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论道——荆山楚水北派山水名家邀请展暨北派山水学术研讨会(一)
由中共襄阳市委宣传部、襄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北京北派山水艺术中心联合主办,湖北和信永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襄阳市美术家协会、襄阳古玩城协办的“荆山楚水——北派山水名家邀请展”,于2018年11月4日在襄阳古玩城大联美术馆盛大开幕。展览邀请了王明泽、施江城、师恩钊、蒋志鑫、鞠太运、于永茂、陈克永、郭正英、陆天宁、张明川等10位著名北派山水画名家,展出山水画作品共计137幅。展览期间画家们先后前往襄阳当地的著名人文景点习家池、古隆中、武当山等地采风写生。以北派山水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体验和表现当地自然景观之美。
这次展览还邀请了著名艺术理论家王镛、王志纯、尚辉作为学术顾问,在开幕式结束后与参展画家一起参加了“襄阳论道——北派山水名家邀请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尚辉主持,与会者就北派山水的传统脉络、地域特点,北派山水与盛世中国,北派山水在当代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现将研讨会发言摘要整理如下。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
本次研讨会研讨的议题有三个:第一是北派山水的地域特色。我们对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从历史来看,唐、五代、宋初,重南贬北和董其昌提倡的“董巨画法”很有关系。尤其是清代四王,几乎就是南宗绘画,是南派绘画的代表人物。那么到了20世纪,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知道金陵画派还是属于南派山水,而长安画派是不是归属于北派山水画派也是个问题。随后王镛老师、王志纯老师会发表他们的意见。我们今天讨论的北派山水画,北派山水画派和传统的北派山水或者北宗山水,有历史的渊源和历史的文脉。我们今天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问题的历史文脉再梳理一下,再承续一下北派山水画派的前身。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山水画是有传承的,并不是对景写生,也并不只是画北方的山水。这涉及到对笔墨的认识问题,我们每个画家都会用笔墨处理,这个笔墨是有传统渊源的。这是第一个议题。第二个是北派山水与名山大川。刚才谈了历史的文脉,又回到了中国有南方和北方,南方人和北方人,那么就存在有南方山水和北方山水的名山大川。那么,我和师恩钊先生沟通过,不管是什么地方的名山大川,师恩钊先生更强调的是着眼于北方山水的雄浑气象。除了名山大川,我们今天有几位画家,像蒋志鑫、陆天宁等画家的创作对象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山大川,已经拓展到西部大山、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那么很显然对名山大川的赞美,也已经从传统中扩大了很多,那么这些山水如何滋养北派山水画派,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既然是名山大川,在山水画创作传承上,既要外师造化,也要中得心源。中得心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不可忘掉外师造化。“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赵孟頫在这方面的理论上做了很多贡献,比如《鹊华秋色图》就是我们传统中国画的经典案例。那么今天我们的研讨会是根据北派山水画派10位名家的展览作品来探讨。所以本次研讨会我们将一起对山水画创作进行理论探讨和历史的梳理,怎样与我们的创作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座的山水画家,希望可以谈谈自己最近一两年的创作体会,自己的艺术感悟。和大家共同交流。重要的是请到王镛先生、王志纯先生能够谈谈这次画展的画家的艺术风貌,还有哪些新的突破,也可以谈谈各自存在的问题。因为时间很紧,我们主要是对师恩钊先生的北派山水画派作个解读。我觉得他们一是重创作实践,重写生,重外师造化,二是重视理论研究。这和我们接触的一些其他艺术群体有所区别,我相信我们的创作实践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整个中国画坛问题也是非常多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能够坐下来,每个画家能够完成自己的写生创作之后,还能够把作品献之于公众。通过评论的方式鉴读,是值得我们提倡的。那么我们可以开始了。先请王镛先生谈一谈。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参加这次北派山水名家邀请展,我感到很高兴,也为北派山水不断发展壮大感到很振奋。我觉得北派山水不完全是指北方的地域概念。在某种程度上讲,北派山水是一种精神现象、一种精神追求。尤其是在今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表现雄强、豪放、壮阔的大山大水。今天的展览比我们以往的展览阵容更加强大,参展的不都是北方的画家。我说这是“北风南渐”。荆楚之地介于南北之间,以后北派山水还会在全国发展壮大,我们新北派山水的风格,有可能成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一种主流风格,它正好是与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流精神相符的。师恩钊先生这么多年以来都在呼唤重振北派雄风。重振北派雄风,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北宋北方山水画派传统,还有一方面就是继承了近现代中国山水画新的传统。因为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山水画也一直在追求雄强的气势,包括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的山水都气势雄强。