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鉴藏

文章导航

欣逢风雅伴

吴湖帆临苏轼《枯木竹石图》

  时隔800年的君子相惜

  来源于日本私人收藏,阿部房次郎旧藏的苏轼《枯木竹石图》(亦名为《木石图》或《枯木怪石图》)与吴湖帆临苏轼《枯木竹石图》同时在佳士得2018年秋季拍卖会上展开拍卖。一位是北宋文豪士大夫,一位是近代海上画坛盟主;一件作于公元1079年,一件作于公元1965年;一件作于43岁,一件作于72岁。在900多年前,苏轼创作了其独具个人艺术特色的枯木、怪石画风,800多年后,吴湖帆临仿了苏轼此幅《枯木竹石图》。两位名士时隔800多年,吴湖帆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临仿了苏轼《枯木竹石图》,这不仅是吴湖帆在艺术上对苏轼的景仰和心向往之,更是对人生命运坎坷的体认。

  苏轼作为北宋士大夫、文学家、书画家,其对于书画作品的理论最著名的是关于“常形与常理”的讨论,对文学书画作品趣味的追求乃为“天工与清新”。苏轼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其枯木竹石这一类画风属于无常形而有常理之物,可见,苏轼认为自己是通过无常形之物来表达常理。吴湖帆在《对于中国画之感想》一文中称:“至于画苑派之盛行,始于宋徽宗时代,至清高宗以后,渐归淘汰。虽德宗末年时代,仍有画苑供奉存在,然已失却画学能力,今则早经消灭矣。文人派始于王维,画中有诗一语,最足说明此派之精神,其后如苏东坡、米元章辈,类皆以绘画为文人余事。此派历年久远,绵延不绝。”文人画始于唐代王维,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诗称自己“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苏轼作为士大夫所提出和引领的枯木竹石绘画风格,将绘画作为文人士大夫之余事,是文人士夫画的倡导者,对整个中国文人绘画史的变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元明清以至近代以来,文人绘画的理论和绘画实践都在苏轼的基础上变化发展。

  从吴湖帆存世画作和词文来看吴湖帆对苏轼文人画理论、创作和诗词都有很高的评价并规摹之。吴湖帆一生对苏轼绘画、诗词作品十分熟悉,多有临仿苏轼笔意和词意的作品。吴湖帆自儿时便寝馈于金石书画,尤嗜词,寻声探律,所次周、吴韵者最多,上次屯田、六一、东坡、淮海等,有《联珠集》和《佞宋词痕》等存世。吴湖帆集古词《联珠集》,多为题咏画帧之作。夏敬观曾为《联珠集》作序曰:“古先词流多兼为画圣,宋之东坡、二米,元之赵雍、吴镇,其着焉者。颉颃前贤湖帆岂多让哉!”汪东作序曰:“今年夏相遇沪渎,出示所为《联珠集》者,盖集宋元人词以为词,受而读之,其精微工妙乃与画等然。后叹才人之才,何所不可耶!集诗为词者,昉于东坡,极于竹垞。”吴湖帆精于绘画与词作,乃溯源古之文人词者多为画圣、画与词兼擅的传统,远法苏轼、米芾、米友仁父子。吴湖帆对于文人在词与画兼工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贯穿于其一生的。

  兴来挥洒气机同

  1938年春日,吴湖帆仿赵大年笔曾作《湖天春晓》,题云:“大年从惠崇所传。惠崇真迹今不复存世,但见东坡诗记之甚详。”此件作品收录于《梅景画笈》,曾为吴仲礼收藏。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大年从惠崇出,然而在惠崇真迹不复出的情况下,只能见于苏轼诗记里的详细记载来得知惠崇的绘画面貌和风格。1965年初夏,吴湖帆临赵孟頫《枯木竹石》卷,题云:“一木一石一丛竹,天地神灵苏赵通(松雪此画从东坡画本得来,翻成自家家法,亦是奇作)。书体画形原各异,兴来挥洒气机同。画后即用松雪原韵书于末。吴倩并识。”可见吴湖帆对苏东坡的词画有着十分详尽的了解。1949年12月1日,郭仲易自北平携来《法书大观》赠与吴湖帆,吴湖帆扉页题云:“己丑12月1日,郭仲易兄自北平携来见赠。至感!至感!吴湖帆。”其中,吴湖帆在苏轼《新岁展庆帖》上题为“英气遗韵,青出平原”,足见吴湖帆对苏轼书法的评价之高度。吴湖帆亦收藏有《宋拓东坡书大江东去词帖》,曾在吴梅五十初度时出示,与吴梅、叶恭绰、蒋穀孙同观并跋。

