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美育

大学美术:呼之欲出的公共课

  大学教育,特指本科阶段的教育;公共课,指非本专业都必须研修的公共课程,诸如:大学政治、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那么,非美术专业是否都要再开设一门“大学美术”公共课?现在是不是时候?

  中国的大学教育最缺什么

  有很多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不去改变,再有道理也没有用。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我们的学生普遍情商不高,不浪漫。他们很会学知识,但能力都不够强,尤其是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较弱。我们学生的审美,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能力。这一切何以“匹配”完备的高等教育?

  问题出在哪里?认知方式的局限上。他们长于抽象与符号,而普遍缺失“形象认知”。而在形象认知中,视觉占有80%的比重。美术正是培养“形象认知”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学生们缺失这一认知,他会怎么看待他周边的世界?那纷繁复杂而充满诱惑的形象世界!他没有敏感,他认知木讷,能不缺少情商吗?如果大学生没有视觉素养,他那双眼睛,大而无光。不仅生活少了趣味,专业上也失却了智慧。

  中小学美术教育谁来评述

  我们的本科生来源于中小学教育,他们接受过完备的美术教育吗?他们的视觉认知能力到底怎么样?我们很容易就会获得答案——还比较弱,甚至很弱!

  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当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功绩,我说的是视觉认知能力。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美术”作为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实现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辅助功能,但我们在开发学生视觉认知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孩子们对视觉艺术作品的敏感普遍不够,更是极少有人能用美术的“媒材”贴切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视觉语言对于他们而言只有一些套路与程式,还不会自觉运用。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有待大幅度地激活。这些孩子,被全体代入本科阶段,其弊端会被逐渐显现,“美术”再教育的工作就有着急切的期待。

  为什么必须开设“大学美术”公共课

  为了改变现有大学生的情商低的现状,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与五彩的世界,为了让他们更多体会人类的经验,为了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直觉敏感与视觉感悟,为了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必须尽快通过“美术”学科的介入,提升其视觉认知能力,以改变目前所有不足。“大学美术”公共课应运而生,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我的理想主义计划

  目标:全体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选修“大学美术”课程之后,视觉认知能力获得良好培养,教育过程充满着情感的参与与品行的养成。实现的目标:对视觉艺术作品具有极好的敏感与独立释读;创造性思维能力被激活;审美素养实现提升;情感诉求获得圆满;人格素养得到完善。

  实施计划:非美术专业大一大二学生每周开设二节“大学美术”公共课。大一,主要侧重对经典作品的初步解读与造型速成训练;大二,继续进行经典作品解读,同时选择一种语言方式进行表现训练。伴随着课堂教学之外的是大量的“课外沙龙”,求得过程与结果的双重效应。 一部分有特别兴趣的同学,继续进入“辅修第二学位”的学习。

  考核指标:实现视觉认知能力的根本转变:包括对中外美术经典作品能进行释读;对作品形态有视觉敏感;可以选择一种视觉艺术语言方式,进行初步表达。

  目前动态:本团队正着力于“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可行性论证、课程计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学效果评估等。

  辅助工作:目前已设立“顾平艺术教育基金”,展开两项研究工作。其一,中国大学生视觉审美素养测评——现状观察与对问题的发现;其二,视觉认知与图像审美研究专题——借助认知科学、脑科学,以“视觉”为考察对象,结合美术创作与作品形态展开研究。

  “大学美术”是让大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会欣赏优秀的作品,在习得美术技能的基础上,掌握美术思维,拥有美术品位,具有美术精神,它带来的是创造力的提升、审美力的激活、情感趣味的丰满与人格品性的完善。

  “大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艺术家,更不是艺术特长的新发现,而是源于全体学生对艺术的需要:通过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实现艺术化的生活与工作,体验人生的幸福感:工作因艺术而创新,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本文为编者根据讲座整理)


美术报 美育 00015 大学美术:呼之欲出的公共课 2017-11-25 美术报2017-11-2500019 2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