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
研习八法专攻草书,深入浅出,厚积薄发,炼形炼气炼精神,写今写古写自己,终于渐入佳境,日见通会,五合一萃,精品随之,积精而妙,妙则传焉。
——朱关田
谢先生以写章草为主,章草是由古隶过渡到今草的书体,现在写的人不多,难写,而谢先生写得不错,有自己东西,写活了。我在展厅看作品时,每件作品从头到尾读了。《楷模一颂曼倬》的诗写得真不错,几幅八尺的对联和“飞天圆梦”“改革一腾飞”等大字作品,更是气势宏大,若展厅再大些,就更能感受磅礴的气势。
——林岫
会稽山麓有殊才,草法多从旭素开。朝夕犹耽觅新句,髙怀欲逐放翁来。
——骆恒光
谢会长坚持创新,不断探索。本次展品,形式多形制齐全。条幅斗方、对联、中堂,不一而足,用纸讲究,色调丰富,质试试,令人耳目一新。在一些作品中,有新穎的章法尝试,令人耳目一新。
——王建华(兰亭会长)
绍兴谢有才自作诗书北大开幕:
老夫千里黉门拜,章草传情别有诗。此日登髙犹思蔡,兰亭可祭可持巵。
——蔡树农
对于谢有才的书法成就,应当归结于他从小酷爱草书,尤善章草,然正、草、隶、篆皆能,其中以章草书体为全国书法界所熟悉与关注。其章草功力沉稳,气息古雅,形成了既有沉着厚实的传统意趣,又有飞动飘扬的当代情调的艺术风格。多年来,谢有才先生集众之长,临池不辍,笔耕不止,功底扎实,造诣颇深,书法艺术不断精进,同时也涉及诗词创作,特别是近年来在外出参观游览、展示交流过程中,常常用心将自已的亲身感受用诗词或联语的形式记录下来,再经过自己的书写,形成完整的一幅自书自写新作品。
或许是谢有才先生长期浸淫书法之道所散发出的某种气质,岁月的风霜让这位年届八十的老行长鹤发童颜、激情四射、神采照人,精神更加矍铄讲话更为风趣。他的作息很有规律,生活非常充实,创作十分繁忙,特别是他近年来创作完成的二百多首诗词格言,都是他近年来某种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是他饱读诗文、博览群书、文化修养积淀之成果。诗篇中,既有五律五言绝又有七律七言绝,既有文言叙述又有古文旁白,其内容从国家大事到生活琐事都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鼓舞人心的,都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积极传递着正能量。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跃然纸上,并大多以自己独特的书法撰写方式,让其付诸他的一幅幅书法作品。与其他的书法家有所不同,我以为这些新作,应当是他进入耄耋之年创作的新产品,是他人品的新体现,是他才气的新展示。
——盛松成(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有才先生退休以后有充裕时间投入书法创作,说是创作,其实可以用迷恋两字更见他对书法的刻骨铭心的热爱。学任何东西只要能够真正热爱并花费大量精力,多多少少总是会有斩获的。
据传,早先谢有才先生受比他小二十多岁的绍兴章草名家王建华先生悉心点拨,钟情章草临创,草书学习创作与篆书有点类似,需要“识草”,很多书法搞了时间很长,比较接近专业状态的书法家某些也未必能识草,不能自如地识草便难以随兴创作草书作品。
单就这一点,业余玩票出身的谢有才先生能达到娴熟驾驶草书已非常值得赞赏了,何况他写的章草又是草书中最饶古意的草体,要求通一点篆隶楷则,不然写出来的字容易偏薄偏新,与章草追求的古厚气息相悖。谢有才先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认真研磨历代章草书法大家笔迹的同时,也对其余姐妹书体注意吸收营养,消化运用,效果明显,得到朱关田、刘恒等先生的褒奖。
红颜皓发的谢有才先生喜欢喝热水温烫过的红酒,听说过黄酒温烫,红酒温烫是什么味道没有问过谢有才先生,老酒、清酒、白酒、黄酒、红酒、啤酒……酒的醇美在厚正回甘,书法的空间布白,线条纵横讲究的恰是厚正回甘,草书艺术的精魂如果合于厚正回甘便臻妙境,或许,谢有才先生品尝温烫过的热红酒就是为了享受美酒的厚正回甘和佳书的厚正回甘。
草书再狂野,失去厚正即失去所有的美的品位而堕落为野狐禅,历史上最卓越的草书大家一定是兼顾厚正两端的,草书不正必不可观,所以,今天那些自视甚高的书法“弄潮者”热衷“爽歪歪”基本是误入歧途,前景不妙,看看所谓“丑书代表大家”绍兴徐生翁的书法“丑而不歪,丑而能正”遂能知晓机关。
谢有才先生做官正,做人正,交友正,认师正,故其落笔也正,正心正道正草,和他坦悠悠的讲话一样,他的章草也可以慢悠悠欣赏,在第一眼的厚正之下弥漫着一种绍兴地区书家特有的腔调,一种腌制发酵食品的奇香。书外之味,有时候是解说不清楚的“不可说”,书卷气,庙堂气,云林气等不是靠解说而是靠体悟,并与欣赏者的专业深浅、审美高低、人生阅历等有莫大关联。
