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伟民学长
■周瑞文
2016年11月下旬,一个寒风凛冽的早上,忽然接到徐丽延同学来电话讲:听艾文忠同学说,李伟民同学去世了,这个消息来得太突兀,让人无法相信。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梁平波、李忠良、韦品高、高志岳、裘舜日、步燕萍等同学和我都深感悲痛。与伟民同学数十年交往的无数往事,浮现眼前,历历在目。
伟民为人热情诚恳,充满关爱他人的侠气。我与他是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61班同学。他只比我大一岁,但总是像兄长一样照顾我们。他是班上劳动委员,下乡体验生活劳动时,他不仅和老乡相处融洽,还在完成自己任务后,帮我们几个体力小的同学。如帮山区老乡担木柴时,他宁愿自己多挑,也要让我们轻松一点,是名符其实的学长。工作后,他一直尽力帮助老师同学,为了给方增先老师出版画册,东奔西忙可谓呕心沥血,不仅分文不取,还婉拒了方老师送的画作。2007年6月,经梁平波同学提议,得到义乌王萃明先生支持下,“相聚母校——中国美院70届国画系油画系14位同学作品展”终于在中国美院美术馆举办。伟民同学非常高兴,积极投入,负责布置,爬上爬下。其实那时他身体已经有病,但依然一如学生时代风格。热心公益,侠义心肠由此可见一斑。
伟民学习勤奋刻苦,艺术水平提高很快。在美院附中读书时,他在完成素描和色彩课堂教学内容外,专门去请教周沧米等国画老师,所以那时他能画出很有韵味的写意花鸟画,对此我相当羡慕。班里分西画组和国画组后,他选择国画组并异常勤奋,终于以优秀的成绩和徐丽延、高志岳一起考入国画系。而我和李忠良、步燕萍等考入油画系。进大学后他更加努力,我们去他们班教室时,总能看到他在认真研习国画技法。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美院陈列馆馆长。我那时在舟山工作,每次去馆里看他,与我谈的最多的还是国画。他想在写意花鸟画领域里,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并与美院国画系的周昌谷、方增先、陆抑非、顾生岳、童中焘、卢坤峰、吴山明等老师建立深厚的友情,不断切磋国画艺术,从而使他的艺术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仔细观看他的作品,传统功力深厚,又吸收了现代艺术的精华,做到墨色分明,色彩亮而不俗,挥洒自如,收放张驰有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伟民处世淡泊名利。他是美院陈列馆馆长,有条件在馆里举办个人画展。但是直到去世,他都没在陈列馆免费举办个人展览和出版个人画册。其实,他的写意国画花鸟作品完全可以在艺术殿堂里登场,但他总觉得利用馆长身份免费办画展,就是以权谋私,是不应该的。我们同学聚会时劝他办个人展览,出版画册,他却说要等以后成熟一点再办。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去世都没有公开展示他的作品。当下画坛上,少数人学了点皮毛,作品不仅基本功不够,而且品味又不高,却到处办展览出画册,自我标榜争名夺利。对照伟民的成熟谨慎、低调处世,相差何止千里呢?
相信画界同仁能通过其简历和作品,认识他的人品和艺品。是金子总会发光,可惜迟了一点,他自己看不到了,令人不胜唏嘘!
伟民学长,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