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题 当代视角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强军兴军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使部队的文艺发展事业得到了整个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下,部队美术和军事主题美术创作有了新的方向,一方面继承良好传统,另一方面也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呈现出新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基于这些年所知所见的军事题材美术创作,我觉得有两个特征值得做理论归纳。
第一,历史叙事与当代视角。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人民军队从诞生到发展壮大,鲜明地显现出一种新的力量和新的精神,大量军事主题的美术作品不仅反映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国家、奉献人民的业绩,同时也是在用艺术的形式把这种精神更多、更好地形象化,通过对人民军队发展历史的描述和军人形象的塑造,体现出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最具本质意义的精神指向。对历史的主题投以当代的视角,更多地体现当代美术家的关切和情怀,在这次展览中非常突出,许多作品既注重表达具体的历史事件,更注重营造生动的历史现场,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宏大与细微两方面都形成延伸,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张力,这也是当代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彰显主题与语言探索。毫无疑问,反映军事题材和军旅生活的创作,无论用何种形式,都是一种主题性创作。如何在主题创作中把语言的探索上升为一种文化的表述,使它不仅仅是为了与其他形式来角力,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美术精神,在军事主题上形成一种全新的创造。展览中传统形式的水墨、油画等作品努力解决视觉认知的问题,探索了新的图像方式,同时不少美术家也思考语言和材料的开拓,出现了综合性、装置性、影像性等类型的作品,这不仅是开展一种材料的实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方式的探索,使主题得到更好表述,这些都值得做进一步研究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