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书法

礼失而求诸野

■徐建融

  “礼失而求诸野”,周公所倡导的思想,在春秋战国遭到礼乐崩坏,虽不存于庙堂之朝,但仍保存在江湖之野。孔子正是从“野”中存亡继绝,加以发扬光大,使之重新登于庙堂之朝。期间虽有东汉末年的崩坏,但直至宋代,依然是朝廷的主流文化,也主宰着主流绘画的发展流变。礼的核心是“仁”,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核心是忠义。所以,这一时期的绘画,从正反两面褒扬忠义、鞭挞不忠义的忠臣、孝子、烈士、贞女、暴君、奸臣等等,成为创作的“重大题材”。即便山水、花鸟,也在于涵养人们的忠义之心。

  但到了元代,由于蒙古族的统治,忠义的思想便从主流文化、主流绘画淡出。因为如果所褒扬的忠义,是要忠于赵宋,必然为统治者所不容;如果是要忠于元蒙,又必然为士人们所不愿,所以只能避而不谈。于是就再次失于朝而流散于野。

  明初的主流文化、主流绘画虽然一度倡导程朱理学,并涌现出一批诸如《关羽擒将》等忠义题材的绘画创作,但从中叶以后,“邪端邪说”以人欲为天理,倡导个人中心的利己唯私,视忠义如尘垢秕糠,卖友求荣、卖国求荣、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事情在精英阶层屡见不鲜,礼再次失于朝,淡出了主流文化和主流绘画。然而,在野的匹夫之贱,却仍然信奉忠义,蹈死不顾。传奇小说也好,民间美术也好,尤其以木板年画为代表,包括民国年间的连环画,褒忠义而斥不忠不义,是它们不约而同的创作取材的大势所趋。于是形成了明清民国绘画史的一大奇观,一方面,主流的绘画都为风花雪月的山水、花鸟,清高风雅得很。支流的绘画却都为忠义的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三侠五义》、《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等小说、戏曲中的人物故事,在全国各地的民间美术包括瓷画、剪纸、皮影,尤其是木版年画中被广为描绘,教化了社会中下层无论男女老少的广大民众,以忠义为荣,以不忠不义为耻,与主流文化中袁中郎所倡导的不要管“破国亡家”,应该“恬不知耻”地谋求个人的物质、精神享乐思想迥然相反。社会大众以杭州的岳庙岳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敬忠义而唾奸佞;袁中郎却认为应该把岳庙岳坟翻建为诗酒歌舞、寻欢作乐的“十里红楼”!

  明清的主流绘画,画的只是画家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国家兴亡无关。如闻一多评抗战时的画展,在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国民浴血抗战的形势下,画家们却在画着“气韵生动”的仕女,“云烟满纸”的林泉丘壑,这固然是画家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别人无法强求他去“速写”战场上的“血腥”,但“小心不要做了破坏民族战斗意志的奸细和危害国家的帮凶”!而民间的绘画,则是大众情感和生活的体现,它“指鉴贤愚,发明治乱”,保存了忠义礼仪的大防,脉动着包括爱国主义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的正能量。顾炎武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者,统治政权的更替,亡天下者,民族文脉的断绝,中华文化的天下之所以能历经曲折摧残而不亡,“礼失而求诸野”的社会大众正是它的“大地母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地道战》、《三进山城》、《狼牙山五壮士》等等,气壮山河。近二十年来的艺术,《还珠格格》、《戏说乾隆》、《大话西游》等等,娱乐搞笑。艺术当然需要愉悦性,但摒弃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只有迷惘的愉悦,岂不又回到了晚明的秦淮风月?南宋陆亮说的是:“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他的希望还是在朝而不是野。至顾炎武把希望寄托在野而不是朝,我们今天更需要发问:“千古匹夫安在?磅礴几时通?”


美术报 书法 00023 礼失而求诸野 2017-07-22 美术报2017-07-2200019 2 2017年07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