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论说

第十二届美术史学年会的三个现象

  此次研讨会共2天,7个专题,34位学者发言。我统计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34场讲演者中共有5位教授,两位是年轻的教授,年长、资深的教授只有3位。讲演者中还有一位年纪较长的独立学者。除去这4位资深的教授和学者,其他的发言学者是研究生、讲师,最高是副教授。所有的发言学者都是从来稿中挑选出来的,这反映出当今美术史发展的一个可喜现象:学者普遍地偏向年轻化,美术史新的一代正在成长。

  如果我们去分析一下7个专题的评议人员,又能发现另外一个现象:讲演学者清一色的青春年少,头发乌黑。26位评议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资深专家,大多白发或无发。这是一个资深学者为我们的年轻学者保驾护航的现象。

  第三个涉及到场次,中国美术史的探讨占4场,外国美术史一场,中外美术交流一场,理论方法论一场,加起来共7场。这样的现象很有意思,我们会发现在中国高校的美术史年会上,在我们的观念里,我们的“中国”比“世界”大。而且不是大了一点,是大了四倍。当然也可以说比“交流”大了四倍,比“理论”大了四倍。从这个现象可以引申出一个结论,就是说我们中国学者对中国美术史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对世界的关注,或者是大于对其他的“交流”、“理论”之类的关注。但我也想提醒这个数字可能具有欺骗性,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四场中国美术史的具体内容,会发现每一场内容是不一样的。这四场分别是:卷轴画、墓葬美术、宗教美术和近现代美术。这其中有两个不一样的分类逻辑,一个是按照年代,例如“近现代”;另外一个是按照门类,例如“宗教”和“墓葬”。年会进行到今天已有12年,12年是一个轮回,也意味着从第13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的年会制度已经很稳定,开始逐渐成熟。也许在未来的年会里我们需要慎重考虑设置专题分会场,也许中国美术史可以专题化。实际上西方的美术史,交流美术史已经专题化了。

  另外,从这些数字的统计里,我还注意到有两位资深的学者,实际上都是跨学科的。说明美术史的热度在不断上升,正在引起不同学界、学科的学者加入。


美术报 论说 00012 第十二届美术史学年会的三个现象 2018-11-10 美术报2018-11-1000016 2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