谢有才先生70岁开始拜师学作诗词用于书法创作目的可能就是为了增加书法的技外之气,是由技入道的正大旨趣,决定了他的书法会有质的飞跃。
中国堪称诗国。《诗经》开始的诗歌文明创造了中国文学最璀璨的一页,对世界文学史贡献了至伟的篇章。至少从秦汉以后的中国文人差不多可以用诗人作代名词,尤其是擅长书法的文人绝大多数是诗人。
谢有才先生当然不是“晚岁渐于诗律细”,而是晚岁从头学诗律,勇气可嘉,情怀可赞,他是要把“诗酒风流”一寓于书,完成自己自娱娱人的书法宿愿,是值得肯定的高明玩票,成就大小,水平好坏是一回事,把与书法最紧密联系的诗词当一回事来对待,一般书家不是不屑做,而是做不到。
谢有才先生居然不紧不慢、有板有眼地做到了,居然自诗自书地出版,自诗自书地展览,居然诗词联语的题材广泛,百花齐放,的确让人刮目。从某种角度分析,诗词与书法是自学成才比例较高的艺术门类,“诗有别才”,书法领域一直有反对书法太过专业的声音。谢有才往往酒后"漫卷诗书喜欲狂",他读陆游诗选:“谁怜爱国千行泪,一片丹心赋锦文。”他读王冕墨梅图:“人人尽赞神工巧,满纸清香莫许摧。”他望月杂兴:“一轮水镜放光华,不独私临你我家。”他谒拜谢安墓:“高卧东山一点通,苍生社稷系心中。”等诗句蛮有诗家语的韵致,富哲理,具新见,不故弄玄虚,是“翰墨怡情余最爱”外的闲情偶寄,虽共鸣者不多(因为很多书家还是抄写唐诗宋词为主),自得其乐也。有诗为赞:
诗酒风流写一章,
春秋醉月紫毫长。
京华有喜山阴客,
不谓花香谓墨香。
——蔡树农
与时俱进。读谢老诗作,让人真心佩服他敏锐的思维,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念。特别是“与水共舞”,谢老以组诗的形式写“五水共治”,表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着力展现水与生命相依、水与诗情相连的画面。其中“一坝如虹掩翠楼,平湖似镜接天浮。山溪化作瑶池水,却是英明百世谋”。以简约的笔墨,描绘了汤浦水库的气勢恢宏的景象,给人以无限自信。“太守遗风传薪火,碧湖丕业续新篇。”更是对“五水共治”所取得成果的赞美。
匠心独具。从《与水共舞》的与时俱进到《兰亭十咏》的真情抒怀,谢老用心当下,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灵魂,再以自己的书法来书自己的诗作,翰墨诗心,匠心独到。在书法创作中,谢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以“经纶满腹毫端势”的心态,广采博收,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留心从各方面提高自身修养,给书法以营养、以后盾。使他的书法作品在墨香中透出一股淡淡的书卷气。
——金少余(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绍兴市越州诗社社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谢有才先生书法的当代意义,我认为主要有二:一是回归书法的本来功能——记录,具体来说就是记事、抒情、达意;二是回归传统书法,规规矩矩写,守正创新。
——刘宗永(北京市方志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
谢公有作书之オ。书如其人。这句话,在谢老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的书法,诸体皆善。早年以槽书为主,从而为往后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尔后旁涉篆、隶、行、草,从而具备了成为一名出色的书法家的基本功与条件。他的书体,草书尤擅。特别是章草与行草,节奏明快,交代清楚,不拖泥带水;符号标准,有板有眼,不偷工减料;笔画呼应,一气可成,不单打独斗。他的书风,自成一体。在他的作品中,汉字基础牢不可破,传统基因显而易见,创新基质一目了然。这种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法,与其原创的诗、词、联、句相结合,使得他的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达到了人无他有、独一无二的珠联璧合的境界。
——冯建荣
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针砭时弊,歌颂美好。金融风暴、环境污染、汶川地震、中国女排、北京奥运,神五飞天,他都时时关心,感同身受,于是笔下流淌出了《暖春》《雾霾天》《问天》《喜迎》《飞天梦圆》《雄风尚在》等诗行。
——郑休白(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