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洒脱 浑朴天成——王卫军书法作品赏析
烂漫洒脱 浑朴天成——王卫军书法作品赏析
谈起王卫军的书学渊源,不少评论已经指出他对传统帖学,特别是二王一路书风的继承和扎实功底,这毫无疑问,我想侧重强调的恰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段时期书坛的特殊创造意义。20世纪70年代的这批书家,大多受过流行书风的影响,今天我们好像批评流行书风的较多,但流行书风中包蕴的那些自然真朴的品质依然是可贵的,天趣横生的造型往往给人无限的自由启发。流行书风为何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广为流行,其实是与思想解放潮流合拍的,当人们从政治和文化的禁锢中走出来,就会热切地表达自由,申张审美独立的需求,所以当我们看到王镛、陈振濂等书家的作品时,看到新出土的大量写经体和民间字体时,领略到了书写自由的最大可能性,这种启示性可以视为此阶段书法观念的最高价值。王卫军书法创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规避了流行书风简陋粗率的弊端,用自己扎实的传统帖学功夫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圆融,既体现出天真烂漫、疏放跳荡的自由风貌,又涵泳了文雅蕴藉、中和平正的古典法则。这种融合,是流行书风与古典帖学熔冶的硕果,代表了此阶段书坛熔冶达到的高度智慧水平。
其实,自清代以来,碑与帖、民间书法与文人书法、官方主流书法和学者书法一直呈对立又互补、矛盾又融合的态势在发展,改革开放后,西方的艺术形态和观念也在不断涌入书坛,所以要在如此纷繁的视觉经验中进行拣选、消化、融会,必有自身坚定的文化主体性、辨识力和超凡的才情。王卫军书法所体现出的雅正特点,充分显示了他对中国传统帖学和碑学这一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认同和坚守,同时他善于吸收民间书法、现代书法中奔放清新的元素,展示现代人热爱自由、追求天放、不拘细节、洒落自然的人格追求。他的点画结体,没有唐楷森严的法度,而表现出灵动随意的率性,但又恰到好处不逾规矩;也不刻意追求晋书锋颖秀逸的精致完美,而更多拙朴跳跃的疏野之趣;结体偏扁,继承了钟繇的特点,有儒君子温良恭俭让之古风,但并不拘谨迂滞,在行列章法上吸收了黄道周行草特色,减弱其拗峭凌厉,趋向圆熟欢快;还有一些八大、弘一的禅意,又比之更多的变化,顾盼连缀,应机接物,无不巧妙便捷,融通处似随缘任运的散僧,皆能枯木逢春,点石成金。
王卫军的行书小能灵巧,大亦能于灵巧中见浑朴之气,此其难能可贵之处。大字行书以明代王铎最为擅长,结体拓大、涨墨浓墨、中锋为主是他解决大字长幅作品的主要方法,而王卫军在此方法基础上特别注重点线面的错综搭配,在章法上追求疏落与茂密的编织,如众星之列河汉,散朗多姿又浑朴天成。让人想起张孝祥的词:“短鬓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王卫军以一管毛笔邀请万象入席,缤纷离披,周到贯注,真气弥漫,酣畅淋漓,真天人之间一大欢乐场。大字最能显现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人格气度。儒家以“智仁勇”为君子之三达德,王卫军的“智”与“仁”,是他对书法审美背后人性的通透,对现代人格主要特点的洞见,是在浑厚阔大的宇宙情怀里体验生命的天真烂漫和欢乐,所以在格调上呈现出一种超越性的慧境;王卫军的“勇”是一种恒毅的气度和大胆的实践力,他几十年临池不辍,用自己的思考、情怀不断淬炼古今书学资源,最终脱壳而出,纵横捭阖,实现了自我风格的建树。王卫军通过书法实现了君子人格的完成,而君子情怀借他的书法又得到独特的表现,当下的书坛,不正是呼唤这样人书合一的境界么?
周睿(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
2018.6.6于龙园西楼