新北派山水就是双重地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山水和新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阳刚大气。20世纪90年代,中国画出现了回归传统的趋势。比如黄宾虹强调文人画笔墨,而我们学习黄宾虹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认为文人画才是中国山水画的唯一选择,而忽视北方山水画派的雄强气势。接着就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大量模仿四王程式化的山水。我们倡导的新北派山水,可以说打破了当代山水画千篇一律的程式。我考虑北派山水有什么典型特征?雄强的气势是怎么产生的?我发现北派山水重视笔墨,更重视结构。比如我们欣赏范宽的《谿山行旅图》那种“大气磅礴,沉雄高古”的气势,那种气势主要就是由结构决定的。范宽的作品是传统北派山水的范本。它震撼我们的、最感染我们的,就是一种结构。壁立千仞,峰头高悬,近景又有虚实层次的处理,形成了内在的抽象结构的张力。我看我们这次参展的许多画家的作品,既重视笔墨又重视结构。气势取决于结构。结构雄强气势才能雄强。潘天寿的花鸟画,你看他的山石线条都很简约,但是结构非常雄强。我们北派山水强调骨气、骨力,就是内在结构的张力产生画面的气势。我想这是我们北派山水在结构上的特征和优势。我们北派山水不光是提出了一个口号,要振兴北方画派的大山大水,在笔墨技法、结构、色彩等方面都要深入研究,尤其是现在在座的各位名家,要总结一下北派山水的创作经验,给大家提供参考启发。北派山水是正在发展、不断扩大探索空间的一种新的风格,现在有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创作和研究的深入,北派山水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真正代表我们当代中国山水画走向伟大复兴的一种走向。我希望北风南渐,雄风四起。不仅是荆山楚水,而且巴山蜀水、长江三峡也可以用我们北派山水的风格来表现。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都可以用北派山水风格来描绘,不仅为祖国河山立传,也为世界名山写真。让我们的作品走向世界,把中国山水画的雄强博大展现给世界,我想北派山水的未来发展道路非常开阔,前景光明。
王明泽(荆楚书画院院长):
我认为我们这次展览基本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个是阵容整齐,没有装腔作势,更没有装神弄鬼,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着自己艺术之花。虔诚地为弘扬和发展祖国的山水画事业坚持不懈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二是成熟的个人风格。成熟的个人风格是衡量一个艺术家作品首要的标准。第三就是格调高雅。天赋,人品,勤奋。天赋是一个画家与生俱来的聪明才智,悟性高超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人品就是除了道德品质之外的第一份虔诚。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态度和人生观,没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真善美的品质是不可能创作出格调高雅的艺术品。勤奋是天赋和人品保证。没有一个勤奋好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保证不了天赋的高明。我还认为中国美协前些年说的学术性、多样性对我们新北派山水画家来说,又是一种促进,有时我也在思考我们的新北派山水,和其他的中国画也是一样的。要借鉴传统,懂得沉淀,注重修养,放宽视野,开拓创新。我们的新北派山水画家也要放宽视野,开拓创新,加强艺术性和学术内涵。形成鲜明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形成独特的北派山水文化,北派山水要营造一个正大光明的中国气派。塑造一个真正文明大国的艺术形象,开创一个新北派山水独特的新的视觉形象,把我们的新北派山水所追求的,所创造的宁静、博大、和谐、雄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充分地表达出来,为社会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施江城(湖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谈谈我个人艺术创作中对北派山水的认识。我的创作基地主要是长江。长江在中国画史上到底算南派还是北派?过去,董其昌把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但是,他没有到过长江上游,他对长江流域的认识在中下游。特别是苏杭江浙一带。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说的南派山水主要是这个地域范围。当然,北派山水主要指的是黄河流域和太行地区。当时说的南派山水指的是江南一带。这是五百年前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这个时代视野完全不同了,我们对长江认识远远超过古人。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险峻浑厚的金沙江流域,博大宏伟的青藏高原,都摆在当代山水画家的面前。这是古人所不能看到的长江的阳刚大气的一面。所以我对长江山水的认识就不能局限于原来的比较细腻比较秀润的追求。现在,中国山水画中南和北的问题,必然要超越地域的局限,我们出生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地方的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美学的理念。为什么中国画老是强调南北问题?现在,我们有条件了,全世界的山水也都纳入我们的视野。我也去过几十个国家,我觉得,中国山水绘画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因为中国画的背后是哲学,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哲学。