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的力量与未来
■本报记者 赵丽莎
傅雷曾在谈美术时提到,艺术有一种颇为别致的特点:“艺术在孤独中完成,并且其传出的脉搏或讯息无远不止,无时不在。倘若无脉搏和讯息可传,即使在众力之下完成,充其量也只能成为有关事物的化石,而不是艺术。”今年已是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走过的第四年,其影响力已辐射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除了高额的奖金以及驻留机会之外,关于评论写作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
首先,评论文章有没有预设的读者?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认为,“评论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应是作品的创作者,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作品的创作者最需要一个客观的声音在旁边告诉他下一步可以怎么走。”当然,这是艺术批评写作与艺术家及其作品三者之间绕不开的关联。然而评论家费大为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评论话语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批评的文章要与作品之间保持距离,从而产生一个有距离的批判性的观看。
第二,艺术批评写作与新闻媒体报道的区别是什么?从表现形式上看,费大为认为,新闻报道的评论是以纪实为主的,要把事实说出来,单纯的艺术批评更多的要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分析能力。从本质的差别上看,龚彦认为,新闻报道更多面向的是无法去限定的所谓“大众”,以促进更多文化消费为目的,评论文章要促进的是艺术本身的精进。当然,这对于读者,所谓一般的观众、艺术的观众,以及对艺术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三,批评的主体是谁?策展人李龙雨谈到,现在批评家的工作范围已经在不断地被延伸,艺术批评的写作形式也逐渐呈多样化态势发展。所以我们面临的艺术协作的局面都不一样了。有的艺术批评者想成为专业的艺术批评者,有些人只是业余来做,所以有不同的选项。
第四,艺术评论家希望能面对什么样的观众来写作?李龙雨从策展的角度回应说,“现在展览参观者并不单单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主动参与其中的艺术消费者。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在当代艺术世界中,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这些观众是怎么样的一群人,他们是变被动为主动的身份。观众更希望的是通过讲故事和看故事的方式来看一个展览。所以讲故事的吸引眼球的方式,在全世界都行得通。”观众在哪里呢?龚彦回答说,“传统的媒体,包括电视、广播这些已经找不到曾经的那些观众、听众在哪里。相反地,可以准确定位的观众在我们更为广泛使用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上。”艺术评论的现场在哪里?龚彦认为,“它原来的现场是在纸面上,在我们比较公认的学术环境里面。今天我们的传播方式交流方式改变了,是不是应该出现一个对它更有效的现场。某种程度上,现在的艺术评论,哪怕是艺术解释,变成了非常讲求实效的文字,人们想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找到答案,所以必须把答案和答案阐释的对象并置在一起,这是相对有效的。但是,在我们看到的有些艺术评论文章里面发现了一个背道而驰的现象,它写的东西和表达的对象相差很远。所以,艺术评论的现场,对象和写作的距离,这个问题也许是值得重新考虑的。”
第五,艺术批评本身应该保持怎样的批评态度?费大为认为,这个时代越是浮躁实际上更需要严肃的文章。他说,“当然文章的呈现方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文章本身的内容、结构、陈述的文字本身的性质应该保持严肃的批评态度,这个时代非常缺的就是这个。”
最近几年,艺术评论是停顿了还是活跃着,处在什么样的境界?成为大家广泛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不管是画笔还是钢笔,任何笔杆子都需要真性情,都需要最无私的投入与付出。真实最可贵。王尔德曾说,“个人喜好是一个人自己的权利”,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艺术评论写作,都需要记录各自眼中的真实,这也是各自的未来,艺术评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