  吴湖帆绘画作品中多有以苏东坡词意而书之、画之,如:1939年岁暮,吴湖帆行书《东坡次子由题王晋卿四首之三》;1939年五月,为弟子任书博作《竹图》,题云:“佳楮能引画兴,戴文节云。如饮醇醪,因秉豪作风篁,略具文湖州韵,不识谁是东坡,涉笔一笑。”吴湖帆为朱镜波新得祖父吴大澂《仿古山水册》(八开)各对开题跋之一:“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东坡词。”1956年4月,吴湖帆作《匡庐云瀑》,题云:“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苏东坡词句。丙申四月,戏仿关仝笔致。”1963年春,吴湖帆题旧作《风娇雨秀》,题云:“一曲凤凰箫,雨敛声偏静。回首云移月上时,悄舞瑶台影。清籁隔重帘,断梦醒还省。几度相思若有无,不觉春风冷。戏用东坡《卜算子》韵律。十年前旧作偶阅重题付抱真存之。”1963年,张大千寄来为吴湖帆七十寿辰所创作的《泼墨荷花》,吴湖帆题:“亭亭绝色,散清波香汗。湛露明珠翠盘满。镜屏开,玉女斜立瑶台,拼醉舞,颠倒烟横雾乱。 晓风吹未醒,倾盖鸳鸯,惊道雌霓界银汉。旧梦正依依,梦断情痴。凭谁计,月华西转。闹一舸,残红水中央,纵拨尽相思,淡妆秋换。此去岁次苏东坡《洞仙歌》韵,移题大千是图上空。”

  1946年6月朔,吴湖帆为好友潘仲麐作《竹图》扇面,题云:“东坡居士绍圣四年作。丙戌六月朔,为仲麐兄背写大概。”1947年12月,吴湖帆用苏轼画竹法为谭观成作《巨石翠竹》,题云:“东坡真迹作细竹,娟美绝俗,与其诗文大气磅礴者截然如两途。”1965年中秋,吴湖帆为顾抱真作扇,一面为《茴香益远》,另面为《翠竹红姬》,题云:“湖州、东坡及松雪夫妇所未料也。”

  晚年临东坡嗟叹人生

  吴湖帆一生在词文创作、书画创作上无不深受苏轼的影响,在词文、书法绘画创作上多有拟东坡意和临仿东坡的书画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便是吴湖帆1965年临苏轼《木石图并黄州寒食帖》卷。此幅作品不同于吴湖帆意临苏轼作品或者借苏轼词意所创作的作品,它属于吴湖帆实临苏轼的作品,在枯木竹石、布局构图、用笔上都认真“不逾矩”地临摹苏轼,尽量遵从原作,并同时临摹了刘良佐、米芾二段题跋。在临摹完成后,吴湖帆又临苏轼名帖《黄州寒食帖》于卷后。

  吴湖帆在72岁高龄的时候如此克精克谨地临习苏轼《枯木竹石》及其后跋二段,已经不止于对苏轼、米芾书画艺术的景仰,而参涉了吴湖此时的人生境遇和慨叹。刘良佐诗云:“旧梦云生石,浮荣木脱衣。支离天寿永,磊落世缘微。展卷似人喜,闭门知己稀。家林有此景,愧我独忘归。”米芾诗云:“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吴湖帆在酣畅淋漓地临写完苏轼《黄州寒食帖》之后,又用黄庭坚笔法将黄庭坚跋文一并临仿,云:“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戏临苏、黄书卷。”一个手卷里,吴湖帆同时临仿北宋四大家之苏轼、米芾、黄庭坚三家,可见吴湖帆对此三家书画艺术水平的景仰,也体现了吴湖帆临仿不同古人书画艺术水平之高。但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的是苏轼《枯木竹石》表现荒寒意境,《黄州寒食帖》是在苏轼遭遇北宋最大的文字狱因而被贬黄州第三年所作,表达的是一种苍凉、孤独惆怅的情感。虽然吴湖帆临仿的苏轼《枯木竹石图并黄州寒食卷》的用笔并无荒率之感,亦无老态,但是吴湖帆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临仿这样的一个长卷,其中隐含的情感和对人生际遇的慨叹是我们在欣赏这幅手卷作品中难以割舍的情绪。

  (作者从事书画研究与创作,著有《吴湖帆年谱》)


美术报 鉴藏 00010 欣逢风雅伴 2018-12-01 美术报2018-12-0100012 2 2018年12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