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时评

漫谈“表情包”创作

  现在网友们都非常喜欢在聊天的时候发表情,我收藏的表情包永远在增删。表情包仿佛机器猫的神秘口袋,随便一捣鼓,便掏出一个精彩世界。比如我们人人都喜欢不已的悲伤蛙表情包。有人曾宣称自己整整一周与别人发信息时只使用悲伤蛙表情包,竟然丝毫不影响正常交流。任何优秀的表情包都可以毫无阻碍地做到这一点。

  在制作表情包的过程里,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第一,当然可以只用一套表情包就达到沟通自如的目的,因为表情包和日常语言系统本身就是自洽的,从创作方法上就可以看出,表情包从来不是强行植入的外来物,语言系统早已空出了位置等待这些符号系统的填入。我们可以发现,只要输入一些特别的文字,键盘上会立刻跳出与之匹配的相应表情,提示你可以省略语言而直接以表情代替;

  第二,如果说我们的日常语言提供了这些等待填入的空位和互换的机会,不如说是表情包和语言系统互相形塑着对方,共同繁殖成这样的状况。因为以上原因,各种表情包里的各色表情成套出现,越来越细微、复杂、精妙。慢慢地,表情包单独分化出一个新的叙事的世界:一个语词系列,一套语言体系。

  我们都知道,只要可以在叙述的世界里自由游走,万事皆有可能。比如悲伤蛙,当它脱离出聊天的单纯环境后,因为一个契机,就跃入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一段过程可谓是悲伤蛙的社交实践。而这段实践的展开发生在美国本土赫赫有名的4chan网(外国的综合型讨论区)。

  它最大的特点——竟然是完全匿名的,没有限制,也不需要注册登记就能轻松发帖回帖。因此,可以想象,网页上充满了不加过滤的讨论。并且,网站每隔24小时左右就全部刷新一次,系统自己不进行存档,这也让Chris Poole(克里斯·普尔)规避了法律风险,用户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拷贝。这种没有记忆存储力的网站给人一种“阅后即焚”的快感。是的,4chan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卸下前台人格,自由地展示自己。4chan做的其实也是一个相同的匿名游戏。悲伤蛙原名Pepe,原本并不悲伤,他只是一只宅男蛙,身上浓郁的宅男丧感与4chan的氛围特别搭调。

  这是一个最佳的符号学研究案例,意义不断生成、流变,意义与意义之间互相博弈,某个意义最终暂时胜出,成为稳定的符号。讽刺的是,悲伤蛙最早并不是表情包,他出于一位漫画家之手,生活在一种极为传统的媒介中:故事漫画。一种依靠传统的叙事路径,以分镜的方式呈现意义的艺术形式,丝毫不前卫、甚至也不特别。

  让我们来看一看悲伤蛙最初的样子:

  和那位火遍世界的西班牙漫画家胡安·科尔内利亚(Joan Cornellà)一样,这个系列的漫画最早是由马特·福里本人上传到他的博客上的,幸运的是,他获得了支持:他的漫画从2006年起出版。但是,应该说,没有火,因为我们几乎都不知道他。直到2008年1月,有人把一张Pepe尿尿时把裤子完全褪到脚踝的漫画发到了4chan,才引出了后面所有的故事,也才有了中国社交网络上这只无比活跃的悲伤蛙。

  马特·福里终于出名了,虽然他成名的方式和任何一位同行都不同。要知道,名声对于一位漫画家(或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渴求的东西,这代表着自己的创作获得了承认。他的悲伤蛙终于铺天盖地、人尽皆知。然而,事情却发展到了这一地步,悲伤蛙向着绝对被say no的边缘一步步攀爬、越轨,于是,马特·福里只能于2017年5月宣布亲自结束Pepe的“生命”:他不再继续创作相关漫画,他把悲伤蛙画死了。

  悲伤蛙的死是具象的,它死在了属于自己的、最初的载体中:漫画。这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它拥有两层空间。在第一个世界,第一层空间里,悲伤蛙好好地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漫画故事里,在属于自己的故事线里平静地呼吸、玩乐、无厘头。他可能因为广受欢迎而被出版成纸质刊物,可能进一步被做成一个当代艺术展,青蛙被做成玩偶,矗立展厅中央,成为整个展览的中心;

  但还有第二个世界,第二层空间。悲伤蛙早已和马特·福里不再有任何关系,他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他自己,跃出纸面、走进虚拟的无限纬度中,不断地、匿名地、创造着他自己。他是可爱的、俏皮的、邪恶的,他只跟着事件走、跟着标题走、跟着热点走。

  艺术家们一度那么渴望获得权力,一度那么渴望建立名声,一度那么渴望如同前两个世纪,如同在最“好”的时代里一样,让艺术“介入”社会,让人人看到: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啊!

  媒介即信息——这句在传播学领域看起来疑窦丛生、大而无当的判断却足以启示这个有点悲伤的故事:艺术,以漫画的形式,以表情包的形式,以任何旁的形式终于在虚拟社区里畅游一番,介入了社会和生活,终于追逐了那些心惊胆战的议题,那些不可深究的价值观禁区。

  (作者为艺术时评人)


美术报 时评 00007 漫谈“表情包”创作 2018-03-10 6726538 2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