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理想”——《良渚遗韵》执教体会
■王孝平 陈曦
回想整个磨课过程,教案经历了五次大修改,甚至是“推倒重来”,并进行了前后三次的团队试教。由于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两位身处两地的教师需要共同合作研究课堂,导致每次的磨课、试教有着诸多的不便。团队成员在金华、杭州、嘉兴三地车轮战。感觉起点是“痛苦”的,过程是“享受”的,成果是“丰收”的,结果是“理想”的,因为心中有情怀,只为共同追求那个梦想中的“理想美术课堂”。
问题的主人是谁
怎样的课堂是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教学真正回归学生,怎样的学习方式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怎样的学习预设是站立在学生的立场?
所有问题的指向是如何实现小学美术理想课堂的构建,课堂教学不仅要着立于知识和能力的实现,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养的形成。教师教学行为发生转变,更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使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知识的整合,学生视野的开拓。“理想课堂”的建立,让课堂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将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也就是回归课堂问题的主人——学生。
在确立以“良渚古玉”为课堂切入点时,两位导师一直强调“理想的课堂”架构,以“寻找——发现——探究——尝试——提炼——生发——融合——提升”为主线的课堂形式中,问题的产生、探究、解决都还给学生。
只是为解决问题吗
向着“理想美术课堂”前进,我们认为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一把随时可以“点燃和燃烧”的火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侧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需在学生的认知和审美感知中实现,更是强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自我建构、自我判断、自我表达的意识,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存在着思辨和探究的价值,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充满了激情的碰撞,每一位学生在对话中,心灵得到智慧的滋润,课堂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镜头1:
在教学环节中,“专家组”同学要获取呈现在桌子上良渚时期典型器物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用的?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制作的?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疑惑?学生通过书籍资料的查询、网络查询,最终汇报如下:我们专家组在本次研究中共对4件器物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这件方形的器物名叫玉琮。
教师追问:你们获取资料的途径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通过书籍查询,并给全体学生出示查询的书籍及书籍中的相关信息(包括书名、出版社、查询页面等)。
这样的一种学习知识的获取,完全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的信息收集、梳理、筛选、整理、表达的过程融为一体,与同学、教师的对话中,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析的能力在加强。
镜头2:
在教学环节2中,“考古组”和“专家组”对良渚古人如何对玉器上的纹样进行精细的琢刻时,产生了分歧。“专家组”同学反馈对玉器上的纹样进行琢刻的工具是鲨鱼的牙齿,“考古组”同学立马质疑,在那种相对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如何获取鲨鱼的牙齿?对“专家组”的反馈提出反问。
这样的一种学习思维方式的碰撞,源于对知识的积累和整合,并在碰撞中产生质疑,在质疑中寻找方法,在方法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逻辑。就如现场老师评点中所说:良渚遗韵一课是研究性学习课的代表。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目标达成效果好,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独特的体验,相信在他们的一生中都难以忘怀,良渚文化、韵味、以及内心对民族文化的敬畏,自觉养成传承传统文化的习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节课,感谢上课的老师与备课团队,还有学生。
镜头3:
在对良渚时期玉器纹样的分析解读环境中,突然有只小手高高举起,原来有位女同学对于刚才老师在讲解“神人兽面纹”时产生了疑问,在玉器上的纹样到底具有怎么的含义呢?这位同学认为纹样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大力士,下半部分是一只野兽,大力士骑坐在野兽上面,威武的征服这种野兽。这不是“神人兽面纹”最好的解读吗?课堂中这样的随机生成真是妙哉!
在这样的一个“理想课堂”背景下,教学的预设只是对课堂结构的大概描述,教师把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教学发展中进一步生成的一次玄机,让更多的随机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而正是这种“生成性”的存在,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释放了课堂的动态性、开放性和复杂性。
“理想的美术课堂”在行云流水般的境界和氛围中呈现,将学生的思维发展视为关键,关注课堂的生成回应,将课堂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成为课堂的精彩名片。正如听课老师及嘉宾的一致评价:良渚遗韵这节课,两位老师同上一课,考古组专家组身份就激发了学习探究的愉悦和兴趣。大胆尝试,把探究学习交给学生,教师引导,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步骤层层递进,视频欣赏感受良渚玉器的美感,水墨表现从色泽、质地、纹样、历史古韵四个角度表现,学习评述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体验过程的惊喜,收获的是美术素养润泽、学习!
(王孝平供职于浙江省平湖市东湖小学,陈曦供职于浙江省杭二中白马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