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聚焦

借助学院力量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问:您这次来到杭州是为中国美术学院201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班的学员授课。您认为,学院介入非遗保护与传承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答:研培计划最初只有23个试点,中国美术学院是第一批开设研培班的试点院校,后来因为效果很好,觉得经验是可取的,已经慢慢开始扩展到更多的学校。

  事实证明,在对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学院介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对于品质的提升、时尚和审美的提高、设计理念的融入以及产品制作的思维转变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并不是说以前传统的东西没有品质,只不过今天我们面临的外部世界跟过去是完全不同的,在很多方面是颠覆性的。这一点我们要正视,不能视而不见地去死守过去,传承人一定要走出这一步。技艺还是需要土壤和生存环境,产品要卖出去,表演要有观众,这样才能让传统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实际上近年来这种环境并不好,年轻的消费者有自己的选择权,他们有权选择更时尚、更舒适、更实用的产品。所以市场是无情又残酷的,这迫使我们的传承人、项目和手艺的保护者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要关注社会的变化,关注社会需求。

  另一方面,传承人高龄化一直是我们非遗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不少年轻人并不热爱自己父辈所从事的技艺。通过研培,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理解并热爱非遗传承。记得前几年在一所美术院校的研培课程上,有一对来自青海的藏族父子,父亲是当地牦牛皮制品——尤其是藏靴技艺的传承人。这种牦牛皮靴在今天受到的冲击是很严重的,因为它皮料成本高、技艺成本高,无法跟现在市场上便宜又时尚的皮革靴子竞争。因此,儿子原本是对于父亲的这门手艺不屑一顾的。但在参加课程之后,他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父亲手艺的价值。作为年轻人,他懂得网络,所以他就开始为他父亲的手艺进行网络销售,帮他父亲一起研发具有新的功能和样式,同时又保持着传统工艺的皮质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自己也逐步热爱上了这项技艺,现在成为了父亲技艺的继承人。

  所以在高校里举行非遗研培,是我们当下对非遗保护传承探索的一个路径,让更多的年轻人融入进来。当然,这个过程必然需要包容和忍耐,要给他们一些时间。

  (下转第7版)

  问:想要非遗进入到当代生活,并形成一种当代的活态传承,其实涉及到很多面——有政府、有学校、有传承人本身,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有一些商业的运营。在这一链条上,核心是什么?

  答:最终还是要落到传承人身上,人才是核心。我们非遗的保护传承跟其他事物不同,非遗的保护首先是对“人”的保护。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想让传承人走出来,不要闭门造车。但是想要走出来,接触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来更新他们的思维,靠他们自己也是很难的,毕竟条件有限,所以国家在这个时候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走入中国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院等等这样一流的艺术学府,这里有老师、专家和学生,可以与他们互通有无。

  其实一次30多天的课程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什么工艺上或者革新上的问题,但是给了传承人一个走出来的机会,开阔了眼界,看看世界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新的思想。他们需要了解这样的动态,也了解自己手中的技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什么问题。

  经过这样一个多月的交流学习之后,他们会了解非遗保护传承的一些理念。理念重于手段,没有好的理念引导,手艺再高超也是无的放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研培班的点大多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大城市中,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院校足够优秀,也因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同时我们设置课程时安排的师资也是多方面多领域的,有解读相关政策的,也有传授美学、文化的,同时还有很关键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的引导,可以给他们启发,帮他们转化思维,甚至传承人之间会形成横向的跨界交流和合作。还有重要的一个课程,就是我们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大学讲台里的授课,他讲述自己的从艺经历,艺术的感悟,工艺的特点等,这些信息对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对在校的大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化知识。所以说这个“舞台”具有多重效应,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给予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美术报 聚焦 00006 借助学院力量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2018-06-02 美术报2018-06-0200013 2 2018年06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