲述世界历史”大家庭的新成员。从今年3月开始,上海博物馆通过公开征集,最终选择了“二维码”作为续写上海展的第101件展品。

  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一维条码(条形码)存储数据的局限性,人类发明了二维码。二维码不同于以往人类创造的其他有形物品,这些小小的方块可以说是当下信息化时代的结晶。仔细观察,上海博物馆的这方二维码也蕴藏了无尽的信息。事实上,它是由此次展示的100件(组)展品图像组成的。

  为了让观众能近距离看展,策展团队在布展过程中也是动足了脑筋,例如鸠摩罗笈多一世金币,特别采用了转动托盘的制式,让观众可以360度欣赏这枚金币,且在说明牌旁边佐以金币两面的放大局部图,让观众更清晰地观赏展品。据上海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部相关人士介绍,在展览的布展设计方案中融入了中国园林的“藏”和“露”,具体表现在每个区域重点展品的摆放和组合上,比如奥古斯都头像和索福克勒斯半身像,根据和大英博物馆方面的前期沟通,需要为它们设计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摆放的时候让这两件雕像能够两两相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物馆还组织专业团队重新编译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图录,对文物背后的故事作了图文并茂的解读。为了满足各年龄段读者的需求,上海博物馆出品的三本教育读物《文明对比手册》、《文明的亚洲》和原创绘本《手绘文物世界史》也将于暑期问世。


美术报 一版要闻 00001 “大英百物展”
沪上掀热浪
2017-07-08 4505037 2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