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喜庆十九大

继承传统,必须体现在创新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崇尚正义、注重民本等优秀思想,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沉淀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凭借这种文化自信,在多灾多难的历史进程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我想,文艺工作者要客观看待传统、正确认识时代、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民族新文化。传统与时代,是人民精神与审美发展与变化的基础,坚持创新就是服务人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其关键在承古开新,既尊崇本民族历史又充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既把握时代的潮流又发挥艺术的个性。

  今天的创新实际上是传统的升华,我们对传统的尊重,不是固步自封,不是把传统作为一个标签,也不是把传统作为一个模式。我们今天继承传统,必须体现在创新当中,这才叫继承传统。不能把创新和传统割裂,也不能把创新的思路和传统的形式分离。在文化中,我们的基因就是中国精神,就是爱国主义,就是我们中华美学精神在作品当中的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包含了观察方法,包括了审美理想等方面,它与创作者要表现的内容、题材、方式融为一体。只有把中华美学精神渗透到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它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精神的力量,也才能体现文化自信的力量。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自信来自于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生机勃勃的当代文化。这是在960多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5000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文化,它所创造的非凡业绩,所塑造的不朽精神,在人类发展史上写就了辉煌的篇章。这种精神可理解为中国精神。

  什么是中国精神?我认为,中国精神是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创新精神的表征,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是中国人崇德尚礼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人在追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夸父逐日”的矢志不渝的精神。一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在脉管中涌动爱国主义的血液,进而激荡艺术创作。

  中国精神中最核心、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是爱国主义,它体现在人和事,体现在文化中。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品、有质、有格的仁人志士,是善良、勤劳的人民。事,是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推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与进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是生活中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之事。文化,概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而文化的精华则是一切经典的创造。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只有沐浴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的阳光雨露下,才能创造出有灵魂的不朽之作。

  爱国主义在文艺创作上不仅反映在内容和题材上,还应该在艺术表现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样才不至于片面地将流行的、新潮的、昙花一现的时尚文化作为先进文化来模仿;也不会将封建的、落后的、局部的文化现象作为传统来继承。我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有八个方面:一是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二是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三是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四是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五是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六是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七是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八是高明中和的最高理想。

  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审美理想,其作品必定有底气、骨气、正气、大气。作品源自生活,这生活,就是人民伟大的实践;同时,作品也传递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更好地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共同实现中国梦。


美术报 喜庆十九大 00008 继承传统,必须体现在创新当中 2017-10-21 美术报2017-10-2100020 2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