也就是道家里面所讲的阴阳。中国人看世界,往往用阳刚和阴柔去分析。中国山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远远不局限于绘画领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南方小桥流水人家,就会以空灵秀润、温文尔雅为美。但这种审美意趣不能表现北方苍凉雄浑荒漠大山,就必须有坦荡豪放阳刚雄强的情怀。所以画好长江就要刚柔相济,这是长江的美学精髓。这也应该是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比较敏锐的画家,通过他的作品表现的阳刚和阴柔,它有很强的人文性在里面。现在我们来认识南北的问题就应该更深刻了。应该看到董其昌崇南抑北的观点,除了地域的影响以外,唐宋以后,中国民族的文化精神,有越来越走向内敛的趋势。到了近现代,中国的巨大社会变革,已经转向雄强上升的势头。对文化美学精神的追求,也应当和时代的呼唤相呼应。刚才听了王镛先生的发言,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我觉得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对北派山水会越来越重视。按道理讲,在画坛上阳刚和阴柔都有其审美价值。然而在当下这个社会发展阶段,在整个民族走向复兴的上升通道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一种大格局的眼光看世界。这个时候发现,我们中国的山水画艺术不能只停留在闲淡精细的出世氛围里,我们一定不要在那种小情怀上做太多的文章。但也不是排斥,也需要精致的东西来淘冶我们的情操。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些大眼光、大情怀、大手笔的作品。我觉得有几个关键词要引起关注,雄健豪放、旷达开阔、苍凉深厚,阳刚崇高,这种情怀应该是我们画家以后创作中多注意追求的。那么,新时代的北派山水,应当有这些审美核心,需要内在的打动人的灵魂的震撼。
最后,对于我个人的创作理念,我总结了四个字,北骨南韵。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师恩钊(北京北派山水艺术中心主任):
今天我们在襄阳举办这次北派山水画展,同时召开了学术研讨会。这就是我们北派山水的一种学术宗旨,即以学术研究引领艺术创作。近几年以来,我们北派山水画家同仁,与我们美术界的理论家们,共同举办过多次学术研讨会,理论家给我们以许多启迪和方向上的指引。比如薛永年先生就说过:“重振北派山水,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社会意义是为祖国河山立传,学术意义是笔墨回归丘壑。”
北派山水在历史上有深厚的渊源,“北方山水画派”从五代到北宋时期曾经辉煌了三百年,后来虽因种种原因被边缘化了,但是,这个画派的画家们一直是中国山水画渊远流长历史中的典范、宗师和鼻祖。同时,“北方山水画派”有着厚重的理论建树,在荆浩的《笔法记》中,对山水画美学思想的论述非常精辟而全面。譬如认为应当从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但又不是纯粹的模拟自然,提倡追求一种真境,叫作搜妙创真。还论述如何评价山水画的品格的高低:论画分为神、妙、奇、巧四等,说缺乏气韵的山水画是一种“无形病”。另外对用笔用墨方面都有独到的论述。这些论著对我们今天的山水画创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我们到自然界中去写生,往往用的是焦点透视的西画写生方法,用笔墨来画西画的写生。我们从荆浩的《笔法记》中,好好地研究一下,他所提倡的不是描摹自然,而是从自然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真境,一种胸中的丘壑。我们写生时,除了根据自然风光做一些现实的记录描写外,也应提倡按照中国画的眼光边走边看,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步移形随,将眼中所见重新组合,画出胸中丘壑。我们很多的画家都是在画画与学养上同时下功夫的,北派山水在历史和实践方面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值得理论家和画家共同去探讨。
我们在襄阳举办画展,在襄阳周围就有武当山、神农架,往南有长江三峡,还有江南那些名山大川,黄山、庐山、广西的十万大山、四川的巴山蜀水、西南的青藏高原,这些也都是北派山水所要表现的大山大水题材。北派山水画中的大山是一种人文的崇拜,一种精神的象征,现出磅礴中正之气,折射着中国传统的大道精神。应当说,所有崇尚大山精神,描绘壮美气象的山水画,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了北派山水的风格,当然,笔墨的优劣、品格的高低,还要有一个评画论画的标准。
今天我们的作品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并且一定要创新才有出路。我们这个时代,是现代化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盛世强国时代。中国的形象在世界上这般强大,我们的文化艺术,我们的中国画,也应当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各种不同面貌的阳刚向上具有时代气息的绘画作品,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而在艺术上仿古模古或者追求怪诞是和时代不相匹配的。今天在座的各位画家以自己的风格抒发着阳刚之气,用作品来呼应着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北派山水不是一种模式山水画,而是要通过风格多变的追求,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南方的画家画名山大川,可以大山堂堂具有北派风格,北方的画家画南方的奇峰峻岭,也可以汲取南派的笔墨精华,描绘磅礴大气又秀美宜人的山川。所以北派山水并不以地域的南北来划分,也不以画家的南北来分类,而是一种山水画家对大山精神壮美风格的追求。刚才大家提到的“北风南渐”既是一个学术命题,也预示着当代北派山水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