蓊郁滋润 博大浑厚
■刘曦林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山水画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超越人与自然的物质依赖关系,具有“形而上”的品格。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哲学家就提出了独特的自然观。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认为人之“浩然正气”“塞于天地之间”。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都深刻地道出人的精神气质和美感与自然的同构性、相通性,或者说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关系。由于中国文化的这种自然观的深刻影响,山水画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就已成为独立画科,画家们也把山水画视为“畅通”“媚道”寄情、写心的媒介,并使之在美术史上长盛不衰,代代有新的演化。
曾先国是20世纪后期中国青年山水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已经努力地使其山水画有现代性的表现,但他仍称其画室“师古斋”。我想他所师之古并不限于笔墨技法,还包括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从他的两方印章“山水知已”和“天地之气”中也可以见他的现代山水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审美观念上割不断的联系。广而言之,这又是整个中国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生生不息的血脉承传。确实,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不能没有山水,也不能没有山水画。也许在人类更加渴求生态平衡的今天,中国的“天人合一”将成为普遍的人类意识,体现这种精神的中国山水画也会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共鸣。
曾先国像所有中国现代艺术家那样,承荷着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并使之发生现代化的使命。而这使命都发生在他对传统的选择性偏好及其个性化的独立的过程之中。曾先国的山水画有壮伟之象、莽然之气,看得出庄子关于“天地有大美”的美学渊源,看得出北宋壮伟派山水画家范宽对他的影响。其实这又是不慕柔细小巧之美的中国北方汉子的气质、个性的自然流露和自我把握。如果说他在体势上慕范宽之浑厚博大,而在气韵上却倾慕于用浓重活泼的水墨造成云气蒸腾、烟雨迷蒙的氛围。又巧妙地把行云流水烘托出来,让大自然在宣纸上成为活的造像,但他的画显然又有许多的现代气息,他于章法喜欢满,于造型喜欢整。甚至于偶尔借用西方现代派的重叠和构成样式,他长于气氛的渲染,又融入西画的光与色的表现。笼罩整幅的墨色和暖色成为具有情感倾向和地貌特征的调式,而空白处却如闪动的流曳的光,在若明若暗中产生神秘、含蓄的魅力,他打破古代山水画的程式,创造了许多自己的皴法、点法,水有自家之流,草木有自家之形……都看得出他努力使历史久远的山水画朝个性和接近现代人审美趣味演化的趋势。
曾先国的艺术已相当精熟,也产生了相当的反响。当然他也如所有形成了自家面目、自家程式的艺术家那样,总是不满足于照镜子那样对着自己已熟悉的面孔。他在几年前的一篇文章中说:“今后的路如何走,如何把握自己,如何从程式化的技法和审美惰性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从而不断地区别别人,也区别自己,这成为我日夜冥思苦想的问题。”这种自我反思是一位具有不断地创造意识的艺术家的良好心态。看得出,他已经通过对大自然的再度观察、体验和新的创作灵感,使他的笔墨程式发生了部分的变化,或者说进入了一轮新的“熟后生”的阶段。他未来所面临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亲近自然的步履和无已的革新艺术语言的课业,他会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进一步涵养他的浩然正气,进一步把自然化为人格,把人格化为自然,并把握现代人的自然观,在现代人的精神与自然同构中,去创造中国许多山水画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